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光学玻璃延性域加工专用磨削液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8986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玻璃延性域加工专用磨削液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在室温下,将碳酸钠加入水中,搅拌;加热,在持续搅拌下依次加入四硼酸钾,苯骈三氮唑,六次甲基四胺和钼酸钠;加热,依次加入三乙醇胺和聚乙二醇;在搅拌下将液体冷却到室温,再继续搅拌5-30分钟,即获得一种光学玻璃延性域加工专用磨削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磨削液在具备良好的冷却、润滑、防锈和清洗功能的同时,通过磨削液中的成分对光学玻璃表面实现化学改性,打破光学玻璃的微观网络结构,改变了材料表面的物质形态,弱化了结合键的键能,降低光学玻璃表面的硬度,提高光学玻璃的脆—延性转化的临界磨削深度值,降低了工业实现光学玻璃延性域加工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精密加工及光学加工
,具体涉
技术介绍
光学玻璃具有特定的光学常数、高透明性、物理及化学上的高均匀性、光学常数的一致性、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隔热、低膨胀系数、低密度、耐腐蚀、耐磨损等特点,在航空航天、信息、微电子、纺织、仪器、化工、机械、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对光学玻璃零件的表面质量、精度及形状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光学玻璃属于硬脆材料,可加工性差,主要通过磨削、研磨、抛光等方法进行加工。 传统的磨削方法对光学玻璃的材料去除方式主要是以脆性去除为主,容易产生微裂纹,很难形成纳米级的光学表面。为获得高质量、低损伤的光学玻璃加工表面,20世纪80年代末, 在对硬脆材料加工方法作了大量探索和尝试的基础上,出现了延性域磨削加工方法,即对材料进行切削时,材料以塑性变形的方式被去除,得到低粗糙度的光滑表面。对于脆性材料的延性域磨削,其磨削表面质量相似甚至优于研磨、抛光所获得的,这样就可以省去研磨、 抛光工序,提高加工效率,节约加工成本,而且能很好地控制加工件的形状和精度。根据众多研究者的理论分析,为实现延性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玻璃延性域加工专用磨削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称取:碳酸钠0.1%?10%、平均分子量为570?630的聚乙二醇0.5%?3%、三乙醇胺0.5%?3%、四硼酸钾0.5%?5%、钼酸钠0.5%?3%、苯骈三氮唑0.1%?2%、六次甲基四胺0.1%?1%,余量为水;(2)在室温下,将碳酸钠加入水中,搅拌5?30分钟;(3)将步骤(2)获得的液体加热至50?60℃,在持续搅拌下依次加入四硼酸钾,苯骈三氮唑,六次甲基四胺和钼酸钠,上述四个组份每个组份加入的间隔时间为5?30分钟,加入所述钼酸钠后再继续搅拌5?45分钟;(4)将步骤(3)获得的液体加热至70?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玻璃延性域加工专用磨削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按质量百分比称取 碳酸钠0. 1%-10%、平均分子量为570-630的聚乙二醇0. 5%-3%、三乙醇胺0. 5%_3%、四硼酸钾0. 5%-5%、钥酸钠0. 5%-3%、苯骈三氮唑0. 1%_2%、六次甲基四胺0. 1%_1%,余量为水; (2)在室温下,将碳酸钠加入水中,搅拌5-30分钟; (3)将步骤(2)获得的液体加热至50-60°C,在持续搅拌下依次加入四硼酸钾,苯骈三氮唑,六次甲基四胺和钥酸钠,上述四个组份每个组份加入的间隔时间为5-30分钟,加入所述钥酸钠后再继续搅拌5-45分钟; (4)将步骤(3)获得的液体加热至70-80°C,在持续搅拌下依次加入三乙醇胺和聚乙二醇,上述两个组份加入间隔时间为5-45分钟,加入所述聚乙二醇后再搅拌10-30分钟; (5)在搅拌下将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中军杨雪伊萍房丰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