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裁切修复刀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7703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化玻璃裁切修复刀轮,包括:直径为6nm~10nm的氧化铈粉末、直径为6nm~10nm的金刚砂粉末和硅胶,氧化铈粉末、金刚砂粉末和硅胶按体积百分比计为:18︰12︰70的比例进行混合,经过200℃~220℃温度、5个标准大气压压力、2h~2.5h时间在磨具中压制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刀轮材料配方,改进打磨刀轮的硬度及粗糙度,在延续物理强化简单、精准的优点上,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打磨过程对加工面产生的二次破坏,从而确保了物理修复的质量,以及修复后钢化玻璃整体的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刀轮,特别涉及钢化玻璃裁切修复刀轮
技术介绍
钢化玻璃具有较佳的透光性,又具有坚固的结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航天航空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传统的方式是玻璃外形确定后,再进行钢化处理。玻璃一旦经过钢化处理,在进行裁切、打孔等加工,将破坏其整体应力层的结构,极易造成破碎。但是在很多行业,尤其是电子类行业光学玻璃往往需要钢化后进行裁切、打孔等外形加工,再经过一定的修复工序对裁切面进行处理,从而最大限度恢复钢化玻璃的应力层完整性,确保钢化玻璃的强度达到一定的范围和要求。 玻璃钢化是通过物理热处理,改变玻璃内外的压力结构,从而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层应力层。钢化玻璃裁切后,破坏了应力层结构,会在裁切断面靠近玻璃面的范围内形成无数细小的裂纹,玻璃受外力后裂纹会迅速扩大,导致钢化玻璃破裂。所以,钢化玻璃裁切后,很容易破裂,需要对裁切断面进行修复。修复的目的就是消除断面上那些细小的裂纹,最大限度恢复应力层结构,确保钢化玻璃整体的强度。目前钢化玻璃裁切后,裁切断面修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指在钢化玻璃的正反两面涂上一层耐酸保护膜,将钢化玻璃浸泡在强酸中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化玻璃裁切修复刀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径为6nm~10nm的氧化铈粉末、直径为6nm~10nm的金刚砂粉末和硅胶,氧化铈粉末、金刚砂粉末和硅胶按体积百分比计为:18︰12︰70的比例进行混合,经过200℃~220℃温度、5个标准大气压压力、2h~2.5h时间在磨具中压制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钢化玻璃裁切修复刀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径为6nnTl0nm的氧化铈粉末、直径为6nnTl0nm的金刚砂粉末和硅胶,氧化铈粉末、金刚砂粉末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力争朱君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