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383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即使在捻线工序中发生加工硬化,与由韧铜构成的捻线相比也具备软质性的捻线及其制造方法。作为解决本发明专利技术课题的方法涉及一种捻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硬铜线制作工序,对低浓度铜合金线以成为最终线径的方式实施加工度50%以上的拉丝加工而制作硬铜线,所述低浓度铜合金线包含:含有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铜、超过2质量ppm的量的氧、和Mg、Zr、Nb、Ca、V、N、Mn、Ti、Cr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元素;捻线制作工序,通过准备多根该硬铜线,使它们捻合,来制作捻线;预热工序,对上述捻线实施预热处理而使上述硬铜线变质成软铜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作为原材料的铜作为主成分的。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技术,已知将电气用铜合金线坯拉丝直至规定的直径而制作硬铜线, 对制作而成的硬铜线进行退火处理来制作软铜线的导体的制造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I)。以往的导体的制造方法中,为了获得软铜线而需要退火处理,通过该退火处理来决定导体的硬度。此外,以往的软铜线的材质从低成本的观点出发,通常使用韧铜。此外,以往的CV缆线使用具备弯曲特性的捻线。以往的捻线的制造方法中,在拉丝工序中,将拉丝成所期望的线径的硬铜线通过利用通电退火炉进行的通电发热而进行退火,制成软铜线,将其通过捻线工序制成捻线。该方法为作为软铜线的制造方法而被实用化的制造方法,在能够在线操作方面生产性优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1 - 2245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另一方面,在捻线工序中的捻线加工时,软铜线的加工硬化进展,有不能获得具备所期望的软质性的捻线的问题。此外,在捻线之中,有为了在捻线加工后整理捻线截面形状而实施轻度的压缩加工的捻线,但有时通过该压缩加工而对捻线施加加工硬化,同样地,有不能获得具备所期望的软质性的捻线的问题。这样,在缆线没有软质性的情况下,在建筑物内部、室外进行布线时,操作性非常差。如果为柔软的缆线,则即使在弯曲地布线时,也可以保持弯曲状态的形状,但在使用硬缆线的情况下,即使在弯曲成布线形状的情况下,也要回到原来的笔直状态,因此为了进行布线需要力,在要回到原来的形状时,有危害人、物的危险性,因此需要柔软的缆线。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课题,提供即使在捻线工序中发生加工硬化,与由韧铜构成的捻线相比也具备软质性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涉及一种捻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硬铜线制作工序,对低浓度铜合金线以成为最终线径的方式实施加工度50%以上的拉丝加工而制作硬铜线,所述低浓度铜合金线包含含有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铜、超过2质量ppm的量的氧、和Mg、Zr、Nb、Ca、V、N、Mn、Ti、Cr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元素;捻线制作工序,通过准备多根该硬铜线,使它们捻合,来制作捻线;预热工序,对所述捻线实施预热处理而使所述硬铜线变质成软铜线。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硬铜线制作工序,对低浓度铜合金线以成为最终线径的方式实施加工度50%以上的拉丝加工而制作硬铜线,所述低浓度铜合金线包含含有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铜、超过2质量ppm的量的氧、和Mg、Zr、Nb、Ca、V、N、Mn、Ti、Cr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元素;捻线制作工序,通过准备多根该硬铜线,使它们捻合,来制作捻线;预热工序,对所述捻线实施预热处理而使所述硬铜线变质成软铜线;被覆工序,在该捻线的外周被覆树脂。在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铜中添加的添加元素为4质量ppm以上55质量ppm以下的钛,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的 铜包含2质量ppm以上12质量ppm以下的硫、和超过2质量ppm且30质量ppm以下的氧。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即使在捻线工序中发生加工硬化,也可以实现与由韧铜构成的捻线相比具备软质性的捻线。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缆线的概略图。图2为显示由以往方法制作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材I和比较材I的热处理条件与维氏硬度的关系的图。图3为显示由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制作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材2和比较材2的热处理条件与维氏硬度的关系的图。图4为显示由以往方法制作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材3和比较材3的热处理条件与维氏硬度的关系的图。图5为显示由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制作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材4和比较材4的热处理条件与维氏硬度的关系的图。图6为显示由以往方法制作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材5和比较材5的热处理条件与维氏硬度的关系的图。图7为显示由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制作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材6和比较材6的热处理条件与维氏硬度的关系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来详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一实施方式。图I显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的缆线I的概略图。缆线I具备具有导体2和覆盖由多个导体2形成的捻线的绝缘体3的绝缘电线4、 以及被覆绝缘电线4的护套5而概略构成。由该捻线形成的导体2的制造方法采用以下的工序制作。首先,对低浓度铜合金线以成为最终线径的方式实施拉丝加工而制作硬铜线(硬铜线制作工序),所述低浓度铜合金线包含含有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铜、超过2质量ppm的量的氧、和Mg、Zr、Nb、Ca、V、N、Mn、Ti、Cr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元素。接下来,使硬铜线捻合,制作捻线(捻线工序)。将该捻线放入至退火炉中,使其变质成软铜线(退火工序)。采用以上的工序制作导体2,在该导体2的外周被覆树脂而形成绝缘体3,制成绝缘电线4,然后在该绝缘电线4的外周被覆护套5,制成缆线I。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捻线中使用的导体的构成进行说明。(I)关于添加元素本实施方式的CV缆线等中使用的导体为包含选自由Ti、Mg、Zr、Nb、Ca、V、Ni、Mn 和Cr所组成的组中的添加元素,其余部分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软质低浓度铜合金材料。作为添加元素,选择选自由Ti、Mg、Zr、Nb、Ca、V、Ni、Mn和Cr所组成的组中的元素的理由是,这些元素为易于与其它元素结合的活性元素,由于易于与S结合,因此可以捕集S,可以将铜母材(基质)高纯度化,可以使原材料的硬度降低。添加元素可以包含I种以上。此外,合金中也可以含有不会对合金的性质带来不良影响的其它元素和杂质。此外,在以下说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氧含量超过2质量ppm且30质量ppm 以下是良好的,但根据添加元素的添加量和S的含量,在具备合金的性质的范围内,可以包含超过2质量ppm且400质量ppm以下。(2)关于组成比率本实施方式的捻线是作为导电性材料使用的捻线,因此更优选导电性高的捻线。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横绕线优选使用作为满足导电率98%IACS(万国标准软铜 (International Annealed Copper Standard),将电阻率 I. 7241 X ICT8 Ω m 设为 100% 的情况下的导电率)以上、优选为100%IACS以上、更优选为102%IACS以上的软质型铜材的软质低浓度铜合金材料来构成。在获得导电率为98%IACS以上的软质铜材的情况下,作为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的纯铜(基础原材料),使用包含3 12质量ppm的硫、超过2质量ppm且30质量ppm以下的氧、和4 55质量ppm的钛的软质低浓度铜合金材料,由该软质低浓度铜合金材料来制造盘条(线坯)。这里,在获得导电率为100%IACS以上的软质铜材的情况下,作为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的纯铜(基础原材料),使用包含2 12质量ppm的硫、超过2质量ppm且30质量ppm 以下的氧、和4 37质量ppm的钛的软质低浓度铜合金材料。此外,在获得导电率为102%IACS以上的软质铜材的情况下,作为包含不可避免的杂质的纯铜(基础原材料),使用包含3 12质量ppm的硫、超过2质量ppm且30质量ppm 以下的氧、和4 25质量ppm的钛的软质低浓度铜合金材料。通常,在纯铜的工业制造中,在制造电解铜时硫进入铜中,因此难以使硫为3质量 ppm以下。通用电解铜的硫浓度的上限为12质量ppm。由于含有超过2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捻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硬铜线制作工序,对低浓度铜合金线以成为最终线径的方式实施加工度50%以上的拉丝加工而制作硬铜线,所述低浓度铜合金线包含:含有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铜、超过2质量ppm的量的氧、和Mg、Zr、Nb、Ca、V、N、Mn、Ti、Cr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元素;捻线制作工序,通过准备多根该硬铜线,使它们捻合,来制作捻线;预热工序,对所述捻线实施预热处理而使所述硬铜线变质成软铜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鹫见亨青山正义黑田洋光佐川英之藤户启辅樱井保增井信一冈田良平正木健次常井贞信佐藤雅司山口刚彦小池利吉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