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糖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051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糖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用知母,人参,黄柏,天花粉,生地黄,玄参,麦冬,黄芪,地骨皮,北沙参,石斛,玉竹,五味子,女贞子,枸杞子,山药,鸡内金,葛根等中药制成的药物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血糖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用知母,人参,黄柏,天花粉,生地黄,玄参,麦冬,黄芪,地骨皮,北沙参,石斛,玉竹,五味子,女贞子,枸杞子,山药,鸡内金,葛根等中药制成的药物制剂。
技术介绍
中医的消渴病,现代医学称之为糖尿病;其病因多缘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多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其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燥热甚则阴愈虚而气亦耗,阴愈虚则燥热弥甚且无以化气,互为因果,而致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病变主要涉及肺、胃(脾)、肾等脏腑。<医门法律>日“消渴之患,常始于微,而成于著;始于胃,而极于肺肾。”燥热在胃(脾),则消谷善饥;脾阴困耗,津液失布,不能升清,燥热及肺,治节失司,不能化气布津,则口渴多饮;燥热阴虚,久则及肾,故腰膝酸软;气化失常,关门不利,精微下注则尿频量多,混浊而味甜。正如<医门法律>所谓“肾者胃之关,……关门不闭,则水无底止,而为消渴”。阴亏燥热,肠道失润,则大便秘结;燥热日甚而耗气,阴津亏虚则无以化气,故见倦怠乏,自汗出。舌红少津,苔薄白或黄,或少苔,脉沉细或细数无力,皆为燥热阴虚,气阴不足之象。针对本病阴虚燥热,气阴两虚之病机特点,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热者寒之”、“燥者润之”的原则,而立清热润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之法。清热润燥以治其标,益气养阴以治其本,标本兼治,使燥热清,气阴复,津液生,则消渴平。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市场上也出现一些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但现有药物有些属于治标不治本,有些使用价格昂贵的成分,有些在应用过程中由于疗效不确切而中断使用。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研制一种降糖的纯中药制剂,其以知母、人参为君药,清热润燥,益气生津;以黄柏、天花粉、生地黄、玄参、麦冬、黄芪六味为臣药,增君药之清热润燥,益气生津之功,清中有补,标本同治;以地骨皮、北沙参、石斛、玉竹、五味子、女贞子、枸杞子、山药、鸡内金等九味为佐药,协君臣之力,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使以葛根,升举脾胃清阳之气,敷布津液,以溉五脏;诸药合用,共同组成益气益阴,清热润燥,生津止渴之方剂。本专利技术精选十八味地道名贵中药材,经净选、烘干、粗粉后,直接置于BFM-6型粉碎机中进行精密混合粉碎,得原生药材的超细微粉,装入胶囊,即得。它的最大特点是成品全部是原汗原味的天然药物,不经提取,使人体能最大限度地直接吸收大自然的精华。所制得的微粉颗粒,95%以上均可通过200目筛,胶囊装量均匀,成品质量稳定。本专利技术采用微粉技术,大大提高了机体对药物的吸收与利用,节省了大量药材资源,符合高效、节能、环保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服用方便、作用平稳、疗效确切、剂型稳定、质量可控,且无毒副作用的纯中药制剂,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糖中药制剂,该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知母 19-76g人参6-24g 黄柏15-60g天花粉12-50g生地黄10-40g玄参7-30g 麦冬7-30g 黄芪12-50g地骨皮19-76g北沙参7-30g 石斛10-40g玉竹12-50g五味子6-24g 女贞子10-40g 枸杞子7-30g 山药12-50g鸡内金19-76g葛根7-30g优选的是知母 28-50g人参9-16g 黄柏28-50g天花粉18-33g生地黄14-25g玄参11-20g麦冬11-20g黄芪18-33g地骨皮28-50g北沙参11-20g 石斛14-25g玉竹18-33g五味子9-16g 女贞子14-25g 枸杞子11-20g 山药18-33g鸡内金28-50g葛根11-20g最优选的是知母38.1g 人参12.7g 黄柏31.8g 天花粉25.4g生地黄19.1g 玄参15.2g 麦冬15.2g 黄芪25.4g 地骨皮38.1g北沙参15.2g 石斛19.1g 玉竹25.4g五味子12.7g女贞子19.1g 枸杞子15.2g 山药25.4g鸡内金31.8g葛根15.2g以上组成中,各味药的重量是以生药计算的,上述配方组成可制成药物制剂500-1000剂。所述1剂指,制成的成品药物制剂,如制成胶囊制剂500-1000粒,片剂500-1000片,颗粒剂500-1000g,口服液500-1000ml,膏剂500-1000g等。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kg为单位,或以t(吨)为单位;小规模制剂也可以以g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药效基本不变。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是通过将上述配方组成的中药原料药材经过提取或其他方式加工,制成药物活性物质,随后,以该物质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的。所述活性物质可以通过分别粉碎或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共同粉碎或提取中药原料药材得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如通过粉碎、压榨、研磨、过筛、渗漉、萃取、水提、醇提、酯提、层析等方法得到、这些活性物质可以是粉末形式或浸膏形式的物质,可以是干浸膏也可以是流浸膏,根据制剂的不同需要决定制成不同的浓度。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制备药物活性物质的方法是以上十八味,低温烘干(60-70℃),粉碎成粗粉,加入聚山梨酯80(吐温80)2ml,粉碎成微粉(过200目筛),该微粉即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微粉是采用超细粉碎技术处理的,所述超细粉碎技术是常规技术,使用超细粉碎设备如气流粉碎机,研磨混练机,进行粉碎。粉碎的粒度以能过200目筛为标准,粒度越小越好。粉碎时必要时可以加入助剂如土温类,司盘类,十二烷基磺酸钠等物质,助剂的加入有利于粉末的分散。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剂,优选的是单位剂量的药物制剂形式,在制成药物制剂时可以制成任何可药用的剂型,这些剂型选自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溶液剂、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霜剂、喷雾剂、贴剂。优选的是口服制剂形式,最佳优选的是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剂,根据需要可以加入一些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可以采用制剂学常规技术制备该药物制剂,如将药物活性物质与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混合。所述药物可接受的的载体选自甘露醇、山梨醇、山梨酸或钾盐、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氮酮、EDTA二钠、EDTA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旋糖苷、甘氨酸、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丙二醇、乙醇、土温60-80、司班-80、蜂蜡、羊毛脂、液体石蜡、十六醇、没食子酸酯类、琼脂、三乙醇胺、碱性氨基酸、尿素、尿囊素、碳酸钙、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糖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知母19-76g人参6-24g黄柏15-60g天花粉12-50g生地黄10-40g玄参7-30g麦冬7-30g黄芪12-50g地骨皮19 -76g北沙参7-30g石斛10-40g玉竹12-50g五味子6-24g女贞子10-40g枸杞子7-30g山药12-50g鸡内金19-76g葛根7-30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糖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知母19-76g 人参6-24g 黄柏15-60g天花粉12-50g生地黄10-40g 玄参7-30g 麦冬7-30g 黄芪12-50g地骨皮19-76g 北沙参7-30g石斛10-40g玉竹12-50g五味子6-24g女贞子10-40g 枸杞子7-30g 山药12-50g鸡内金19-76g 葛根7-30g。2.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知母28-50g 人参9-16g 黄柏28-50g 天花粉18-33g生地黄14-25g 玄参11-20g 麦冬11-20g 黄芪18-33g地骨皮28-50g 北沙参11-20g石斛14-25g 玉竹18-33g五味子9-16g女贞子14-25g枸杞子11-20g山药18-33g鸡内金28-50g 葛根11-20g。3.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000个剂量单位由以下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知母38.1g 人参12.7g 黄柏31.8g 天花粉25.4g生地黄19.1g玄参15.2g 麦冬15.2g 黄芪25.4g地骨皮38.1g北沙参1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刘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诚年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