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用惰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398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用惰齿轮,包括有齿轮体,齿轮体的环形外壁上分布有轮齿,轮齿表面设有硬质合金层;所述齿轮体中心孔的环形内壁上设有多道环形凹槽;所述齿轮体轮盘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凹槽,轮盘上分布有多个开孔,每个开孔分别连通于相应的凹槽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硬质合金层的设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磨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此外,轮盘的正面和背面的凹槽以及与凹槽相连通的开孔,减轻了齿轮的重量,使其在传动运转过程中的振动小,噪音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齿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机用惰齿轮
技术介绍
惰齿轮是电机内部常见的传动机械部件,可装配在发动机、水泵等其他机械设备中。现有的惰齿轮为实心结构,造成其在工作过程中振动较大,生大量的噪音,从而影响到发动机、水泵等其他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此外,已有技术中的惰齿轮存在易磨损的缺陷,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用惰齿轮,它在传动运转过程中的振动小,噪音小,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用惰齿轮,包括有齿轮体,齿轮体的环形外壁上分布有轮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齿表面设有硬质合金层;所述齿轮体中心孔的环形内壁上设有多道环形凹槽;所述齿轮体轮盘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凹槽,轮盘上分布有多个开孔,每个开孔分别连通于相应的凹槽之间。一种电机用惰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中均设有密封圈。本技术通过在环形凹槽中放置密封圈,在不影响惰齿轮与驱动过盈配合的前提下提高了密封性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硬质合金层的设置,提高了本技术的耐磨性,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此外,轮盘的正面和背面的凹槽以及与凹槽相连通的开孔,减轻了齿轮的重量,使其在传动运转过程中的振动小,噪音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电机用惰齿轮,包括有齿轮体1,齿轮体I的环形外壁上分布有轮齿2,轮齿2表面设有硬质合金层7 ;所述齿轮体I中心孔3的环形内壁上设有多道环形凹槽4 ;所述齿轮体轮盘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凹槽5,轮盘上分布有多个开孔6,每个开孔6分别连通于相应的凹槽5之间。环形凹槽4中均设有密封圈。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用惰齿轮,包括有齿轮体,齿轮体的环形外壁上分布有轮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齿表面设有硬质合金层;所述齿轮体中心孔的环形内壁上设有多道环形凹槽;所述齿轮体轮盘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凹槽,轮盘上分布有多个开孔,每个开孔分别连通于相应的凹槽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机用惰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中均设有密封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用惰齿轮,包括有齿轮体,齿轮体的环形外壁上分布有轮齿,轮齿表面设有硬质合金层;所述齿轮体中心孔的环形内壁上设有多道环形凹槽;所述齿轮体轮盘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凹槽,轮盘上分布有多个开孔,每个开孔分别连通于相应的凹槽之间。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硬质合金层的设置,提高了本技术的耐磨性,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此外,轮盘的正面和背面的凹槽以及与凹槽相连通的开孔,减轻了齿轮的重量,使其在传动运转过程中的振动小,噪音小。文档编号F16H55/14GK202790428SQ20122039720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李华胜, 李华兵, 周炎江 申请人:六安华邦机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用惰齿轮,包括有齿轮体,齿轮体的环形外壁上分布有轮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齿表面设有硬质合金层;所述齿轮体中心孔的环形内壁上设有多道环形凹槽;所述齿轮体轮盘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凹槽,轮盘上分布有多个开孔,每个开孔分别连通于相应的凹槽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胜李华兵周炎江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华邦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