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呃逆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487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呃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由炒党参、公丁香、柿蒂、代赭石、旋覆花、青皮、陈皮、炒枳壳、广木香和砂仁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炒党参12~18克,公丁香7~13克,柿蒂17~23克,代赭石17~23克,旋覆花7~13克,青皮12~18克,陈皮12~18克,炒枳壳12~18克,广木香7~13克,砂仁7~13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材药价低、易推广,所涉及的中草药均为常见中药,价格低廉,便于各地患者取用;配制方便;本中药针对呃逆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汤剂,特别是一种降呃逆的中药
技术介绍
呃逆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打嗝是因为膈肌痉挛收缩而引起的。它每次平稳地收缩,我们的肺部便吸入一口气;由于它是由脑部呼吸中枢控制,膈肌会有规律地活动, 我们的呼吸是可以完全自主运作的,我们也不需要时常记着怎样呼吸。打嗝时,横膈肌不由自主的收缩,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 虽然大部分打嗝现象都是短暂性的,但也有些人持续地打嗝。呃逆的原因有多种,一般病情不重,可自行消退。但也有些病例可持续较长时间,成为顽固性呃逆。这类打嗝目前西医临床上无法准确判断具体病因,亦无好的治疗方法,因此临床上建议采用中医治疗方法。目前,治疗呃逆的药品种类繁多,部分药品包含的中药成分多,药价高,不易于推广,如公开日为2011年12月28日,公开号为CN102293968A的一种预防和治疗呃逆病的中药,该预防和治疗呃逆病的中药以枇杷叶、旋覆花、黄连、柿蒂、陈皮、威灵仙、鸡内金、麦芽、 芦根、丁香、竹茹、白茅根、半夏、凤仙花、黄杨木和刀豆为活性原料,按一定的重量份数制成。该预防和治疗呃逆病的中药由16种中草药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呃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由炒党参、公丁香、柿蒂、代赭石、旋覆花、青皮、陈皮、炒枳壳、广木香和砂仁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炒党参12~18克,公丁香7~13克,柿蒂17~23克,代赭石17~23克,旋覆花7~13克,青皮12~18克,陈皮12~18克,炒枳壳12~18克,广木香7~13克,砂仁7~13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呃逆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由炒党参、公丁香、柿蒂、代赭石、旋覆花、青皮、陈皮、炒枳壳、广木香和砂仁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炒党参12 18克,公丁香7 13克,柿蒂17 23克,代赭石17 23克,旋覆花7 13克,青皮12 18克,陈皮12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林坤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龙翔街道卫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