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表面活性剂溶液浸泡处理离体动物的皮肤;(2)使用碱溶液浸泡处理步骤(1)的产物;(3)使用过氧化物溶液浸泡处理步骤(2)的产物;(4)使用辐照保护试剂溶液浸泡处理步骤(3)的产物;(5)使用缓冲液浸泡处理步骤(4)的产物;(6)将步骤(5)产物依次进行冷冻干燥和辐照灭菌,得到所述引导组织再生膜。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导组织再生膜可用于辅助骨再生和引导组织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引导组织再生(GTR)的概念在1982年由Nyman等首次提出,随后便引起了广大 学者的关注,被应用于多种软硬组织的修复与再生研宄中,如骨缺损、皮肤创伤和肌腱断裂 等。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膜的物理屏障功能,将缺损部位与周围组织相隔 离并支持一定的组织生存空间,阻止结缔组织、上皮细胞进入缺损区,从而使得组织修复再 生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牙种植中常用膜可根据其能否在体内被吸收、降解分为不可吸收性膜与可吸收性 膜。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可吸收性膜是目前GTR技术研宄较多的一类材料,此种材料的使 用中必须掌握好组织再生与材料降解吸收之间的关系。理想的可吸收性膜,能选择性地引 导组织再生,当这一过程完成时,膜性材料将被完全降解吸收。因此,可吸收性GTRM应具 备以下几个条件:①能选择性的引导细胞再生;②具有良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及细胞亲和 性;③具有良好的机械屏障作用,分隔不同细胞;④在被修复的组织面与膜之间能保持一 定空间(膜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和机械强度,防止塌陷);⑤膜的降解速率有可预测性,降解 时间与组织再生进程要协调;⑥膜降解过程不妨碍伤口的愈合,降解产物在有机体内无不 良反应;⑦无免疫原性;⑧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临床可操作性。不可吸收性膜为非生物降 解性材料,包括钛膜、聚四氟乙烯膜(e-PTFE)、微孔滤膜、纤维素膜,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前 二种引导膜材料,其中,钛膜由于表面光滑不利组织的附着,应用时既要有足够大小保证有 效的细胞屏障作用,又要让黏骨膜瓣与深部的缺损区有足够的接触面才能避免创口裂开, 且其使用后存在伤口裂开和膜暴露等常见并发症;聚四氟乙烯膜是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最早 采用的一种生物膜,它不可降解,不会引起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大量动物实验 与临床研宄证实e-PTFE膜具有柔韧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容易操作等优点,能够保证理 想的成骨效果,但因其不可吸收,e-PTFE生物膜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如黏膜裂 开、膜暴露、感染等。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常导致成骨失败,因此不可吸收膜在临床上使用得 越来越少,有被可吸收生物膜取代的趋势。 现有技术生产的天然膜材料在冻干福照后,天然的胶原蛋白会被大幅破坏,最终 导致撕裂力下降,降解速度加快,不能起到很好的屏障作用,无法分隔不同类型的细胞长 入,并且现有技术生产的天然膜材料添加大量脱脂、脱细胞试剂,对膜的破坏相对较大,往 往导致膜的部分性能的大幅降低。现有技术中也有用交联剂交联天然膜材料来提高产品撕 裂力和耐降解性能,但由于交联后的产品降解时间过长,不适用于在牙种植治疗方面的应 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表面活性剂溶液浸泡处理离体动物的皮肤,得到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的皮 肤; (2)使用碱溶液浸泡处理步骤(1)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的皮肤,得到碱溶液 处理后的真皮组织; (3)使用过氧化物溶液浸泡处理步骤(2)中所述碱溶液处理后的真皮组织,得到 过氧化物处理后的真皮组织; (4)使用辐照保护试剂溶液浸泡处理步骤(3)中所述过氧化物处理后的真皮组 织,得到辐照保护试剂溶液处理后的真皮组织; (5)使用缓冲液浸泡处理步骤(4)中所述辐照保护试剂溶液处理后的真皮组织, 得到缓冲液处理后的真皮组织; (6)将步骤(5)中所述缓冲液处理后的产物依次进行冷冻干燥和辐照灭菌,得到 所述引导组织再生膜。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辐照保护试剂为类黄酮类辐照保护剂;所述类 黄酮类辐照保护剂可为黄芩素、芹菜素、山奈酚、杨梅素、槲皮素或甘草素。 上述方法中,所述类黄酮类辐照保护剂为黄芩素。 上述方法中,所述辐照保护试剂溶液中,所述辐照保护试剂的质量分数为 0? 01-0. 5%〇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浸泡处理的温度为8-20°C ;所述浸泡处理的时 间为l_18h。 上述方法中, 所述步骤(1)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TritonX-100、Tween_8〇或Tween-40 ; 所述步骤(2)中,所述碱溶液为碱性化合物水溶液;所述碱性化合物为NaOH或 K0H ;所述碱性化合物具体为NaOH ; 所述步骤(3)中,所述过氧化物溶液为过氧化物水溶液;所述过氧化物为1120 2; 所述步骤(5)中,所述缓冲液为磷酸盐缓冲液。 上述方法中, 所述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0. 1-5% ; 所述碱性化合物水溶液中,所述碱性化合物的浓度为0. l_5mol/L ; 所述过氧化物水溶液中,所述H202的质量分数为1-5 % ; 所述缓冲液的pH值为5. 0-8. 0。 上述方法中, 所述步骤(1)中浸泡处理的温度为0_25°C ;所述浸泡处理的时间为20_48h ; 所述步骤⑵中浸泡处理的温度为0_25°C ;所述浸泡处理的时间为4_18h ; 所述步骤(3)中所述浸泡处理的时间为l_5h ; 所述步骤(5)中所述浸泡处理的时间为5_48h ; 所述步骤(6)中辐照的剂量为15_25KGy。 上述方法中,所述动物为家畜;所述家畜为牛或猪。 上述方法中,所述家畜为牛;所述牛为12个月以下的牛。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引导组织再生膜。 本专利技术的最后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引导组织再生膜在制备牙种植或辅助骨再生 或引导组织生长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引导组织再生膜采用了低毒性、无刺激性异味、残留可控和安全有 效的天然提取物类黄酮类试剂-黄芩素作为稳定有效的辐照保护剂,最大化降低了辐照过 程对产品固有蛋白结构的破坏,从而降低了辐照过程对产品撕裂力和降解速度的影响。通 过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引导组织再生膜可用于辅助骨再生和引导组织生长。【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引导组织再生膜的扫描电镜图。其中,图1A为未用辐照保护 剂处理得到的引导组织再生膜的扫描电镜图;图1B为用辐照保护剂处理得到的引导组织 再生膜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切片图。 图3为皮下植入引导组织再生膜后的体内降解图。 图4为动物实验植入材料后骨组织生长情况的组织切片。【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的黄芩素是陕西昊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分子式:C15H 1(i05。 下述实施例中的磷酸盐缓冲液的制备方法:称7. 9g NaCl、0. 2g KC1、0. 24g KH2P04 和1. 8g K2HP04,溶于800ml蒸馏水中,用HC1调节溶液的pH值至6. 8,最后加蒸馏水定容至 lL〇 实施例1、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 一、实验组1 1、选料:由专人从规范化管理的屠宰厂中收集新鲜的出生小牛(12个月以下)的 皮肤,尽量避免接触污染物,收集后立即冷冻储存; 2、预处理:将离体的皮肤解冻后对其充分清洗,并去除不适宜加工的部分,得到预 处理后的产品; 3、表面活性剂处理:使用质量分数为2%的TrironX-100水溶液浸泡预处理后的 产品,并振荡过夜(24h当前第1页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表面活性剂溶液浸泡处理离体动物的皮肤,得到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的皮肤;(2)使用碱溶液浸泡处理步骤(1)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的皮肤,得到碱溶液处理后的真皮组织;(3)使用过氧化物溶液浸泡处理步骤(2)中所述碱溶液处理后的真皮组织,得到过氧化物处理后的真皮组织;(4)使用辐照保护试剂溶液浸泡处理步骤(3)中所述过氧化物处理后的真皮组织,得到辐照保护试剂溶液处理后的真皮组织;(5)使用缓冲液浸泡处理步骤(4)中所述辐照保护试剂溶液处理后的真皮组织,得到缓冲液处理后的真皮组织;(6)将步骤(5)中所述缓冲液处理后的真皮组织依次进行冷冻干燥和辐照灭菌,得到所述引导组织再生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先昌,郭松,董佳桓,郭刚,聂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