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小伟专利>正文

刹车装置用的自动控制安全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670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刹车装置用的自动控制安全阀,是由阀体、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三活塞和弹簧构成,阀体的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活塞位于阀体的阀腔中并与阀腔螺纹连接,第二活塞位于第一活塞的第一活塞缸中,第三活塞位于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缸中,第一活塞与阀体之间以第一密封圈密封,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之间以第二密封圈密封,第三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以第三密封圈密封,第二活塞外套设弹簧,第二活塞具有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第一活塞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气孔,阀体的出气口、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能相互连通;所述第三活塞的下端面面与第一活塞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在驻刹时,当系统发生漏气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自动启动自动刹车功能,防止“溜车”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阀,特别涉及一种刹车装置用的自动控制安全阀
技术介绍
载重汽车的刹车系统是气刹车系统,高压空气通过脚刹车总阀控制进气量,进而使继动阀工作,进行刹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刹车装置用的自动控制安全阀。本专利技术是由阀体、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三活塞和弹簧构成,阀体具有阀腔,阀体的顶部具有进气口,阀体的上侧面具有出气口,第一活塞具有第一活塞缸,第二活塞具有第二活塞缸,第一活塞位于阀体的阀腔中并与阀腔连接在一起,第二活塞位于第一活塞的第一活塞缸中,第三活塞位于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缸中,第一活塞与阀体之间以第一密封圈密封,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之间以第二密封圈密封,第三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以第三密封圈密封,第二活塞外套设弹簧,弹簧位于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之间,第二活塞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通气孔,第二活塞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气孔,第一活塞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气孔,阀体的出气口、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能相互连通;第二活塞的顶面与阀体之间以密封垫密封,第三活塞下端具有凸柱,凸柱的直径小于第三活塞的直径。所述第三活塞的下端面与第一活塞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驻刹时,当系统发生漏气时,本专利技术能自动启动自动刹车功能,防止“溜车”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是由阀体I、第一活塞2、第二活塞3、第三活塞4和弹簧5构成,阀体I具有阀腔11,阀体I的顶部具有进气口 12,阀体I的上侧面具有出气口 13,第一活塞2具有第一活塞缸21,第二活塞3具有第二活塞缸31,第一活塞2位于阀体I的阀腔11中并与阀腔11螺纹连接,第二活塞3位于第一活塞2的第一活塞缸21中,第三活塞4位于第二活塞3第二活塞缸31中,第一活塞2与阀体I之间以第一密封圈6密封,第二活塞3与第一活塞2之间以第二密封圈7密封,第三活塞4与第二活塞3之间以第三密封圈8密封,第二活塞3外套设弹簧5,弹簧5位于第二活塞3与第一活塞2之间,第二活塞3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通气孔32,第二活塞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气孔33,第一活塞2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气孔22,阀体I的出气口 13、第一通气孔32、第二通气孔33和第三通气孔22能相互连通;第二活塞3的顶面与阀体I之间以密封垫34密封,第三活塞4下端具有凸柱41,凸柱41的直径小于第三活塞4的直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初始状态时,第二活塞3在弹簧5的作用下,抵顶在阀体I的进气口 12处,并以密封垫34密封,当刹车的压缩空气由阀体I顶部的进气口 12进入后,压缩空气推动第三活塞4向下移动,第三活塞4向下移动与第二活塞3的底面接触并密封住第二通气孔33,当压缩空气的推动力大于弹簧5的顶力时,第三活塞4继续下行推动第二活塞3向下移动,此时,第二活塞3的顶面脱离对进气口 12的密封;此时,压缩空气从进气口 12、第二活塞缸31和阀体I上侧面的出气口 13进入刹车控制系统。当刹车系统因漏气致气压降低时,当气压对第二活塞3的压力低于弹簧5的顶力时,第二活塞3在弹簧5的推顶下上行并将进气口 12密封,刹车控制系统内的压缩空气从出气口 13、阀腔11和第一通气孔32进入第二活塞缸31,将第三活塞4推动上行,接触第三活塞4对第二通气孔33的密封。刹车控制系统内的压缩空气依次从出气口 13、阀腔11、第一通气孔32、第二活塞缸31、第二通气孔33、第一活塞缸21和第三通气孔22排出,此时,自动启动刹车系统的刹车功能。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是由阀体I、第一活塞2、第二活塞3、第三活塞4和弹簧5构成,阀体I具有阀腔11,阀体I的顶部具有进气口 12,阀体I的上侧面具有出气口 13,第一活塞2具有第一活塞缸21,第二活塞3具有第二活塞缸31,第一活塞2位于阀体I的阀腔11中,第二活塞3位于第一活塞2的第一活塞缸21中,第三活塞4位于第二活塞3第二活塞缸31中,第一活塞2与阀体I之间以第一密封圈6密封,第二活塞3与第一活塞2之间以第二密封圈7密封,第三活塞4与第二活塞3之间以第三密封圈8密封,第二活塞3外套设弹簧5,弹簧5位于第二活塞3与第一活塞2之间,第二活塞3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通气孔32,第二活塞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气孔33,第一活塞2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气孔22,阀体I的出气口 13、第一通气孔32、第二通气孔33和第三通气孔22能相互连通;第二活塞3的顶面与阀体I之间以密封垫34密封,第三活塞4下端具有凸柱41,凸柱41的直径小于第三活塞4的直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是第三活塞4的下端面与第一活塞2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9。第二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初始状态时,第二活塞3在弹簧5的作用下,抵顶在阀体I的进气口 12处,并以密封垫34密封,当刹车的压缩空气由阀体I顶部的进气口 12进入后,当压缩空气对第三活塞4的压力大于第二弹簧9的顶力时,压缩空气推动第三活塞4向下移动,第三活塞4向下移动与第二活塞3的底面接触并密封住第二通气孔33,当压缩空气的推动力大于弹簧5的顶力时,第三活塞4继续下行推动第二活塞3向下移动,此时,第二活塞3的顶面脱离对进气口 12的密封;此时,压缩空气从进气口 12、第二活塞缸31和阀体I上侧面的出气口 13进入刹车控制系统。当刹车系统因漏气致气压降低时,当气压对第三活塞4的压力低于弹簧9的顶力时,第三活塞4在弹簧9的推顶下上行,脱离对第二活塞3的压触,同时,第二活塞3在弹簧5的推顶下上行并将进气口 12密封,刹车控制系统内的压缩空气从出气口 13、阀腔11和第一通气孔32进入第二活塞缸31,将第三活塞4推动上行,接触第三活塞4对第二通气孔33的密封。刹车控制系统内的压缩空气依次从出气口 13、阀腔11、第一通气孔32、第二活塞缸31、第二通气孔33、第一活塞缸21和第三通气孔22排出,此时,自动启动刹车系统的刹车功能。在驻刹时,当系统发生漏气时,本专利技术能自动启动自动刹车功能,防止“溜车”事故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刹车装置用的自动控制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是由阀体(1)、第一活塞(2)、第二活塞(3)、第三活塞(4)和弹簧(5)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装置用的自动控制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是由阀体(I)、第一活塞(2)、第二活塞(3 )、第三活塞(4)和弹簧(5 )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刹车装置用的自动控制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I)具有阀腔(11),阀体(I)的顶部具有进气口(12),阀体(I)的上侧面具有出气口(13),第一活塞(2)具有第一活塞缸(21),第二活塞(3)具有第二活塞缸(31),第一活塞(2)位于阀体(I)的阀腔(11)中并与阀腔(11)连接在一起,第二活塞(3)位于第一活塞(2)的第一活塞缸(21)中,第三活塞(4)位于第二活塞(3)第二活塞缸(31)中,第一活塞(2)与阀体(I)之间以第一密封圈(6)密封,第二活塞(3)与第一活塞(2)之间以第二密封圈(7)密封,第三活塞(4)与第二活塞(3 )之间以第三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小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