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导电性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683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08:50
提供一种透明导电体层之图案形状并不醒目、辨识度良好之多层结构之透明导电性膜。该膜具备:由膜状高分子树脂而形成的透明基材11;于基材11上所积层的第1硬涂层12;于第1硬涂层12上视需要而积层的第1透明介电质层13;于第1透明介电质层13上所积层的第1透明导电体层14。基材11具有2μm~250μm的膜厚。第1硬涂层12由含有无机氧化物的硬化性树脂而形成,具有1.40~1.90的折射率及0.5μm~6μm的膜厚。第1透明介电质层13由无机物而形成,具有1.30~1.50的折射率及10nm~50nm的膜厚。第1透明导电体层14由选自由无机氧化物、金属、碳所构成的群组的至少1种而形成,进行了图案化且具有10nm~2μm的膜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导电性膜,尤其涉及一种于由透明塑胶膜所形成的基材上依序积层折射率经控制的硬涂层、透明介电质层、透明导电体层而成的。
技术介绍
于透明的塑胶膜的基材上积层有透明且导电性的薄膜的透明导电性膜,于利用其导电性的用途,例如液晶显示器的类的平面显示器(flat-panel)、或者智能手机 (smartphone)或汽车导航(car navigation)及数位相机(digital camera)等中所搭载的触控面板中广泛使用。于触控面板中,根据位置检测方式而具有光学式、超音波式、电磁感应式、静电容式、电阻膜式等。电阻膜式的触控面板成为透明导电性膜与积层有透明导电体层(氧化铟锡(以下略记为“ΙΤ0”))的玻璃介隔点隔片(dot spacer)而对向的结构。藉由按压透明导电性膜,对向玻璃基板上的透明导电体层(ITO)与具有透明导电性膜的透明导电体层 (ITO)于无点隔片的点导通而决定位置。因此,点隔片或ITO的强度降低而造成寿命成为问题。另一方面,静电容式的触控面板于基材上具有进行了图案化的透明导电体层,藉由以手指等进行触摸,检测出手指所具有的静电容,于触摸的设置点与图案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仲拓郎中川泰彦饭塚洋介大熊康之山广干夫
申请(专利权)人:捷恩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