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复合颗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1930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用复合颗粒,所述医用复合颗粒由具有缓释功能的内核及包覆在内核外的外层组成,所述具有缓释功能的内核为由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为内部包覆有用于组织再生的生长因子和/或药物、营养物质的有机层;所述外层为由医用生物可降解无机盐组成的无机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医用复合颗粒,以医用生物可降解无机盐为外壳,保护了复合颗粒中的生长因子和/或药物,减少了纺丝溶液体系对这些具有诱导组织生长作用的活性成分的影响,如以磷酸钙为外层,磷酸钙表面吸附骨细胞,其分解出的活性物质有利于骨细胞分化,且磷酸钙在被破骨细胞分解的同时释放活性物质,避免活性物质在早期释放出来,优化了释放条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组织修复材料,具体涉及ー种医用复合颗粒
技术介绍
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人体组织修复存在以下问题,当周围组织具备较高的活性,大量细胞吸附于支架上。然而如果周围组织活性低,需采用生长因子疗法。生长因子疗法是指在细胞増殖和分化的位点提供生长因子。普遍认为直接注射生长因子无效,因为生长因子会很快的从这个位点扩散或被酶降解。因此必须解决生长因子的缓释问题,如分子生物学采用的各类基因转染技术(腺病毒、电击穿等);如电纺技术中采用的复合夹心结构等。将生长因子制备成高分子缓释颗粒,直接通过静电纺丝制备骨修复材料的话,静电纺丝过程会对高分子缓释颗粒发生部分溶解,从而破坏缓释效果。另外,电纺等エ艺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技术,经历了从单一成分的有机物支架,到加入钙类化合物制备微观仿生结构组织工程支架,并进ー步调整加入颗粒的微观结构使组织工程支架具有更强的诱导组织生长作用,如使用胶原与磷酸钙制备的复合颗粒(浙江大学唐睿康教授课题组)。该类复合颗粒同样存在静电纺丝过程会对胶原部分溶解,削弱了复合颗粒的诱导组织生长作用。因此,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可以同时解决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以及避免在后期纺丝加工过程中,起缓释作用的有机层受到破坏的医用复合颗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医用复合颗粒,所述医用复合颗粒中具有由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包裹的用于组织再生的生长因子和/或药物、营养物质,其作为ー个有机内核,因此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另一方面,有机内核外层包覆有无机盐外层,对有机内核在纺丝加工的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种医用复合颗粒,所述医用复合颗粒由具有缓释功能的内核(I)及包覆在内核外的外层(2)组成,所述具有缓释功能的内核(I)为由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为内部包覆有用于组织再生的生长因子和/或药物、营养物质的有机层;所述外层为由医用生物可降解无机盐组成的无机层。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所述医用复合颗粒的粒径范围优选为1(Γ 000μπι。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所述由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有机层为由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或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有机层。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所述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优选为由聚乳酸、聚こ醇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壳聚糖中一种或几种共聚得到的聚合物;所述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优选为胶原、明胶、硫酸软骨素或透明质酸。作为ー种可替代的方案,所述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有机层采用具有有机/无机插层结构的复合层进行代替。只要其可以实现控制生长因子或药物的缓释效果即可。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所述医用生物可降解无机盐优选为磷酸钙、硫酸钙、碳酸镁、氧化锌或生物玻璃。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所述组织再生的生长因子优选为骨形态生长蛋白BMP系列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生长分化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或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即所述有机层优选为内部包覆有骨形态生长蛋白BMP系列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生长分化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或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有机层。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所述药物优选为消炎类、脱敏类、内分泌调节类、促进皮肤再生类或促进骨再生类药物。即所述有机层优选为内部包覆有消炎类药物、脱敏类药物、内分泌调节类药物、促进皮肤再生类药物或促进骨再生类药物的有机层。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所述有机层的内部还优选包覆有促进组织再生的微量元素、营养蛋白或维生素。即所述有机层为内部包覆有促进组织再生的微量元素、营养蛋白或维生素的有机层。 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所述包覆于有机层内的用于组织再生的药物为药物微粒,所述药物微粒的形貌为均一的球状或不规则的颗粒状。所述的药物微粒可以使用溶剂挥发、吸附法、喷雾干燥法、机械研磨、超临界流体等相关技术制备。根据所添加的生长因子和药物的不同作用,所述的医用复合颗粒可以用于皮肤、神经导管、脑脊膜、软骨再生或骨再生领域。本技术所述的医用复合颗粒,可以与用于制备纳米工程支架的聚合物材料混合,然后通过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组织修复工程材料。其在制备过程中,复合颗粒本身所具有的缓释性能不会受到影响。因此,采用这种医用复合颗粒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的组织修复工程材料具有更好的组织再生修复能力。所述用于组织再生的生长因子和/或药物包裹于有机层的内部,因此受到有机层的保护,随着有机层的逐步降解,包覆于其中的生长因子和/或药物缓慢的释放出来,从而具有缓释的功能。这种有机层包覆的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材料,是ー种成熟的现有技术,其制备方法可以參考现有的文献。所述有机/无机插层结构的复合层,更具体地说,可以是ー种仿生活性微球。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所述具有插层结构微观尺度上类骨结构的仿生活性微球的具体制备方法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a、制备十二烷基磺酸钠含量为4 40禮,高分子材料含量为O. 01 5g/L的溶液,并添加O. l-10mg/ml的生长因子和/或药物、营养物质,调节pH值至10. 5,得到溶液A;b、制备硝酸钙含量为5 1000mM的硝酸钙溶液,调节pH值至10. 5,得到溶液B ;C、制备磷酸ニ氢钠含量为5 IOOOmM的磷酸ニ氢钠溶液,加入相对于磷酸ニ氢钠溶液体积O. 2^0. 5倍的异丙醇,调节pH值至10. 5,得到溶液C ;d、按体积比Α:Β=0. 5 2:1 B:C=O. 5 1:1的用量,将溶液B加入溶液A中,搅拌均匀后,缓慢滴加溶液C,溶液C的加入速度为O. 5^2ml/min,滴加过程中搅拌转速控制为40(T800rpm,直至不再产生沉淀,所述沉淀即为具有插层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颗粒。所述的医用复合颗粒,是通过単独由高分子材料制备的聚合物颗粒或仿生活性微球在医用生物可降解无机盐溶液中进行自组装得到的。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所述医用生物可降解无机盐的溶液为由1(T200 mM的无机盐、5 200mM的沉淀剂、f IOOmM的沉淀形貌调整剂及有机溶剂组成的混合水溶液;所述无机盐为氯化钙、硝酸锌、硝酸钙、氯化镁镁、硫酸钙或正硅酸こ酯;所述沉淀剂为磷酸氢ニ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或盐酸;所述沉淀形貌调整剂为氯化镁等盐类、界面活性剤或络合剂; 所述有机溶剂为醇类溶剂。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所述医用复合颗粒,可以按如下方法A、B或C制备方法A:将包覆有生长因子和/或药物的有机内核放入含有摩尔浓度为10(T700mM的氯化 钠、l(T25mM的氯化钙,riOmM的磷酸氢ニ钠、l(T40mM的碳酸氢钠、5 15mM的氯化镁,及含有占总混合溶液体积2(Γ30%的异丙醇、こ醇的混合水溶液中,静置24小时,在有机内核的表面上形成一层磷酸钙外壳,得到所述医用复合颗粒。硫酸钙、碳酸镁的外壳可參考此法制备。方法B 将包覆有生长因子和/或药物的有机内核放入含有摩尔浓度为f 15mM的氢氧化钠,KTlOOmM的硝酸锌こ醇溶液,质量浓度l 10g/L的聚こ烯吡咯烷酮的正己醇溶剂中,低速磁力搅拌20小时,并控制温度为40°C。有机内核表面覆盖ー层均匀的氧化锌薄膜,得到所述医用复合颗粒。方法C 将适量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得到质量浓度为5 50g/L的溶液,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长链季铵盐类、环氧こ烯类等表面活性剂;添加包覆有生长因子和/或药物的有机内核并使其终浓度为5 20g/L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复合颗粒由具有缓释功能的内核(1)及包覆在内核外的外层(2)组成,所述具有缓释功能的内核(1)为由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为内部包覆有用于组织再生的生长因子、药物和/或营养物质的有机层;所述外层为由医用生物可降解无机盐组成的无机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复合颗粒由具有缓释功能的内核(I)及包覆在内核外的外层(2)组成,所述具有缓释功能的内核(I)为由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为内部包覆有用于组织再生的生长因子、药物和/或营养物质的有机层;所述外层为由医用生物可降解无机盐组成的无机层。2.如权利要求I所述医用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复合颗粒的粒径范围为10 1000 u mD3.如权利要求I所述医用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有机层为由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或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有机层。4.如权利要求I所述医用复合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有机层采用具有有机/无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帅徐弢袁玉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