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临床上用于修补疝的器械,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对组织缺陷进行修复的疝修补片。
技术介绍
疝是指脏器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最常发生疝的部位是腹部。腹内脏器或网膜经腹腔内正常或异常的孔道、裂隙转离原有位置即构成腹内疝,不能为视诊所见,例如小网膜孔疝、膈疝等。腹内脏器通过腹壁的先天性或后天性缺损或薄弱区向体表突出,在局部形成肿块,称为腹外疝。腹外疝远较腹内疝多见,在儿童至老年的所有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而老年男性是该病的高发人群。腹外疝的病因与腹壁薄弱和腹压增高有关。腹壁薄弱一般是先天性的,也可能由后天因素造成,如年老体 弱、肌肉萎缩等。腹压增高的常见情况有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和小儿啼哭等。腹外疝虽不是致命疾病,但它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且可有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治疗疝的唯一方法是实施手术,修复疝的外科手术主要有张力修复和无张力修复两大类。1959年以前,世界医学界的疝手术主要是缝合法,简单地说,就是把缺损的部位拉到一起缝起来,我们把这种缝合法称为张力修补术。由于张力修复术的痛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疝修补片,包括底片和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为2个,并且分别位于底片的两侧;所述的2个上片的外部边缘分别与所述底片的边缘连接形成口袋形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杰,孟庆怡,徐海林,乔红英,黄锡磊,贡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