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抗凝血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8206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抗凝血酶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沉淀溶解;b.PEG沉淀;c.病毒灭活;e.调制;h.残留肝素吸附;i.病毒灭活;j.除菌分装,冻干。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化学稳定性更好的硬性硅胶基质(HeparinHyperD)进行肝素亲和层析,这种基质耐碱处理的能力更好,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发明专利技术人在纯化技术及病毒灭活去除方面均进行改进,并加以进行有机组合,以期进行血浆深度综合利用,提高AT-Ⅲ制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用改良K-N法组份IV沉淀制备人抗凝血酶的方法,属血浆蛋白领域。
技术介绍
人抗凝血酶(Human Antithrombin- III, AT-III)是体内重要抗凝物质,它是相当分子量为58KD的单链α 2糖蛋白,由432个氨基酸组成,内含3个二硫键和4个寡糖侧链,多糖含量约15%。在机体内分布于肾脏,肺脏,特别是肝脏血管内皮细胞,AT-III正常血浆水平为80-300mg/L,其活性70%_130%。AT- III与丝氨酸蛋白酶作用的活性位点位于八找393-5虹394处,蛋白酶攻击该键使其裂解并引起41'-111变构,从而形成41'-111与酶I :I复合物,这种共价结合是不可逆的,能被肝素或硫酸乙酰肝素大大加强。AT-III与其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如α 2-抗溶纤酶(α 2-ΑΡ),肝素辅因子(HC- II)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等在氨基酸序列机构上具有同源性。AT-III抑酶很广,除凝血酶以外,对凝血因子II a, Xa, IXa, XIa, XDa以及纤溶酶,胰蛋白酶,激肽释放酶和补体均有灭活作用。AT-III的临床适应症为1.遗传性AT-III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抗凝血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a.沉淀溶解:取改良K?N法组份Ⅳ沉淀溶解于8?12倍体积的pH8.1?9.0的缓冲液中,常温分散混悬搅拌1小时,30?40℃加热搅拌1小时,再常温搅拌4?14小时,得溶解液;b.PEG沉淀:将a步骤溶解液冷至5℃,加入PEG3000?6000至浓度为6?12%(g/ml),搅拌1小时,用酸调整pH值至5.95?6.05,加入1.0?2.0%助滤剂,搅拌过滤得到PEG上清液,上清液用碱调到pH7.35?7.45;c、病毒灭活:S/D法;d、纯化:采用肝素亲和层析纯化;e、调制;f、纯化:采用肝素亲和层析纯化;g.超滤透析;h.残留肝素吸附;i...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制备抗凝血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a.沉淀溶解取改良K-N法组份IV沉淀溶解于8-12倍体积的pH8.1-9. O的缓冲液中,常温分散混悬搅拌I小时,30-40°C加热搅拌I小时,再常温搅拌4-14小时,得溶解液; b.PEG沉淀将a步骤溶解液冷至5°C,加入PEG3000-6000至浓度为6-12% (g/ml),搅拌I小时,用酸调整pH值至5. 95-6. 05,加入I. 0-2. 0%助滤剂,搅拌过滤得到PEG上清液,上清液用碱调到PH7. 35-7. 45 ; C、病毒灭活S/D法; d、纯化采用肝素亲和层析纯化; e、调制; f、纯化采用肝素亲和层析纯化; g.超滤透析; h.残留肝素吸附; i.病毒灭活:15nm纳米过滤; j.除菌分装,冻干。2.一种制备抗凝血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a.沉淀溶解取改良K-N法组份IV沉淀溶解于8-12倍体积的pH8.1-9. 0的缓冲液中,常温分散混悬搅拌I小时,30-40°C加热搅拌I小时,再常温搅拌4-14小时,得溶解液,弃去沉淀,在上清液中加入2-3%助滤剂,边搅拌边进行压滤得滤液,超滤浓缩至滤液体积的1/6-1/7,浓缩液蛋白浓度控制在5. 1_6%,得超滤浓缩液; b.PEG沉淀将a步骤超滤浓缩液冷至5°C,加入PEG3000-6000浓度为6-12% (g/ml),搅拌I小时,用酸调整pH值至5. 95-6. 05,加入I. 0-2. 0%助滤剂,搅拌过滤得到PEG上清液,上清液用碱调到PH7. 35-7. 45 ; C、病毒灭活S/D法; d、纯化采用肝素亲和层析纯化; e、调制; f、纯化采用肝素亲和层析纯化; g.超滤透析; h.残留肝素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强蔡骏廖颖初毅波胡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