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脾不舒引起胁痛的中药方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484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肝脾不舒引起胁痛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由炒当归、大生地、生麦芽、黑山栀、甘杞子、北沙参、赤芍、白芍、沉香、炒麦冬和川栋子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炒当归10~14克,大生地15~25克,生麦芽25~35克,黑山栀10~14克,甘杞子8~12克,北沙参10~14克,赤芍10~14克,白芍10~14克,沉香10~14克,炒麦冬8~12克,川栋子4~8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材药价低、易推广,所涉及的中草药均为常见中药,价格低廉,便于各地患者取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制方便;本中药方剂针对肝脾不舒引起的胁痛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方剂,特别是一种治疗肝脾不舒引起胁痛的中药方剂
技术介绍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古又称胁肋痛、季肋痛或胁下痛。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胁痛是肝胆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临床有许多病证都是依据胁痛来判断其为肝病或系与肝胆有关的疾病。胁肋为肝、胆经所过之处,所以,胁痛的产生主要责之于肝胆。此外,尚与脾、胃的病变有关。不论是气滞、瘀血、湿热等实邪闭阻胁肋部经脉,还是精血不足,胁肋部经脉失养,均可导致胁痛。胁痛的基本治则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恢复脏腑功能。对实证胁痛,据邪之不同而予或利湿解毒清热,或理气活血,祛瘀通络等祛除邪气法之主,则经络得以通畅。对虚证者,以扶正为主,阴阳气血俱充,阴平阳秘,气血调达,经络自得荣养。虚实并见者,据虚实之轻重、缓急,补泻兼施,或以补为主,补中有通,或以通为主,通中兼补。目前治疗胁痛的药物很多,但没有针对肝脾不舒引起的胁痛的特效药,配制复杂、 不方便。如公开日为2010年7月28日,公开号为CN101785848A的一种治疗胁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主要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陈皮I 120份、青皮I 100份、木香I 100份、郁金I 100份、枳实I 150份、枳壳I 100份、香附子I 120份、三棱I 50份、莪术I 50份、桃仁I 50份、红花I 50份、降香I 120份、沉香I 50份、苏合香I 120份、安息香I 100份、零陵香I 120份、大黄I 50份、当归I 100份、白芍I 120份、赤芍I 120份、丹参I 120份、瓜萎子I 120份、川弯I 120份、延胡索I 120份、姜黄I 100份、炙乳香I 50份、炙没药I 50份。该治疗胁痛的中药组合物采用的药材多,配制复杂。另外,公开日为2012年3月14日,公开号为 CN10237076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右胁痛的中药散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散剂小茴香25 35份,枳壳10 20份,川楝子10 20份。该治疗右胁痛的中药散剂工艺复杂,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疗程短、药效显著、药价低、易于推广,且治愈率高的治疗肝脾不舒引起胁痛的中药方剂。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治疗肝脾不舒引起胁痛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由炒当归、大生地、生麦芽、黑山桅、甘杞子、北沙参、赤芍、白芍、沉香、炒麦冬和川栋子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炒当归10 14克,大生地15 25克,生麦芽25 35克,黑山桅10 14克,甘杞子8 12克,北沙参10 14克,赤芍10 14 克,白芍10 14克,沉香10 14克,炒麦冬8 12克,川栋子4 8克。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各成分的重量为炒当归12克,大生地20克,生麦芽30克, 黑山桅12克,甘杞子10克,北沙参12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沉香12克,炒麦冬10克,川栋子6克。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本专利技术主治肝脾不舒引起的胁痛。本专利技术的配制工艺将炒当归、大生地、生麦芽、黑山桅、甘杞子、北沙参、赤芍、白芍、沉香、炒麦冬和川栋子用清水文火慢熬,待药剂熬熟后去渣得到药汁。用法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200ml。本专利技术中,各中草药的性能作用如下。炒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大生地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升津。生麦芽性平,味甘。归脾、胃、肝经。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黑山桅性寒,味苦。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甘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肺经。养肝,滋肾,润肺。北沙参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赤芍性微寒,味苦。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白芍性微寒,味苦、酸、甘。归肝、脾经。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沉香性温,味辛、苦。归脾、胃、肾、肺经。降气温中,暖肾纳气。炒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川栋子性寒,味苦。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舒肝行气止痛,驱虫。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材药价低、易推广,该药方由十一味中草药组成,所涉及的中草药均为常见中药,价格低廉,便于各地患者取用;本专利技术配制方便;本中药方剂针对肝脾不舒引起的胁痛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I。本实施例中治疗肝脾不舒引起胁痛的中药方剂由炒当归12克,大生地20克,生麦芽30克,黑山桅12克,甘杞子10克,北沙参12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沉香12克,炒麦冬10克,川栋子6克组成。将炒当归12克,大生地20克,生麦芽30克,黑山桅12克,甘杞子10克,北沙参12 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沉香12克,炒麦冬10克,川栋子6克制成药剂。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200ml。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方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药价低、易推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方7天一个疗程,一般需要治疗I 2个月,治愈率高达90%。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方针对不同的胁痛病症,用药量略有不同,药材略有增减。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治疗肝脾不舒引起胁痛的中药方剂由炒当归13克,大生地22克,生麦芽28克,黑山桅11克,甘杞子9克,北沙参13克,赤芍11克,白芍13克,沉香13克,炒麦冬9克,川栋子7克组成。将炒当归13克,大生地22克,生麦芽28克,黑山桅11克,甘杞子9克,北沙参13克,赤芍11克,白芍13克,沉香13克,炒麦冬9克,川栋子7克制成药剂。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200ml。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方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药价低、易推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方7天一个疗程,一般需要治疗I 2. 5个月,治愈率高达80% 90%。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方针对不同的胁痛病症,用药量略有不同,药材略有增减。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治疗肝脾不舒引起胁痛的中药方剂由炒当归11克,大生地18克,生麦芽32克,黑山桅13克,甘杞子11克,北沙参11克,赤芍13克,白芍11克,沉香11克,炒麦冬11克,川栋子5克组成。将炒当归11克,大生地18克,生麦芽32克,黑山桅13克,甘杞子11克,北沙参11 克,赤芍13克,白芍11克,沉香11克,炒麦冬11克,川栋子5克制成药剂。每日取该药方一剂,煎服2次,成人每次200ml。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方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药价低、易推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方7天一个疗程,一般需要治疗I 2. 5个月,治愈率高达80% 90%。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药方针对不同的胁痛病症,用药量略有不同,药材略有增减。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治疗肝脾不舒引起胁痛的中药方剂由炒当归13. 9克,大生地24克,生麦芽26克,黑山桅10. I克,甘杞子8. I克,北沙参13. 9克,赤芍10. I克,白芍13. 9克,沉香13. 9克,炒麦冬8. I克,川栋子7. 9克组成。将炒当归13. 9克,大生地24克,生麦芽26克,黑山桅10. I克,甘杞子8. I克,北沙参13. 9克,赤芍10. I克,白芍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肝脾不舒引起胁痛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由炒当归、大生地、生麦芽、黑山栀、甘杞子、北沙参、赤芍、白芍、沉香、炒麦冬和川栋子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炒当归10~14克,大生地15~25克,生麦芽25~35克,黑山栀10~14克,甘杞子8~12克,北沙参10~14克,赤芍10~14克,白芍10~14克,沉香10~14克,炒麦冬8~12克,川栋子4~8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肝脾不舒引起胁痛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由炒当归、大生地、生麦芽、黑山桅、甘杞子、北沙参、赤芍、白芍、沉香、炒麦冬和川栋子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炒当归10 14克,大生地15 25克,生麦芽25 35克,黑山桅10 14克,甘杞子8 12克,北沙参10 14克,赤芍10 14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林坤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龙翔街道卫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