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胃痛的中药方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4796 阅读:6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胃痛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由鸡血藤、肥玉竹、炙甘草、甘杞子、赤芍、炒白芍、元胡索、天花粉、煨葛根和麦冬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鸡血藤25~35克,肥玉竹10~14克,炙甘草4~8克,甘杞子10~14克,赤芍10~20克,炒白芍15~25克,元胡索10~14克,天花粉15~20克,煨葛根8~12克,麦冬10~14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材药价低、易推广,所涉及的中草药均为常见中药,价格低廉,便于各地患者取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制方便;本中药方剂针对咳嗽和痰湿壅肺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具有健脾、化痰和止咳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方剂,特别是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胃痛的中药方剂
技术介绍
胃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引起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兼见胃痛暴作,脘腹得温痛减, 遇寒则痛增,恶寒喜暖,口不渴,喜热饮,或伴恶寒,苔薄白,脉弦紧者,为寒邪犯胃;胃脘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嘈杂不舒,呕吐或矢气后痛减,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者,为饮食停滞; 胃脘胀满,脘痛连胁,嗳气频频,吞酸,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诱发,心烦易怒,喜太息, 苔薄白,脉弦者,为肝气犯胃;胃痛拒按,痛有定处,食后痛甚,或有呕血便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者,为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所致。目前,治疗胃痛的药物大多为西药或中成药,西药毒副作用大,治标不治本,中成药配制复杂。且少有专治气滞血瘀型胃痛的药。如公开日为2007年4月4日,公开号为 CN1939423A的元胡止痛分散片。该元胡止痛分散片的成分包括元胡止痛提取物、辅料;辅料包括崩解剂、填充剂、粘合剂、润滑剂、矫味剂,元胡止痛提取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延胡索(醋制)400-500、白芷180-260。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胃痛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由鸡血藤、肥玉竹、炙甘草、甘杞子、赤芍、炒白芍、元胡索、天花粉、煨葛根和麦冬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鸡血藤25~35克,肥玉竹10~14克,炙甘草4~8克,甘杞子10~14克,赤芍10~20克,炒白芍15~25克,元胡索10~14克,天花粉15~20克,煨葛根8~12克,麦冬10~14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胃痛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由鸡血藤、肥玉竹、炙甘草、甘杞子、赤芍、炒白芍、元胡索、天花粉、煨葛根和麦冬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鸡血藤25 35克,肥玉竹10 14克,炙甘草4 8克,甘杞子10 14克,赤芍10 20克,炒白芍15 25克,元胡索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林坤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龙翔街道卫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