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吸收疝修补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8577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4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部分吸收疝修补片,其包括由可吸收材料制成的网状底片和位于所述网状底片上的多个花瓣,所述的可吸收材料为聚(3-羟基丁酸酯与聚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与聚乳酸的共混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部分吸收疝修补片,通过复合编织,减少异物植入量,减少异物植入量,具有良好的组织顺应性,并能有效修补缺损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床上修补腹壁缺损的疝修补片。
技术介绍
利用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使用疝修补材料加强腹壁的无张力疝修补越来越普遍,甚至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案。疝修补材料的用量十分巨大,促进了近几年疝修补材料的快速进展。自1884年Bassini开始提出加强腹股沟管后壁之前就有人尝试用木塞经阴囊皮肤塞入腹股沟管使其黏合起来治疗腹股沟疝。以修补腹股沟管为代表的近代解剖性修补术开始后,人们更进一步探索各种人工材料进行疝修补。材料的种类繁多,从金、银、丝织物、钽纱、不锈钢到各种合成材料及人工织物。50年代末,利用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疝修补的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通过人工材料修复缺损,允许手术在不破坏正常解剖结构和不造成高张力情况下进行,故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患者恢复正常活动所需的时 间短,且此类手术简便易行,可在局麻下完成。聚丙烯材料因为有好的临床效果而被广泛应用,聚丙烯网由聚丙烯单纤维或多股纤维编织而成,为单层网状结构,是目前首选的腹壁缺损修补材料。聚丙烯补片的优点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作用明显;能耐受感染;有更高的抗张强度;价格相对便宜。在过去的60年里,聚丙烯网片已经对外科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无数的患者因为有了它而生命得以延长,许多外科疑难问题因它的应用而解决,它已被证实为当今外科最受欢迎的植入体,尽管如此,聚丙烯网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网片的表面比较粗糙,在用于腹壁全层缺损修补时,与内脏器官粘连;进行大的腹部缺损修补时,后期的瘢痕收缩会造成网片扭曲,其不规则的表面可能刺激并损伤周围组织,引起感染及皮肤窦道形成。目前补片的材质要求更轻量化,在保持足够的抗张力强度的前提下,越轻的补片具有更舒适的患者感觉和更好的顺应性;聚丙烯网片的网孔要求足够大以减小感染的机会和提供更好的顺应性,这两点主要是使异物感更小,主管感觉更舒适。可吸收材料的研究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凡是放入人体内的材料,只要不是要求永久支撑物,应该是可吸收材料制成的。可吸收的_修补材料主要有聚轻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Dexon))、聚乳酸轻基乙酸(polyglactin(Vicryl))两种可吸收网片在临床使用,其完全吸收时间为3个月。但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发现,由于Dexon和Vicryl不能刺激起足够的纤维组织增生,吸收后往往在修补部位再次形成腹壁疝。因此,这两种材料用于腹壁缺损修补尚不成熟。1992年美国Metabolix以可再生的淀粉、纤维为原料,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将生物合成聚羟基烷酸酯所需的PHA、PHB等多种酶构建于E. Coli中,将可再生的碳源转化为聚羟基高分子化合物于细菌体内,以湿法提取不同组分的PHA,成功的开发出第四代PHA生物塑料-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Tepha公司对这种材料进行了专门的后期应用研究,2007年2月,由P34HB制成的手术缝合线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但是P34HB材料的热稳定性差、拉伸强度低、可加工性能差,如果不加以改性不能作为疝修补片使用。聚乳酸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其它所有高分子一样,分子量大小、分布、结晶性对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由于聚乳酸存在光学异构体,也是对力学性能影响的重要因素。聚乳酸类材料的另一特性是能用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如挤出、纺丝、双轴拉伸,加工过程中分子定向不仅会显著增加力学强度,同时使降解时间变慢。聚乳酸虽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但是其在性质上存在如下缺陷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1)聚乳酸中有大量的酯键,为疏水性物质,降低了它的生物相容性;2)降解周期难以控制;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性要求。这都促使人们对聚乳酸材料的改性展开深入的研究。现有技术中已有利用聚乳酸对P34HB共混改性的研究,在《塑料科技》第39卷第5期发表的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性能研究一文中,公开了将低4-HB含量的P34HB,与低分子量的PLA (M = 990-18000)和高分子量的PLA (M = 20000-39000)共混改性,并且指出在100份P34HB中加入10份的PLA,两种材料的相容性非常好,复合后材料的刚性大幅度提高,加工性能得到提高;但是该材料仍然较脆,不能加工形成大孔径结构,另外柔韧性以及舒适性也较差,不能作为可吸收的疝修补材料使用。在《中国塑料》第22卷第3期发 表的聚(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与聚乳酸共混体系性能研究一文中,公开了将聚(3-羟基丁酸-co-4羟基丁酸酯)与PLA共混改性,其中聚(3-羟基丁酸-co-4羟基丁酸酯)中4HB的含量为10. Omol %,平均分子量为50-60万;聚乳酸的分子量为8万;共混物中PLA的含量为5-60%,制备得到的共混材料能够改善纯PHB共聚物的结晶性,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便于冷却成型,可以替代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制品使用,但其不能加工形成大孔径结构,另外塑性、柔韧性以及舒适性也较差,不能作为可吸收的疝修补材料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新型可吸收材料的部分吸收疝修补片,通过复合编织,减少异物植入量,减少异物植入量,具有良好的组织顺应性,并能有效修补缺损部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部分吸收疝修补片,其包括由可吸收材料制成的网状底片和位于所述网状底片上的多个花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吸收材料为聚(3-羟基丁酸酯与聚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P34HB)与聚乳酸(PLA)的共混物,其中所述的聚乳酸的数均分子量为9-15X104,在共混物中聚乳酸的含量为75-90wt% ;所述聚(3-羟基丁酸酯与聚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5-40X 104,在共混物中的含量为10-25wt%,其中在共聚物中聚4-羟基丁酸酯的摩尔含量为40%。其中,所述的聚乳酸的数均分子量为9-12X104,在共混物中聚乳酸的含量为75-85wt%,所述聚(3-羟基丁酸酯与聚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5-35 X IO4,在共混物中的含量为15-25wt %。其中,所述的聚乳酸的数均分子量为10X104,在共混物中聚乳酸的含量为80wt%,所述聚(3-羟基丁酸酯与聚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30X 104,在共混物中的含量为20wt %。其中,所述的花瓣为聚丙烯不可吸收材料或者上述聚(3-羟基丁酸酯与聚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与聚乳酸的共混物。 其中,所述的多个花瓣围绕所述的网状底片的中心排列,并且所述花瓣的远端是游离的,而近端固定于所述网状底片的中心区域。其中,所述的花瓣的个数为2-8个,优选为3个、4个或8个。其中,所述多个花瓣相互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并且通过各自的近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的网状底片的中心区域。其中,所述多个花瓣是一个整体,通过它们的近端区域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的固定为粘结、焊接或缝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聚(3-羟基丁酸酯与聚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对数均分子量为9-15X IO4的聚乳酸进行共混改性成功研制了用于疝修补的新型可吸收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部分吸收疝修补片,其包括由可吸收材料制成的网状底片和位于所述网状底片上的多个花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吸收材料为聚(3?羟基丁酸酯与聚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与聚乳酸的共混物,其中所述的聚乳酸的数均分子量为9?15×104,在共混物中聚乳酸的含量为75?90wt%;所述聚(3?羟基丁酸酯与聚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5?40×104,在共混物中的含量为10?25wt%,其中在共聚物中聚4?羟基丁酸酯的摩尔含量为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分吸收疝修补片,其包括由可吸收材料制成的网状底片和位于所述网状底片上的多个花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吸收材料为聚(3-羟基丁酸酯与聚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与聚乳酸的共混物,其中所述的聚乳酸的数均分子量为9-15X 104,在共混物中聚乳酸的含量为75-90wt% ;所述聚(3-羟基丁酸酯与聚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5-40 X IO4,在共混物中的含量为10-25wt %,其中在共聚物中聚4-羟基丁酸酯的摩尔含量为 40%。2.权利要求I所述的疝修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乳酸的数均分子量为9-12X 104,在共混物中聚乳酸的含量为75-85wt%,所述聚(3-羟基丁酸酯与聚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5-35X 104,在共混物中的含量为15-25wt%。3.权利要求I所述的疝修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乳酸的数均分子量为10X104,在共混物中聚乳酸的含量为80wt%,所述聚(3-羟基丁酸酯与聚4-羟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杰许松玲陈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