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方剂,特别是一种治疗肺肾阴虚造成失音的中药方剂。
技术介绍
失音(aphonia)是指神清而声音撕哑,甚至不能发出声音的症状。中药称“暴喑”。 多由风寒或风热火毒等邪犯喉,肾阴虚、肺虚气弱,或神情失调、气机呆滞等所致。常见于喉喑、喉癣、气厥、喉息肉、白喉、子喑等病中。失音有暴喑和久喑之别。暴喑多属外感,猝然起病。由于风寒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气不能宣散;或感受燥热之邪,熏灼津液;或嗜食肥甘厚味、饮酒吸烟,而致痰热内生,肺失清肃,皆可使声音不出。久喑多属内伤,缓慢起病,多由久病体虚,肺燥津伤,或肺肾阴虚,精气内夺,声道燥涩而致。功能性失音(声)多见于情绪激动,如过度的紧张或极度悲恸后发生突然失声,说不出话来。过去认为功能性失声由精神因素引起,常用强刺激、针灸或心理暗示等方法治疗。有学者认为,功能性失声可用发音法矫正,通过改变患者的发音条件反射帮助其恢复。引起失音的原因很多,目前治疗失音的药物少有针对肺肾阴虚引起的失音的中药。大多数治疗失音的中药工艺复杂,制作不方便,而且药价昂贵。如公开日为2008年I月 30日,公开号为CN101112521A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肺肾阴虚造成失音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由北沙参、海蛤散、生地、五味子、麦门冬、元参、炒知母、淮山药、焙丹皮、天花粉和生甘草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北沙参10~14克,海蛤散10~14克,生地13~17克,五味子4~8克,麦门冬13~17克,元参8~12克,炒知母8~12克,淮山药15~20克,焙丹皮8~12克,天花粉10~14克,生甘草3~8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肺肾阴虚造成失音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方剂由北沙参、海蛤散、生地、五味子、麦门冬、元参、炒知母、淮山药、焙丹皮、天花粉和生甘草组成,各成分的重量为北沙参10 14克,海蛤散10 14克,生地13 17克,五味子4 8克,麦门冬13 17克,元参8 12克,炒知母8 12克,淮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林坤,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龙翔街道卫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