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铜导体防止氧化变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3828 阅读:8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线电缆铜导体防止氧化变色的方法。在生产车间和仓库内,将生产的电线电缆铜导体包装盘具的外围,绕包一层塑料薄膜,控制车间和仓库的环境相对湿度在45%~60%之间;铜丝拉丝生产过程中,在常规的拉丝冷却液中增加钝化剂;绝缘罐式硫化工序中绝缘加入钝化剂;绝缘连续硫化工序中,铜丝经过抗氧剂钝化处理后,小截面导体绝缘时纵包丝绵纸,大截面绕包无纺布或聚酯带;电线电缆铜导体挤包热固性橡胶或热固性PE绝缘料时,过氧化物的用量增加。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物理方法阻隔铜与空气的接触,用抗氧剂钝化膜阻隔铜导体氧化,绝缘使用过氧化物交联剂使铜导体处于被还原状态,用阴极保护避免铜导体氧化,能够降低电线电缆铜导体氧化变色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存在的电线电缆铜导体氧化变色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点·I、电线电缆生产的铜导体裸露放置有生产车间和仓库内,仓库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随天气变化而变化,在冬季天气干燥,铜导体氧化变色轻微,在夏季天气潮湿,铜导体氧化变色严重。2、电线电缆铜导体需要挤包绝缘材料,绝缘材料一般是热固性橡胶、热固性PE、热塑性PVC。热固性的橡胶和PE绝缘料,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加热固化这一过程,在加热固化过程中铜导体容易发生氧化变色。热塑性PVC绝缘材料中的增塑剂也容易迁移并析出,造成铜导体氧化变色。3、电线电缆铜导体挤包热固性橡胶或热固性PE绝缘料,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加热固化这一过程,在加热固化过程中铜导体容易发生氧化变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电线电缆铜导体氧化变色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①在生产车间和仓库内,将生产的电线电缆铜导体包装盘具的外围,绕包一层塑料薄膜,同时控制车间和仓库的环境相对湿度在45% 60%之间;②铜杆生产过程中,在常规的冷却液中增加O. 2% O. 4%的钝化剂;拉丝工序中,在常规冷却液中增加O. 2% O. 4%的钝化剂;管式连续退火工序中,在常规冷却液中增加O. 2% O. 4%的钝化剂;③若在拉丝工序中未在常规冷却液中增加O. 2% O. 4%钝化剂,则在铜丝束绞前的束绞丝工序中,将O. 2% O. 4%的钝化剂溶解在工业酒精中,用输液管滴入束绞丝中;④绝缘罐式硫化工序中绝缘加入钝化剂,此钝化剂采用防老剂MB和DNP并用;⑤绝缘连续硫化工序中,铜丝经过抗氧剂钝化处理后,小截面导体绝缘时纵包丝绵纸,大截面绕包无纺布或聚酯带,控制硫化的温度和速度;⑥电线电缆铜导体挤包热固性橡胶或热固性PE绝缘料时,氧化物交联剂DCP的用量增加10% 15%。所述步骤①中控制车间和仓库的环境相对湿度在45% 60%之间的方法是在车间和仓库中安装干湿度计。所述步骤②中的钝化剂采用苯并三氮唑。所述步骤③中的滴入量以酒精能够湿润铜丝为准。所述步骤⑤中硫化温度在控制180 200°C,速度控制在40 50米/分。所述步骤⑥具体为硅烷交联绝缘工序中,氧化物交联剂DCP的用量增加10% 15% ;热固性橡胶绝缘硫化工序中,交联剂DCP的用量增加10% 15%。聚乙烯化学交联绝缘工序中,交联剂DCP的用量增加10%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专利技术采用塑料薄膜物理方法阻缓铜与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接触,塑料薄膜封包有效地给包裹的铜导体造就一个封闭小环境,阻缓内外空气交换,控制环境相对湿度在45-60%之间,能够有效解决电线电缆铜导体氧化变色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使用化学方法使铜导体表面生成钝化膜,能有效阻隔铜导体氧化。(3)本专利技术在电缆挤包热固性绝缘材料时,增加过氧化物交联剂用量,能有效保持 铜导体处于被还原状态,从而利用阴极保护来避免铜导体氧化,解决电线电缆铜导体氧化变色问题。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本实施例要说明的,包括以下步骤①在生产车间和仓库内,将生产的电线电缆铜导体包装盘具的外围,绕包一层塑料薄膜,同时通过在车间和仓库中安装干湿度计,将车间和仓库的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45% 60%之间。②铜杆生产过程中,在常规的冷却液中增加O. 2% O. 4%的钝化剂;拉丝工序中,在常规冷却液中增加O. 2% O. 4%的钝化剂;管式连续退火工序中,在常规冷却液中增加O. 2 0Z0 O. 4%的钝化剂。此钝化剂采用苯并三氮唑。③若在拉丝工序中未在常规冷却液中增加O. 2% O. 4%钝化剂,则在铜丝束绞前的束绞丝工序中,将O. 2% O. 4%的钝化剂溶解在工业酒精中,用输液管滴入束绞丝中,滴入量以酒精能够湿润铜丝为准。④绝缘罐式硫化工序中绝缘加入钝化剂,此钝化剂采用防老剂MB和DNP并用。⑤绝缘连续硫化工序中,铜丝经过抗氧剂钝化处理后,小截面导体绝缘时纵包丝绵纸,大截面绕包无纺布或聚酯带,并将硫化温度在控制180 200°C,速度控制在40 50米/分。⑥电线电缆铜导体挤包热固性橡胶或热固性PE绝缘料时,硅烷交联绝缘工序中,氧化物交联剂DCP的用量增加10% 15% ;热固性橡胶绝缘硫化工序中,交联剂DCP的用量增加10% 15%。聚乙烯化学交联绝缘工序中,交联剂DCP的用量增加10% 15%。采用塑料薄膜隔离大气并控制相对湿度来解决电线电缆铜导体氧化变色的问题的原理为在相同温度下,大气中的水蒸汽含量与其饱和水蒸汽含量的百分比,叫做相对湿度。在某一相对湿度以下,铜导体的氧化变色速度慢,当高于这一相对湿度后,氧化变色速度将陡然增加,这一相对湿度称之为临界湿度。铜导体氧化的临界湿度一般在45-60%之间。大气相对湿度对铜导体氧化变色影响较大,当大气湿度高于临界湿度后,铜导体表面会出现水膜或水珠,由于大气中含有大量尘埃,如烟雾、煤灰、汽车排放的废气、氯化物和其他酸、碱、盐颗粒(粉尘)等,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盐酸气等,这些有害物质溶解于水膜、水珠中,即成电解液,从而加剧铜导体的氧化变色。轻者影响产品外观品质和产品质量信誉,严重的则影响铜导体的使用造成报废损失。使用化学方法使铜导体表面生成钝化膜阻隔铜导体氧化的原理为铜与有机化合物反应,一般生成人们能够接受的金黄色或黄色的钝化膜。这种钝化膜非常薄,不影响铜导体检测导体直流电阻的示值。铜与有机物中的氢硫基(-SH)物质反应,如以2-硫醇基苯并咪唑(防老剂MB),生成黄色硫醇盐,形成钝化膜。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将有机氢硫基类如防老剂MB可作为铜导体表面钝化剂。铜与有机胺物质形成配位络合反应形成金黄色的螯合物,如防老剂DNP,缓蚀剂苯 并三氮唑等,形成结构较为稳定的螯合物,生成钝化膜。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将杂环有机胺类的苯并三氮唑可作为铜导体表面钝化剂。铜能与酚羟基反应,如防老剂264,防老剂2246等,形成黄色的钝化膜。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将有机多酚类可作为表面钝化剂。增加10% 15%的氧化物交联剂来解决电线电缆铜导体氧化变色问题的原理为铜的标准电极反应及电极电位为Cu2++2e = Cu E0 = +0. 34V氧气在酸性条件下的标准电极反应及电极电位为02+4H.+4e = 2H20 E0 = +1. 229V氧气的电极电位比铜高。因此,铜与氧气在酸性条件下非常容易被氧化成黑色CuO。过氧化物条件下(以过氧化氢为例说明)的标准电极反应及电级电位为H202+2H.+2e = 2H20 E0 = +1. 77V在过氧化物条件下,过氧化物的电极电位比铜的电极电位高很多,铜被还原而不易氧化,因而能使用阴极保护氧化还原方法避免铜导体氧化。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生产车间和仓库内,将生产的电线电缆铜导体包装盘具的外围,绕包一层塑料薄膜,同时控制车间和仓库的环境相对湿度在45% 60%之间; ②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线电缆铜导体防止氧化变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在生产车间和仓库内,将生产的电线电缆铜导体包装盘具的外围,绕包一层塑料薄膜,同时控制车间和仓库的环境相对湿度在45%~60%之间;②铜杆生产过程中,在常规的冷却液中增加0.2%~0.4%的钝化剂;拉丝工序中,在常规冷却液中增加0.2%~0.4%的钝化剂;管式连续退火工序中,在常规冷却液中增加0.2%~0.4%的钝化剂;③若在拉丝工序中未在常规冷却液中增加0.2%~0.4%钝化剂,则在铜丝束绞前的束绞丝工序中,将0.2%~0.4%的钝化剂溶解在工业酒精中,用输液管滴入束绞丝中;④绝缘罐式硫化工序中绝缘加入钝化剂,此钝化剂采用防老剂MB和DNP并用。⑤绝缘连续硫化工序中,铜丝经过抗氧剂钝化处理后,小截面导体绝缘时纵包丝绵纸,大截面绕包无纺布或聚酯带,控制硫化的温度和速度;⑥电线电缆铜导体挤包热固性橡胶或热固性PE绝缘料时,氧化物交联剂DCP的用量增加10%~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坤林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江苏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