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羧基化铁酸钴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7417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羧基化铁酸钴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该磁性纳米粒子由羧基化碳材料包覆铁酸钴粒子构成,包碳铁酸钴平均粒径为20-40nm,饱和磁化强度15-42emu/g,覆盖层富含羧基基团。该磁性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的主要内容是:由低温沉淀法获得的草酸铁钴为前驱体,通过程序升温焙烧制得磁性粒子,以葡萄糖为碳源,水热碳化后包覆于磁性粒子表面,后经碱溶液加热回流后即得羧基化铁酸钴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富含羧基基团。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羧基化铁酸钴磁性纳米粒子,粒径分布均匀、亲水性强、分散效果好、负载能力强,该磁性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材料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磁性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特殊的磁性,在核磁共振成像、靶向药物、酶的固定、免疫测定、组织修复及细胞分离等生物医学、水环境净化、工业催化等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磁性纳米粒子由于较高的比表面,具有强烈的聚集倾向,在未经表面处理之前水溶性差、易团聚,在生物医学领域以及水处理领域无法达应用的要求。因此必须在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进行特殊修饰,改善其水溶性并提高分散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此外修饰的磁性纳米可根据需要引入靶向剂、药物分子、抗体、荧光素等多种生物分子,以实现磁性纳米粒子的功能化,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是目前功能化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表面功能化的磁性纳米粒子由于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容易与目标物质结合,且由于其具有特有的磁响应性,能通过外加磁场定向分离,不需要离心操作,有利于分离过程的简化和自动化,因此,在细胞分离、靶向药物传输、肿瘤磁热疗及吸附材料固液磁性分离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用于磁性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的材料有很多种,包括聚合物、非聚合物有机分子或无机分子,常用的修饰基团为-CO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羧基化铁酸钴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一定浓度的可溶性钴盐水溶液、二价铁盐水溶液与一定浓度的草酸或草酸盐水溶液在反应器中混合后静置陈化,陈化温度为20~50℃,陈化2~10h后过滤得到滤饼,将所述滤饼经脱水、干燥后制得草酸铁钴前驱物,将所述草酸铁钴前驱物在空气气氛300~600℃下,升温速率1~5℃/min,煅烧2~4h后制得铁酸钴;所述可溶性钴盐与二价铁盐的质量比为1:2,所述可溶性钴盐和二价铁盐与草酸或草酸盐的质量比为1:(1~2);所述的可溶性钴盐为氯化钴或硫酸钴或硝酸钴,所述的可溶性二价铁盐为硫酸亚铁铵或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所述的草酸盐为草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羧基化铁酸钴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I)将一定浓度的可溶性钴盐水溶液、二价铁盐水溶液与一定浓度的草酸或草酸盐水溶液在反应器中混合后静置陈化,陈化温度为20 50°C,陈化2 IOh后过滤得到滤饼,将所述滤饼经脱水、干燥后制得草酸铁钴前驱物,将所述草酸铁钴前驱物在空气气氛300 600°C下,升温速率I 5°C /min,煅烧2 4h后制得铁酸钴;所述可溶性钴盐与二价铁盐的质量比为1:2,所述可溶性钴盐和二价铁盐与草酸或草酸盐的质量比为I: (I 2);所述的可溶性钴盐为氯化钴或硫酸钴或硝酸钴,所述的可溶性二价铁盐为硫酸亚铁铵或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志刚付伟东任大平叶明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