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促进骨缺损修复的可降解三维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4980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0:23
促进骨缺损修复的可降解三维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纳米纤维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是将可降解、无免疫源性,但不能诱导成骨的生物材料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水溶性好,可促进支架更快降解的聚氧乙烯(PEO)和具有骨传导能力但需要一定载体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nHA)结合起来,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得到直径为纳米级的电纺纤维薄膜,通过裁剪和折叠最终得到多层棒状可降解三维支架材料。经动物实验证实该支架生物相容性好,降解速度适宜,可实现大尺寸骨缺损的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属于组织工程

技术介绍
骨是一种令人讶异而又真实的纳米复合体,是一种复杂的高度分化的结缔组织。 它不仅为机体提供机械支撑,也是机体各种矿物质的源泉,尤其是钙和磷。骨是一种动态组织的代表,拥有独特的自我再生和重塑能力,在人的一生中骨可以生长到一定的长度而没有任何伤疤产生。虽然骨有再生和重塑能力,但是其再生能力仅在缺损部位很小时发挥作用,大尺寸的骨重建仍然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难题。当缺损非常大,骨不能自愈,那么就需要骨移植物来帮助修复骨功能。临床上治疗骨缺损的方法主要是骨移植,包括自体骨移植、 同源异体骨移植、异种骨移植,但是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O自体骨移植被视为治疗骨缺损的金标准,原则上包括骨再生所需的所有关键因素一种骨引导性的支架,骨诱导性和血管化的生长因子,成骨潜能的细胞。然而,骨移植物移植在临床中的应用体现出一些极大的不便。首先自体骨移植需要从患者非负荷区域(尤其是容易获取部位如髂骨嵴)收集供体骨,移植到缺损部位,成功率虽有提高,但是自体骨移植获取的移植物远不能满足骨移植的需求。此外,患者自身所能提供给受损部位的替代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促进骨缺损修复的可降解三维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选取生物材料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水溶性可促进支架降解的聚氧乙烯PEO和具有骨传导能力但需要载体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nHA为原料,在三氟乙醇TFE溶剂中分别溶解PHBV、PEO和nHA,将PHBV、PEO溶液和nHA溶液充分混合得到PHBV?PEO?nHA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PHBV/PEO?nHA复合纳米纤维膜,然后通过裁剪和折叠得到多层棒状三维支架,用做大尺寸骨缺损修复的植入材料;其中,PHBV、PEO、nHA的比例为:6:4:1~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骨缺损修复的可降解三维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选取生物材料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水溶性可促进支架降解的聚氧乙烯PEO和具有骨传导能力但需要载体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nHA为原料,在三氟乙醇TFE溶剂中分别溶解PHBV、PEO和nHA,将PHBV、PEO溶液和nHA溶液充分混合得到PHBV-PE0_nHA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PHBV/PEO-nHA复合纳米纤维膜,然后通过裁剪和折叠得到多层棒状三维支架,用做大尺寸骨缺损修复的植入材料;其中,PHBV、PE0、nHA的比例为6:4:1 1. 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促进骨缺损修复的可降解三维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BV/PEO-nHA静电纺丝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最佳掺杂比为PHBV:PE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宁平吕兰欣张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