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由创伤、肿瘤、感染、病理等因素造成的骨组织缺损是临床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其修复的方法有自体骨移植修复,异体、异种骨移植修复和金属合金、高分子聚合物等各种人工骨替代材料移植修复。然而,自体骨供应来源有限,异体、异种骨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和疾病感染的风险;而医学领域长期以来广泛使用的金属、有机高分子等生物医学材料,其成分和自然骨完全不一样,用来作为骨的替代材料或填补骨缺损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和人体适应性尚不能令人满意。天然骨是由低结晶度纳米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蛋白多糖等有机基质巧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无机-有机复合材料。近年来,骨缺损修复研究最早尝试的是骨材料的成分仿生,由于羟基磷灰石(HA)与骨的无机相化学成分相近而被广泛应用于骨替代材料。但是在骨修复中,单纯由羟基磷灰石(HA)构建的材料,存在脆性大、较难成型等问题,限制了它在负重骨修复和替代领域的应用。随着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国内外研究者将焦点转移到羟基磷灰石(HA)与其它生物材料的结合上如(I)HA与天然生物材料的复合(2)HA与非天然生物材料的复合(3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机/有机双相纳米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原位仿生法和纳米自组装技术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以壳聚糖、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为有机基质,可溶性钙盐和可溶性磷酸盐为无机相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前驱体,模仿生物矿化采取有机大分子调控无机相生长的方式,在有机基质上原位成核结晶制备无机/有机双相纳米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骨组织工程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有机双相纳米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原位仿生法和纳米自组装技术制备骨组织工程支架;以壳聚糖、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为有机基质,可溶性钙盐和可溶性磷酸盐为无机相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前驱体,模仿生物矿化采取有机大分子调控无机相生长的方式,在有机基质上原位成核结晶制备无机/有机双相纳米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一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骨组织工程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机/有机双相纳米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壳聚糖溶解于乙酸溶液,硫酸软骨素和透明质酸溶解于去离子水;(2)缓慢将硫酸软骨素和透明质酸的混合溶液加入壳聚糖的乙酸溶液;随后加入可溶性钙盐和可溶性磷酸盐溶液;(3)在步骤(2)的混合液中加入交联剂进行交联,注入模具,移至冰箱预冷冻,转入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冷冻干燥;(4)将步骤(3)的干燥样品置于醇碱溶液中进行原位结晶,再用去离子水反复浸洗至中性,冷藏后进行冷冻干燥,即得到无机/有机双相纳米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一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骨组织工程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有机双相纳米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硫酸软骨素O. I 1%透明质酸O. 05 O. 5%壳聚糖I 3%羟基磷灰石O. 5 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有机双相纳米复合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步骤的工艺参数如下(1)乙酸溶液的体积分数为I 2%;(2)可溶性钙盐溶液的浓度为1.5 3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帝,余其凤,张玉珏,张惠,张其清,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