【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刀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铰孔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需要制孔的构件在用数控钻床钻孔后除去自由边及毛刺的铰刀。
技术介绍
钢结构制作过程中需要制孔的构件在用数控钻床钻孔之后,孔内和边缘处会存在许多毛刺,棱角突出,这样在使用孔径,如插入螺栓时会有很大摩擦力和阻力,且会影响后序油漆涂装。因此有必要对钻孔后的孔径进行制孔后处理,以去除毛刺,将棱角打磨光滑。 采用打磨或者钻床进行制孔后处理一般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且操作麻烦,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铰刀,该铰刀能快速消除孔径自由边及毛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铰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杆、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楔块、钻头;主杆的中部为握把(主杆和握把为一体),握把为U型, 握把上套有第二套管,主杆的上部套有第一套管;主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楔块,主杆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钻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快速处理孔径自由边及毛刺, 以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示意图。图中1、主杆;2、握把;3、第一套管;4、第二套管;5、楔块;6、钻头;7、带孔径钢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I。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铰刀,它包括主杆I、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楔块5、钻头 6 ;主杆I的中部为握把2(主杆I和握把2为一体),握把2为U型,握把2上套有第二套管 4,主杆I的上部套有第一套管3 ;主杆I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楔块5 (楔块5位于第一套管 3的上方),主杆I的下端部固定连 ...
【技术保护点】
铰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杆(1)、第一套管(3)、第二套管(4)、楔块(5)、钻头(6);主杆(1)的中部为握把(2),握把(2)为U型,握把(2)上套有第二套管(4),主杆(1)的上部套有第一套管(3);主杆(1)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楔块(5),主杆(1)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钻头(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骏,尹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