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精密加工及光学加工
,具体涉
技术介绍
光学玻璃具有特定的光学常数、高透明性、物理及化学上的高均匀性、光学常数的一致性、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隔热、低膨胀系数、低密度、耐腐蚀、耐磨损等特点,在航空航天、信息、微电子、纺织、仪器、化工、机械、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对光学玻璃零件的表面质量、精度及形状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光学玻璃属于硬脆材料,可加工性差,主要通过磨削、研磨、抛光等方法进行加工。 传统的磨削方法对光学玻璃的材料去除方式主要是以脆性去除为主,容易产生微裂纹,很难形成纳米级的光学表面。为获得高质量、低损伤的光学玻璃加工表面,20世纪80年代末, 在对硬脆材料加工方法作了大量探索和尝试的基础上,出现了延性域磨削加工方法,即对材料进行切削时,材料以塑性变形的方式被去除,得到低粗糙度的光滑表面。对于脆性材料的延性域磨削,其磨削表面质量相似甚至优于研磨、抛光所获得的,这样就可以省去研磨、 抛光工序,提高加工效率,节约加工成本,而且能很好地控制加工件的形状和精度。根据众多研究者的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玻璃延性域加工专用磨削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称取:碳酸钠0.1%?10%、平均分子量为570?630的聚乙二醇0.5%?3%、三乙醇胺0.5%?3%、四硼酸钾0.5%?5%、钼酸钠0.5%?3%、苯骈三氮唑0.1%?2%、六次甲基四胺0.1%?1%,余量为水;(2)在室温下,将碳酸钠加入水中,搅拌5?30分钟;(3)将步骤(2)获得的液体加热至50?60℃,在持续搅拌下依次加入四硼酸钾,苯骈三氮唑,六次甲基四胺和钼酸钠,上述四个组份每个组份加入的间隔时间为5?30分钟,加入所述钼酸钠后再继续搅拌5?45分钟;(4)将步骤(3)获得的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玻璃延性域加工专用磨削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按质量百分比称取 碳酸钠0. 1%-10%、平均分子量为570-630的聚乙二醇0. 5%-3%、三乙醇胺0. 5%_3%、四硼酸钾0. 5%-5%、钥酸钠0. 5%-3%、苯骈三氮唑0. 1%_2%、六次甲基四胺0. 1%_1%,余量为水; (2)在室温下,将碳酸钠加入水中,搅拌5-30分钟; (3)将步骤(2)获得的液体加热至50-60°C,在持续搅拌下依次加入四硼酸钾,苯骈三氮唑,六次甲基四胺和钥酸钠,上述四个组份每个组份加入的间隔时间为5-30分钟,加入所述钥酸钠后再继续搅拌5-45分钟; (4)将步骤(3)获得的液体加热至70-80°C,在持续搅拌下依次加入三乙醇胺和聚乙二醇,上述两个组份加入间隔时间为5-45分钟,加入所述聚乙二醇后再搅拌10-30分钟; (5)在搅拌下将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