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软硬组织修复与再生的生物医学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4981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医学材料,包括:生物相容性材料;以及载体,分布于该生物相容性材料的表面,其中该生物相容性材料与该载体两者均不带电荷、其中之一带电荷或两者均带电荷但为相异电性,其中该载体与该生物相容性材料的重量比为1∶100,000~1∶100,最优选为1∶10,000~1∶1,00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医学材料可作为牙科、骨科、伤口愈合或医学美容的用途及应用于各种软硬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软硬组织修复与再生的生物医学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医学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特别是涉及一种长效释放控制并可有效保护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医学材料。
技术介绍
目前,牙(骨)缺损修复医材主要以Cotton-Gauze-based(第一代)及例如β-磷酸三1丐(β-TCP)、轻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或胶原蛋白(collagen-based)等的第二代材料为主流,而现阶段牙缺损修复产品的国际大厂(例如Nobel Biocare、Straumann、Biomet 3i .Zimmer Dental、Dentsply Friadent)已进入第三代材料的研发,开发具有抗菌、抗发炎及活性治疗(active therapy)功能的产品,但上述产品仍会有填补物逆流及牙骨再生不良的情况发生,因此,如何有效包覆生物活性物 质及包覆材料如何产生有效成骨细胞结合生成反应(osteoblast migration and binding)是目前临床治疗上众所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目前已有开发生物医学载体内包含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医学材料,包括:生物相容性材料;以及载体,分布于该生物相容性材料的表面,其中该生物相容性材料与该载体两者均不带电荷、其中之一带电荷或两者均带电荷但为相异电性,其中该载体与该生物相容性材料的重量比为1∶100,000~1∶100。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07 TW 1001321961.一种生物医学材料,包括 生物相容性材料;以及 载体,分布于该生物相容性材料的表面,其中该生物相容性材料与该载体两者均不带电荷、其中之一带电荷或两者均带电荷但为相异电性,其中该载体与该生物相容性材料的重量比为I : 100,OOO I : 100。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医学材料,其中该载体与该生物相容性材料的重量比为I 10,000 I : 1,000。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医学材料,其中该生物相容性材料为多孔性生物相容性材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医学材料,其中该载体还包括分布于该多孔性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孔隙中或包覆于该多孔性生物相容性材料中。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医学材料,其中该生物相容性材料包括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β-磷酸三钙、α-磷酸三钙、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硫酸钙、骨水泥、明胶、胶原蛋白、聚乳酸-甘醇酸、聚己内酯多元醇或弹性蛋白。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医学材料,其中该载体由油脂所构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医学材料,其中该油脂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1,2- 二油酰氧基-3-三甲基氨基丙烷、2,3- 二油酰氧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磷脂酸、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3β-[Ν-(Ν',Ν' - 二甲基胺乙基)胺基甲酰基]胆固醇、双十六烷基磷酸盐或其衍生物。8.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佩宜温奕泓黄志杰李佩珊沈欣欣林溢泓吕居勋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