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POSCO公司专利>正文

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5650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0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支撑单元,根据金属液容器的转动位置与环构件结合而单独或共同地支撑金属液容器的负重。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包括:环构件(200),包围可转动的金属液容器(C)的外部;及第一和第二支撑单元(300,400),根据金属液容器(C)的转动位置与环构件(200)结合而单独或共同支撑金属液容器(C)的负重。由此可根据转动位置,与环构件结合单独或共同支撑金属液容器的负重,无论转动位置如何,可不倾斜、稳定地支撑金属液容器的负重,可防止金属液容器的负重倾斜或金属液容器和环构件的热膨胀差异导致连接部等中产生裂纹,可在一方向或另一方向轮换转动时也稳定支撑金属液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其包括根据转动位置与环构件结合而单独或共同支撑金属液容器的负重的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
技术介绍
转炉等盛放金属液的金属液容器(C)是可转动的。为了释放其内部的金属液、或者为了该金属液容器(C)是转炉的情况下移除在吹炼过程中产生的炉渣,这样的金属液容器(C)可向一侧或另一侧转动、或者在两个方向轮换转动。为此,如图9(b)所示,金属液容器(C)可以与具有转动轴(A)的环构件20,一起以该转动轴(A)为中心进行转动。并且,当这种金属液容器(C)转动或静止时,需要支撑其负 重。因此,为了在金属液容器(C)转动或静止时支撑金属液容器(C)的负重,如图8(a)所示,将连接于金属液容器(C)的连接构件(R)置于环构件20上的状态下,在贯通连接在环构件20的连接构件(M)中插入固定构件(F),由此固定金属液容器(C)和环构件20。然而,这种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需要较大的结构。此外,如图8(b)所示,环构件20设有支撑构件41,该支撑构件的一端插入在金属液容器(C),且金属液容器(C)形成具有肋状物(L)的插入孔42,以这种方式支撑构件41支撑金属液容器(C)的负重。然而,在这种情形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支撑构件41和插入孔42之间的窄的间隙、以及由不同材料制成的金属液容器(C)和环构件20之间的热膨胀差异,因此支撑构件41会发生不均匀磨损或者在支撑构件41或插入孔42中产生裂纹。此外,如图9(a)所示,将一侧连接至金属液容器(C)的环构件20的另一侧通过一个薄板(S)连接至金属液容器(C),从而支撑金属液容器(C)的负重。然而,在该情形中存在的问题是,当薄板(S)受到弯曲负重时该薄板(S)可变得非常脆弱,并且当金属液容器(C)中含有的金属液被释放到外侧时薄板(S)可被释放的金属液损坏。此外,如图9(b)所示,用连动构件32将设置在环构件20上的第一固定构件31和设置在金属液容器(C)上的第二固定构件33水平连接或竖直连接,由此支撑金属液容器(C)的负重。然而,在该情形中存在的问题是,当金属液容器(C)处于其中水平连接的连动构件32受到金属液容器(C)的负重影响的转动位置时,在连接部中会产生裂纹,尤其是在第一固定构件31和环构件20之间的连接部中产生裂纹。例如,当金属液容器(C)采用转炉时,为了移除在吹炼过程中产生的炉渣而以一方向和另一方向轮换转动金属液容器(C),在该情形下,竖直连接的连动构件32以不同的间隔被布置,因而过大的负重会仅集中在其中一个连动构件32上。因此,连接部可产生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中的要求或问题中的至少一个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根据金属液容器的转动位置,结合环构件,一个支撑单元单独支撑或与另一支撑单元共同支撑金属液容器的负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无论转动位置如何,可不倾斜、稳定地支撑金属液容器的负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防止金属液容器的负重发生倾斜或者金属液容器和环构件的热膨胀差异导致在连接部等中产生裂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以一方向或另一方向轮换转动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支撑金属液容器。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个课题,相关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可包括如下的特征。本专利技术基本包括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该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根据金属液容器的转动,与包围金属液容器的外部的环构件结合而单独地或共同地支撑金属液容器的负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包括环构件,其包围可转动的金属液容器的外部;以及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其根据金属液容器的转动位置与环构件结合而单独地或共同地支撑金属液容器的负重。此时,所述环构件具备转动轴,所述金属液容器与所述环构件共同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另外,从所述金属液容器的直立位置到自直立位置转动一预定角度的第一转动位置,第一支撑单元与环构件结合而单独地支撑金属液容器的负重,从第一转动位置到自直立位置转动90°的第二转动位置,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与环构件结合而共同支撑金属液容器的负重,从第二转动位置到自第二转动位置转动一预定角度的第三转动位置,第二支撑单元与环构件结合而单独地支撑金属液容器的负重。为此,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可包括第一固定构件,其设置在所述环构件;连动构件,其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构件;以及第二固定构件,其设置在所述金属液容器、并与所述连动构件的另一侧连接。此外,在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和连动构件之间的连接部、或者在连动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之间的连接部设有球面轴承。所述第一固定构件与连动构件的一侧、或者连动构件的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构件是通过一个销构件连接,第一固定构件和销构件之间、或第二固定构件与销构件之间设有锥形构件。此外,所述锥形构件与盖构件一体形成,盖构件连接于第一固定构件和销构件、或连接于第二固定构件与销构件。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可包括支撑构件,其设置在环构件;以及插入孔,其在金属液容器中形成,其中可插入支撑构件的一侧,在支撑构件和插入孔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和形成在第一间隙相反侧的第二间隙,在金属液容器的直立位置,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分别位于插入孔的上部和下部。此外,所述第一间隙可大于第二间隙。专利技术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根据转动位置,与环构件结合单独支撑或共同支撑金属液容器的负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无论转动位置如何,可不倾斜、稳定地支撑金属液容器的负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可以防止金属液容器的负重发生倾斜或者防止金属液容器和环构件的热膨胀的差异而在连接部等中产生裂纹。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可以在以一方向或另一方向轮换转动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支撑金属液容器。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单元的第一固定构件或第二固定构件、与连动构件的连接部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单元的第一固定构件或第二固定构件、与连动构件的连接部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第二支撑部的放大剖面图;图6和图7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运行;图8和图9表示现有技术的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特征,以下,详细描述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下文中进行说明的实施例是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技术特征的最优选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并非被这些说明的实施例所限制。而只是例示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实施例的方式实现。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可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多种变更,这些变更的实施例也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内。此外,为了更好理解以下说明的实施例,在附图所示各元件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由相同或相似的标记表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实施例基本包括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该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根据金属液容器的转动结合围绕金属液容器外侧的环构件单独地或共同地支撑金属液容器的负重。如图I和2所示的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液容器的支撑装置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宰镐金成文李炳旭苏仁锡
申请(专利权)人:POSCO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