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堆肥促腐细菌复合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6472 阅读:5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肥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堆肥菌剂的活性成分为CFU配比为(3~5):(1~2):(1~2):(1~2):(1~2)的热纤梭菌、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台湾假黄单胞菌、土壤短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菌剂中各菌株能良好共生,且在微好氧共培养条件下,可按比例有规律的增殖,高效分解木质纤维素。菌剂菌剂制造过程因共培养,其制造过程简单,分解功能稳定,保质期长。实验证明,使用该菌剂发酵堆肥,无需大量通气、节省能源,减少氮素损失;可提前完全腐熟,提高肥料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堆肥促腐细菌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堆肥菌剂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高温堆肥促腐细菌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堆肥化是自然界有机物分解,促进元素循环的重要环节,而随着生产集约化成都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废弃物集中越加严重的背景下,堆肥化技术是处理有机废弃物减轻环境压力和制造有机肥的重要途径。堆肥化过程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分解的有机物全部分解,进入安全状态,部分元素矿化成为植物养分的过程。其过程可分为:糖类、淀粉、脂肪、蛋白等易分解物分解产热而升温阶段,伴随纤维素、半纤维素分解而持续产热的高温发酵阶段,以及剩余分解物继续分解和木质纤维素中脱落的木质素单元重新组合形成腐殖质的后熟阶段,这三个过程。其中第一阶段短暂,第二阶段是时间较长且堆肥化物质变化剧烈的关键阶段,第三阶段是相对温和的必经阶段,因此堆肥化进程的关键是第二阶段的长短。作为堆肥化进程的促进手段,堆肥发酵菌剂的使用,越来越收到关注。但对堆肥化过程机理的理解不足和菌剂制造、使用技术的合理程度不同,其使用效果千差万别,其主要问题在于:①有些菌剂片面关注升温效果,选用分解易分解物的中温微生物类作菌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堆肥菌剂,其活性成分为热纤梭菌(Clostridium?thermocellum)、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Geobacillus?thermophilus)、台湾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taiwanensis)、土壤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agri)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所述热纤梭菌(Clostridium?thermocellum)、所述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Geobacillus?thermophilus)、所述台湾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taiwanensis)、所述土壤短芽孢杆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肥菌剂,其活性成分为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Geobacillus thermophilus)、台湾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taiwanensis)、土壤短芽抱杆菌(Brevibacillus agri)和地衣芽抱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 所述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所述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Geobacillusthermophilus)、所述台湾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 taiwanensis)、所述土壤短芽抱杆菌(Brevibacillus agri)和所述地衣芽抱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 CFU 配比为(3 ~5): (1 ~2): (1 ~2): (1 ~2): (1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为如下(a)或(b): Ca)由秸杆粉和碳酸钙按照质量比为(8~9): (1~2)的比例混合而成; (b)由谷壳粉和碳酸钙粉按照质量比为(8~9): (1~2)的比例混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菌剂中,作为活性成分的所述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所述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Geobacillusthermophilus)、所述台湾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 taiwanensis)、所述土壤短芽抱杆菌(Brevibacillus agri)和所述地衣芽抱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总量为(5X IO8 ~5X IO10) cfu/g 所述菌剂。4.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培养作为所述活性成分的各菌株; (2)按照如下al) _a3)的条件将作为所述活性成分的各菌株和所述辅料混合,得到所述菌剂: al)在所述菌剂中,作为所述活性成分的所述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所述嗜热脂肪地芽胞杆菌(Geobacillus thermophilus)、所述台湾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 taiwanensis)、所述土壤短芽抱杆菌(Brevibacillus agri)和所述地衣芽抱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 CFU 配比为(3 ~5): (I ~2): (I ~2): (I ~2):(1 ~2); a2)为如下 a2_l)或 a2_2): a2-l)在所述菌剂中,作为所述辅料的所述秸杆粉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8~9):(1~2); a2-2)在所述菌剂中,作为所述辅料的所述稻壳粉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8~9):(1~2); a3)在所述菌剂中,作为活性成分的所述热纤梭菌(Clostridiu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宗均袁旭峰袁维强王小奎
申请(专利权)人:峨眉山绿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