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065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所述的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包括蓄电池的塑料壳体、电解液、极柱及隔膜,塑料壳体包括塑壳体和塑盖,其特征在于,极柱下端通过极耳与极组相连,极柱穿过塑盖孔,塑盖与塑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正负极柱上依次装配金属平垫片、弹簧垫片并用螺母紧固,所述的极柱与塑盖的接触部分为双内弧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有效,利用双内弧结构填充密封胶,其密封效果比密封圈等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更好,选用10~90°的弧度,适合各个型号方型电池的塑盖,应用范围广,排气阀主要在电池内压过高时自动打开排气,保证使用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
技术介绍
现在和将来,电能作为清洁 能源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范围,这种背景下蓄电池作为电能的储存单位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塑壳系列高功率氢镍密封蓄电池有许多优点1、塑壳绝缘性优良、壳体与极柱之间无电位差,所以使用更为安全可靠。2、塑壳加工工艺性好,适应规模生产,造价便宜。3、塑壳重量轻有利于提高电池重量比能量和重量比功率。但是,塑壳高功率氢镍密封蓄电池在产品设计中有许多技术关键需要解决,如对密封蓄电池而言,不仅要求电池有优良的电气性能,而且要求电池极柱不漏气、无爬碱现象,然而在碱性蓄电池中,由极柱向外爬碱现象是较难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密封效果好,有效防止极柱爬碱现象的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包括蓄电池的塑料壳体、电解液、极柱及隔膜,塑料壳体包括塑壳体和塑盖,其特征在于,极柱下端通过极耳与极组相连,极柱穿过塑盖孔,塑盖与塑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正负极柱上依次装配金属平垫片、弹簧垫片并用螺母紧固,所述的极柱与塑盖的接触部分为双内弧结构。所述的极柱与塑盖接触部分的双内弧结构的空隙内填充密封胶。双内弧结构为对称的两个弧形结构,加工方便。所述的双内弧结构的弧度为1(Γ90°。所述的塑盖上设置有排气阀。排气阀可选用目前常用的压力阀门。所述的排气阀通过扣合的方式与塑盖连接。扣合方式可优选用相互配合的燕尾槽扣合连接。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有效,利用双内弧结构填充密封胶,其密封效果比密封圈等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更好,选用10、0°的弧度,适合各个型号方型电池的塑盖,应用范围广,排气阀主要在电池内压过高时自动打开排气,保证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塑壳体;2、塑盖;3、极柱;4、金属垫片;5、螺母;6、双内弧结构;7、密封胶;8、排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的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包括蓄电池的塑料壳体、电解液、极柱3及隔膜,塑料壳体包括塑壳体I和塑盖2,极柱3下端通过极耳与极组相连,极柱3穿过塑盖孔,塑盖2与塑壳体I为一体式结构,正负极柱上依次装配金属平垫片4、弹簧垫片并用螺母5紧固,所述的极柱3与塑盖2的接触部分为双内弧结构6。所述的极柱与塑盖接触部分的双内弧结构6的空隙内填充密封胶7。所述的双内弧结构6的弧度为1(Γ90°。所述的塑盖2上设置有排气阀8。排气阀8可选用目 前常用的压力阀门。所述的排气阀8通过扣合的方式与塑盖2连接。扣合方式可优选用相互配合的燕尾槽扣合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包括蓄电池的塑料壳体、电解液、极柱及隔膜,塑料壳体包括塑壳体和塑盖,其特征在于,极柱下端通过极耳与极组相连,极柱穿过塑盖孔,塑盖与塑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正负极柱上依次装配金属平垫片、弹簧垫片并用螺母紧固,所述的极柱与塑盖的接触部分为双内弧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柱与塑盖接触部分的双内弧结构的空隙内填充密封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内弧结构的弧度为10 90°。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盖上设置有排气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阀通过扣合的方式与塑盖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所述的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包括蓄电池的塑料壳体、电解液、极柱及隔膜,塑料壳体包括塑壳体和塑盖,其特征在于,极柱下端通过极耳与极组相连,极柱穿过塑盖孔,塑盖与塑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正负极柱上依次装配金属平垫片、弹簧垫片并用螺母紧固,所述的极柱与塑盖的接触部分为双内弧结构。本技术设计合理、有效,利用双内弧结构填充密封胶,其密封效果比密封圈等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更好,选用10~90°的弧度,适合各个型号方型电池的塑盖,应用范围广,排气阀主要在电池内压过高时自动打开排气,保证使用安全。文档编号H01M2/06GK202797096SQ201220358740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永恒 申请人:淄博正大电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型塑壳密封蓄电池,包括蓄电池的塑料壳体、电解液、极柱及隔膜,塑料壳体包括塑壳体和塑盖,其特征在于,极柱下端通过极耳与极组相连,极柱穿过塑盖孔,塑盖与塑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正负极柱上依次装配金属平垫片、弹簧垫片并用螺母紧固,所述的极柱与塑盖的接触部分为双内弧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恒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正大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