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彩信的病人体温远程监视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自动测温模块、自动报警模块,时钟模块、串口模块、摄像头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及前台PC机,以及给上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病人发热自动报警装置,可以定时自动测量病人的体温,根据发热的不同程度进行相应的自动报警,并将所测病人的体温和病人的彩色图像发送给前台PC机的目的。减少了大量的时劳动力,节约了一定的时间,不需要医生亲自走到病床前给病人测量体温,使用简洁方便。而且可以实时测量病人的体温,发热自动报警,提高了看病效率,有利于病人病情的发展,可以使病人尽快减轻病魔的折磨,早日恢复健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彩信的病人体温远程监视装置
本技术涉及报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彩信的病人体温远程监视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使病人早日康复,医生需要每天定时地测量病人的体温。但是当医生人手有限或者有事耽搁时,给病人每天定时测量体温就成为比较棘手的问题。传统的体温计只具有一些基本功能,不具有自动测温、发热自动报警的功能,不能及时有效地反应病人的体温状态。医生通常只能亲自走到病房里给病人测量体温,才能判断病人是否发热,这不但需要大量时间和劳动力,而且无法实时观察病人体温动态,了解病人的病情,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彩信的病人体温远程监视>J-U ρ α装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基于彩信的病人体温远程监视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自动测温模块、自动报警模块,时钟模块、串口模块、摄像头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及前台PC机,以及给上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自动测温模块的第一测温输出端口和第二测温输出端口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的第一 AD转换通用端和第二 AD转换通用端相连,自动报警模块的数据输出端接至中央处理器的第四通用I/O 端,时钟模块中的时钟端、控制端及复位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的第一通用I/O端、第二通用I/O端及第三通用I/O端相连,无线发送模块中的第一数据传送端口及第二数据传送端口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的第一通用PS端及第二通用PS端相连,中央处理器模块通过串口模块与摄像头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摄像头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图像处理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图像处理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的第三通用PS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病人发热自动报警装置,可以定时自动测量病人的体温,根据发热的不同程度进行相应的自动报警,并将所测病人的体温和病人的彩色图像发送给前台PC机的目的。减少了大量的时劳动力,节约了一定的时间,不需要医生亲自走到病床前给病人测量体温,使用简洁方便。而且可以实时测量病人的体温,发热自动报警,提高了看病效率,有利于病人病情的发展,可以使病人尽快减轻病魔的折磨,早日恢复健康。附图说明图I为监视病人体温装置电路框图。图2为中央处理器模块电路图。图3为时钟模块电路图图4为电源模块电路图。图图图图图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具体的说明。图I为监视病人体温装置电路框图,一种基于彩信的病人体温远程监视装置包括 9个模块,分别是中央处理器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自动测温模块、串口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摄像头模块和前台pc机模块,所述的前台pc机模块可以为手机、PDA 等移动终端设备。图2为中央处理器模块电路图,该中央处理器模块由微处理器、存储器、控制模块组成。微处理器是中央处理器的核心,采用主芯片mc9S12XS128,自带16路AD转化通道和复位模块。存储器用于存放数据、代码和图片信息。控制模块与自动测温模块、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执行微处理器的相关指令。图3为时钟模块电路图,该时钟模块用于向CPU及其它电路提供工作时钟,实现定时功能。其中5、6、7三个端口分别与主芯片mc9sl2xsl28的PBO、PB1、PB2相连·虽然主处理芯片mc9S12XS128内部自带实时时钟,但是系统掉电以后,它的时钟电路就不能继续工作了,如果采用mc9S12XS128计时,要占用处理器很多资源。在本技术中增加了一个 DS1302实时时钟芯片,通过读取DS1302的时间来更新系统时间,这样整个系统就可以在正确的日历和时间下工作,DS1302内部EEPROM存储器保证了掉电后数据不丢失。图4为电源模块电路图,监视病人体温装置分别需要+5V,3. 3V,2. 8V三种电源,多路电源通过逐次降压的方法获得。首先将输入的蓄电池电源通过电源转换芯片 FS8853-33CL,将+5V的电源转化为3. 3V电压,3. 3V电压再经过二极管IN5819HW转化为 2. 8V电压。图5为串口模块电路图,该串口模块主要采用芯片MAX232,其中COM端口与摄像头的USB端口相连,mTXD、mRXD端口分别与主芯片mc9sl2xsl28的PSO和PSl端口相连。图6为自动测温模块电路图,该自动测温模块采用红外热电堆温度传感器 ZTP135,将采集的温度转换成电压;再经过0P07进行放大滤波,之后将引脚Signl和Sign2 分别连接主芯片mc9sl2xsl28的ADO和ADl端口。图7为自动报警模块电路图,该模块主要采用语音芯片ISD1740,听筒通过其引脚 T、R、S接至ISD1740的10,11脚和地,ISD1740的13脚接至话筒数据输出端,ISD1740的 4、5、6、7 脚接至主芯片 mc9sl2xsl28 的 PA6、PA5、PA4、PA3。图8为无线模块电路图,该无线模块主要采用SC05传感器,其中C、D两个引脚分别和主芯片mc9sl2xsl28的PS4和PS5端口相连。图9为图像处理模块电路图,该图像处理模块主要采用芯片MT9V011,将摄像头采集到的图片进行处理,再通过CS-DO至CS-D8输出640 X 480像素的病人图片至中央处理器模块。图10为摄像头模块电路图,该摄像头模块主要采用芯片ZC0301,其中USB端口与串口模块的MAX232相连,CS-DO至CS-D8这几个端口分别与图像处理模块中的CS-DO 至CS-D8相连,CS-RSIB、SDA、SCD、HSYNC, VSYNC, CS-CLK端口分别与图像处理模块中的 CS-RSIB、SDA、SCD、HSYNC, VSYNC, CS-CLK 这六个端口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分别给其他各模块供电,自动测温模块的第一测温输出端口和第二测温输出端口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的第一 AD转换通用端和第二 AD转换通用端相连,自动报警模块的数据输出端接至中央处理器的第四通用I/O端,时钟模块5中的时钟端、控制端及复位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的第一通用I/O端、第二通用I/O端及第三通用I/O端相连,中央处理器模块通过串口模块与摄像头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 端连接,摄像头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图像处理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图像处理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的第三通用PS端连接,无线发送模块中的第一数据传送端口及第二数据传送端口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的第一通用PS端及第二通用PS端相连并用于病人图片和发热信息的发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模块I采用型号为飞思卡尔公司的 mc9sl2xsl28,电源模块2采用蓄电池、芯片FS8853-33CL和肖特基二极管IN5819HW,自动测温模块3采用红外热电堆温度传感器ZTP135和功率放大器0P07,通过signl和sign2两端口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I主芯片mc9S12XS128的ADO和ADl端口相连,自动报警模块4的数据输出端MIS0、M0SI、SCLK、SS接至中央处理器的PA6、PA5、PA4、PA3端口,时钟模块5采用DS1302实时时钟芯片,时钟模块实时时钟芯片DS1302中的5、6、7三个端口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主芯片mc9sl2xsl28的PBO、PBU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彩信的病人体温远程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自动测温模块、自动报警模块,时钟模块、串口模块、摄像头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及前台PC机,以及给上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自动测温模块的第一测温输出端口和第二测温输出端口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的第一AD转换通用端和第二AD转换通用端相连,自动报警模块的数据输出端接至中央处理器的第四通用I/O端,时钟模块中的时钟端、控制端及复位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的第一通用I/O端、第二通用I/O端及第三通用I/O端相连,无线发送模块中的第一数据传送端口及第二数据传送端口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的第一通用PS端及第二通用PS端相连,中央处理器模块通过串口模块与摄像头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摄像头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图像处理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图像处理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的第三通用PS端连接,无线发送模块中的第一数据传送端口及第二数据传送端口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的第一通用PS端及第二通用PS端相连,并用于病人图片和发热信息的发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纪爱玲,张小瑞,厉智,纪超,纪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