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行位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塑胶模具在模具在处理制品的内侧倒扣时,通常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将倒扣位做斜顶出镶件,这种方法在一般情况下不失为是一种方便简单的处理方式。但在遇到制品内部有很多骨位而没有足够的空间让斜顶镶件运动时。就不能让制品从模具中顺利顶出了。第二种方法是倒扣位强制脱模。这种方法也有很大的使用局限性。它一般用在制品材质韧高,如PP,TPE,PVC等塑,倒扣位置不大的情况下,一般在O. 3MM以下。所以在很多情况也不能使用。第三种方法是做内滑行位。利用开模力在开模的过程中让斜导柱拔动行位往模具中心滑行以达到倒扣脱模的目的。这种解决方案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配模难度也很大,所以也比较少用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能有效节省加工时间和制作成本,适用于制品内部倒扣脱模的塑胶模具行位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塑胶模具行位结构,包括有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之间形成一型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模上设有与所述型腔相连通的骨位,在所述动模上设有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胶模具行位结构,包括有定模(1)和动模(2),所述定模(1)和动模(2)之间形成一型腔(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模(1)上设有与所述型腔(3)相连通的骨位(4),在所述动模(2)上设有与制品一端内侧对应位置上设有直角倒扣位(5),在所述的直角倒扣位(5)设有活动镶件(6),在所述活动镶件(6)与直角倒扣位(5)相接触的外侧面和底面上分别设有能让活动镶件(6)在直角倒扣位(5)内转动的让位斜面(7),在所述动模(2)上设有开模时能推动所述活动镶件(6)转动从而使活动镶件(6)与制品分离的浮升顶压机构(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模具行位结构,包括有定模(I)和动模(2),所述定模(I)和动模(2)之间形成一型腔(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模(I)上设有与所述型腔(3)相连通的骨位(4),在所述动模(2)上设有与制品一端内侧对应位置上设有直角倒扣位(5),在所述的直角倒扣位(5)设有活动镶件(6),在所述活动镶件(6)与直角倒扣位(5)相接触的外侧面和底面上分别设有能让活动镶件(6)在直角倒扣位(5)内转动的让位斜面(7),在所述动模(2)上设有开模时能推动所述活动镶件(6)转动从而使活动镶件(6)与制品分离的浮升顶压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升顶压机构 (8)包括设置在所述动模(2)内并与直角倒扣位(5)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利群精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