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型豆豉直投式发酵菌剂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3712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阐述了一种细菌型豆豉直投式发酵菌剂的制作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马铃薯液体培养基对枯草芽胞杆菌枯草亚种在38℃~42℃通气或搅拌培养72h~84h制备富含芽胞的发酵液,再加入终浓度为6~10%的由海藻糖和脱脂牛乳组成的复合干燥保护剂,于进口温度130℃~160℃、出口温度为55℃~65℃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以铝箔袋真空包装,即可制成微胶囊化的细菌型豆豉直投式发酵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以喷雾干燥方法生产高活力发酵菌剂,较冷冻干燥方法更利于规模化生产,能耗更低;菌剂活菌数多,常温保藏5年仍保持90%活菌,可用于工业化生产或家庭自制细菌型豆豉,简化了发酵工艺,可实现传统细菌型豆豉制作的标准化,保证其质量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豆豉始创于中国,原名“幽菽”,据《中国化学史》解释“幽菽”是大豆煮熟后,经过幽 闭发酵而成的意思,后更名为豉。我国的豆豉可分为霉菌型豆豉和细菌型豆豉两大类。细 菌型豆豉是利用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在较高温度下,繁殖于蒸熟大豆上,借助其 较强的蛋白酶生产出风味独特的食品,其最大特点是产生粘性物质,并可拉丝。中国豆豉在 中医药学上是一味中药,也是一种传统的发酵大豆食品,被我国卫生部定为第一批药食兼 用品种。豆豉在发酵过程中营养素获得了有效释放,游离异黄酮、胨、多肽、氨基酸、矿物质 和维生素等大大提高,较大豆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现代研究表明豆豉存在豆豉纤溶酶,对 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凝血酶、胰激肽释放酶等凝血和纤溶因子具有激活、降解和失活 等多种作用,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明显的降解血栓纤维蛋白的能力,还可通过激活血纤维 蛋白酶原间接溶解纤维蛋白。与日本纳豆相似,具有降血压、防治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多种保健作用。豆豉以其特殊的风味、丰富的品种、独特的营养保健作用,在国际市场上曾具有极 高的声誉。然而,许多豆豉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菌型豆豉直投式发酵菌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为:无菌操作挑取4℃冰箱马铃薯斜面保藏的枯草芽胞杆菌枯草亚种菌苔1环,接入100mL/250mL三角瓶的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于38℃~42℃、120r/min~140r/min摇床培养16h~24h作为初级种子液,接入1L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于38℃~42℃培养16h~24h作为次级种子液,按此操作逐级扩大培养作为种子液,然后接入马铃薯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38℃~42℃通气或搅拌培养72h~84h即为发酵液,在发酵液中加入终浓度为6~10%的由海藻糖糖粉和脱脂牛乳乳粉按照1∶1~5组成的复合干燥保护剂,搅拌溶解,然后利用喷雾干燥机在进口温度130℃~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远韦锦
申请(专利权)人:韩山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