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压罗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975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恒压罗拉,包括平行且紧靠的上罗拉和下罗拉,所述上罗拉和下罗拉分别为一两端带枢耳的中空辊轴和一两端带枢耳的实心辊轴,所述上罗拉和下罗拉通过所述枢耳枢置于纺织机械的支座上,所述中空辊轴的外表面环抱的覆盖有气囊圈,所述中空辊轴上设置有通向所述气囊圈的气孔,所述气囊圈的外部套接有皮辊圈,所述中空辊轴上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气囊圈气体量的充放气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对所述气囊圈的充放气,使所述皮辊圈始终与所述下罗拉形成的面保持一定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部件领域,特别地,是一种具有恒压结构的罗拉。
技术介绍
纺织机械中起喂给、牵伸、输出等作用的圆柱形回转零件,有辊和轴的含义。广泛用于牵伸、梳理、输送等机构。按所起的作用分为牵伸罗拉、喂给罗拉、紧压罗拉、工作罗拉等。牵伸罗拉是纺纱机牵伸机构的主要零件,由上罗拉和下罗拉成对组成罗拉钳口,握持纱条进行牵伸。罗拉的质量影响输出纱条的均匀度。纺纱机械上所用的上罗拉,大多是表面包覆弹性物的,俗称皮辊。也有表面光滑的,称铁辊或轻质辊,个别机器也采用沟槽罗拉。皮辊的表面包覆丁腈橡胶的称为丁腈皮辊。上罗拉通常都由下罗拉摩擦传动,少数也有用齿轮传动的。喂入牵伸机构的纱条具有一定的厚度,为了能均匀地握持纤维,又不损伤纤维,上罗拉需包覆富有弹性的材料。这种弹性包覆物统称为皮壳(或胶管)。皮壳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压缩性变形,使皮辊与罗拉的实际握持钳口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面,形成控制纤维运动的摩擦力场。由于皮壳在传输纤维时不断摩擦,会使皮壳不断磨损,最终导致钳口形成的面越来越小,为了维持面的面积必须在上罗拉和下罗拉之间安装可调节上罗拉和下罗拉之间距离的调节装置,减小上罗拉和下罗拉之间的距离,维持钳口形成的面的面积,但是此种机构会增加整个机械的复杂程度,同时调节装置的调节结构机械稳定性较原来的固定轴座差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压罗拉,该恒压罗拉采用简单的结构可靠的维持上罗拉和下罗拉之间的压力。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恒压罗拉包括平行且紧靠的上罗拉和下罗拉,所述上罗拉和下罗拉分别为一两端带枢耳的中空辊轴和一两端带枢耳的实心辊轴,所述上罗拉和下罗拉通过所述枢耳枢置于纺织机械的支座上,所述中空辊轴的外表面环抱的覆盖有气囊圈,所述中空辊轴上设置有通向所述气囊圈的气孔,所述气囊圈的外部套接有皮辊圈,所述中空辊轴上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气囊圈气体量的充放气装置。作为优选,所述气囊圈内部沿所述气囊圈径向设置的弹性加强筋,使所述气囊圈在气体较多时保持均匀的直径。作为优选,所述气孔均布于所述中空辊轴的外表面,使所述所述气囊圈各部位均匀的进行充放气。作为优选,所述中空辊轴的充放气装置设置在所述中空辊轴一端的枢耳端面的中心。作为优选,所述充放气装置的供电方式由设置在所述中空辊轴一端的枢耳上的环形触片和设置在所述纺织机械的支座内的电刷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通过所述气囊圈的充放气,能够控制所述皮辊圈的轴心线与所述中空辊轴轴心线的距离,从而不通过调整上罗拉和下罗拉枢耳之间的距离也能达到调整所述上罗拉和下罗拉之间的距离,使所述皮辊圈始终与所述下罗拉形成的面保持一定面积。附图说明图I是本恒压罗拉上罗拉和下罗拉的侧视结构示意 图2是本恒压罗拉上罗拉的侧视剖切结构示意 图3是本恒压罗拉上罗拉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中空辊轴;110、气孔;120、充放气装置;150、枢耳;151、环形触片;200、气囊圈;210、弹性加强筋;300、皮辊圈;500、下罗拉;600、上罗拉。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I,该恒压罗拉包括平行且紧靠的上罗拉600和下罗拉500,所述上罗拉600和下罗拉500分别为一两端带枢耳150的中空辊轴100和一两端带枢耳的实心辊轴,所述上罗拉600和下罗拉500通过所述枢耳枢置于纺织机械的支座上。参阅图2,所述中空辊轴100的外表面环抱的覆盖有气囊圈200,所述中空辊轴100上设置有通向所述气囊圈200的气孔110,所述气囊圈200的外部套接有皮辊圈300,所述中空辊轴100上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气囊圈200气体量的充放气装置120。参阅图I,在原始状态下,由于所述上罗拉600受所述下罗拉500的挤压,所述气囊圈200的轴心线偏离所述中空辊轴100的中心,所述气囊圈200随着气压的上升,其轴心线就会越靠近所述中空辊轴100的中心,所述气囊圈200的轴心线越靠近所述中空辊轴100的中心会使所述皮辊圈300对所述下罗拉500的压力越大,所述皮辊圈300与所述下罗拉500的贴合面随之增加,当所述皮辊圈300发生磨损后,可增加所述气囊圈200的气压,用于补偿所述皮棍圈300磨损后导致的和下罗拉500减小的压力。上述的恒压罗拉,所述气囊圈200内部沿所述气囊圈200径向设置的弹性加强筋210,使所述气囊圈200在气体较多时保持均匀的直径。上述的恒压罗拉,所述气孔110均布于所述中空辊轴100的外表面,使所述所述气囊圈200各部位均匀的进行充放气。参阅图3,所述中空辊轴100的充放气装置设置在所述中空辊轴100 —端的枢耳150端面的中心。参阅图3,所述充放气装置120的供电方式由设置在所述中空辊轴100—端的枢耳150上的环形触片151和设置在所述纺织机械的支座内的电刷提供。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压罗拉,包括平行且紧靠的上罗拉(600)和下罗拉(5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罗拉(600)和下罗拉(500)分别为一两端带枢耳(150)的中空辊轴(100)和一两端带枢耳的实心辊轴,所述上罗拉(600)和下罗拉(500)通过所述枢耳枢置于纺织机械的支座上,所述中空辊轴(100)的外表面环抱的覆盖有气囊圈(200),所述中空辊轴(100)上设置有通向所述气囊圈(200)的气孔(110),所述气囊圈(200)的外部套接有皮辊圈(300),所述中空辊轴(100)上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气囊圈(200)气体量的充放气装置(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压罗拉,包括平行且紧靠的上罗拉(600)和下罗拉(5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罗拉(600)和下罗拉(500)分别为一两端带枢耳(150)的中空辊轴(100)和一两端带枢耳的实心辊轴,所述上罗拉(600)和下罗拉(500)通过所述枢耳枢置于纺织机械的支座上,所述中空辊轴(100)的外表面环抱的覆盖有气囊圈(200),所述中空辊轴(100)上设置有通向所述气囊圈(200)的气孔(110),所述气囊圈(200)的外部套接有皮辊圈(300),所述中空辊轴(100)上还设置有控制所述气囊圈(200)气体量的充放气装置(120)。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海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弘贸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