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铝合金表面处理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松香水0.3-0.6、丁基萘磺酸钠1-2.3、聚乙烯苯磺酸1-1.7、羟基硬脂酸2.5-3、聚乙烯吡咯烷酮1-1.6、硫化钙0.2-0.5、硬酸酸锌0.7-2、聚二甲基硅氧烷0.8-1.7、1-羟乙基-2-油基咪唑啉0.6-1、季戊四醇3.2-4、N-羟甲基丙烯酰胺0.6-2、成膜助剂1-2、硅烷偶联剂KH56014-20、去离子水100-15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剂处理过程不产生沉渣,处理时间短,控制简便,无有害重金属离子,安全环保,可以形成一层稳定的膜,该膜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耐腐蚀性,对铝合金工件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铝合金表面处理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松香水0.3-0.6、丁基萘磺酸钠1-2.3、聚乙烯苯磺酸1-1.7、羟基硬脂酸2.5-3、聚乙烯吡咯烷酮1-1.6、硫化钙0.2-0.5、硬酸酸锌0.7-2、聚二甲基硅氧烷0.8-1.7、1-羟乙基-2-油基咪唑啉0.6-1、季戊四醇3.2-4、N-羟甲基丙烯酰胺0.6-2、成膜助剂1-2、硅烷偶联剂KH56014-20、去离子水100-150,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剂处理过程不产生沉渣,处理时间短,控制简便,无有害重金属离子,安全环保,可以形成一层稳定的膜,该膜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耐腐蚀性,对铝合金工件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表面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铝合金表面处理剂。 一种抗冲击铝合金表面处理剂
技术介绍
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很多,如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综合法。现在常 用的方法是阳极氧化法,通过电化学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形成转化膜,这种方法虽然可提高 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但是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差,转化膜层不够均匀、易脱落,耐磨性能没 有得到改善,而传统的磷酸盐转化和铬酸盐钝化表面处理技术虽然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但处理过程中排出的废液中含有锌、锰、镍、铬等重金属离子和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对环 境污染非常严重,而金属表面硅烷化处理技术由于不涉及危害环境的物质,生产工艺能耗 低、技术应用领域广泛,被认为有望取代磷酸盐转化处理和铬酸盐钝化处理,是金属表面单 独防护最新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抗冲击铝合金表面处理剂。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冲击铝合金表面处理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松香水0. 3-0. 6、丁基萘磺酸钠1-2. 3、聚乙烯苯磺酸1-1. 7、羟基硬脂酸2. 5-3、聚乙 烯吡咯烷酮1-1. 6、硫化钙0. 2-0. 5、硬酸酸锌0. 7-2、聚二甲基硅氧烷0. 8-1. 7、1-羟乙 基-2-油基咪唑啉0. 6-1、季戊四醇3. 2-4、N-羟甲基丙烯酰胺0. 6-2、成膜助剂1-2、硅烷 偶联剂KH560 14-20、去离子水100-150; 所述的成膜助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硅丙乳液30-40、亚麻籽胶2-3、聚六亚甲基胍0. 3-0. 5、甘油聚氧乙烯醚椰油酸酯 0. 5-1、偏钒酸铵0. 1-0. 2、钨酸钾0. 1-0. 2、沙棘油0. 4-1、去离子水60-80 ; 将钨酸钾与偏钒酸铵混合,加入到10-20倍的去离子水中,在70-80°C下搅拌加热4-10 分钟,加入亚麻籽胶,搅拌至常温,得凝胶; 将聚六亚甲基胍加入到硅丙乳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凝胶,滴加沙棘油,滴加完毕 后,50-60°C下保温静置3-5分钟,加入剩余各原料,200-300转/分搅拌分散20-30分钟,即 得所述成膜助剂。 -种抗冲击铝合金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硫化钙与羟基硬脂酸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在60-70°C下搅拌混合 2-4分钟; 将丁基萘磺酸钠与松香水混合,加入上述去离子水重量的10-20%,在50-60°C下搅拌 混合4-6分钟,加入硬酸酸锌、聚乙烯苯磺酸,50-100转/分搅拌分散4-10分钟; 将季戊四醇与硬酸酸锌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到剩余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 上述处理后的各原料与剩余各原料,100-120转/分搅拌分散1-2小时,即得所述抗冲击铝 合金表面处理剂。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剂处理过程不产生沉渣,处理时间短,控制简便,无有害重金属离 子,安全环保,可以形成一层稳定的膜,该膜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耐腐蚀性,对铝合金工件 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冲击铝合金表面处理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松香水0. 6、丁基萘磺酸钠2. 3、聚乙烯苯磺酸1. 7、羟基硬脂酸2. 5、聚乙烯吡咯烷酮 1. 6、硫化钙0. 5、硬酸酸锌0. 7、聚二甲基硅氧烷1. 7、1-羟乙基-2-油基咪唑啉0. 6、季戊四 醇3. 2、N-羟甲基丙烯酰胺0. 6、成膜助剂2、硅烷偶联剂KH560 20、去离子水150 ; 所述的成膜助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硅丙乳液40、亚麻籽胶2、聚六亚甲基胍0. 5、甘油聚氧乙烯醚椰油酸酯0. 5、偏钒酸铵 0. 2、钨酸钾0. 2、沙棘油0. 4、去离子水80 ; 将钨酸钾与偏钒酸铵混合,加入到20倍的去离子水中,80°C下搅拌加热10分钟,加入 亚麻籽胶,搅拌至常温,得凝胶; 将聚六亚甲基胍加入到硅丙乳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凝胶,滴加沙棘油,滴加完毕 后,60°C下保温静置5分钟,加入剩余各原料,300转/分搅拌分散30分钟,即得所述成膜助 剂。 -种抗冲击铝合金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硫化钙与羟基硬脂酸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在70°C下搅拌混合4 分钟; 将丁基萘磺酸钠与松香水混合,加入上述去离子水重量的20%,在60°C下搅拌混合6分 钟,加入硬酸酸锌、聚乙烯苯磺酸,100转/分搅拌分散10分钟; 将季戊四醇与硬酸酸锌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到剩余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 上述处理后的各原料与剩余各原料,120转/分搅拌分散2小时,即得所述抗冲击铝合金表 面处理剂。 使用方法: 将进行脱脂、水洗后的铝合金工件置于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剂中进行浸渍,工作温度 20-40°C,工作时间 0· 5-lmin。 性能测试: 取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剂处理的铝合金板材做实验,该板材的规格为 80_X100_X4mm,将该板材横向切开,进行喷洒试验,所用试剂为浓度为5%的氯化钠溶 液,试验时间300小时,测量在切割线一侧形成的鼓泡宽度,结果鼓泡宽度为0 ; 耐盐性: 将该板材浸泡在浓度为5%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300小时,材料表面基本无变化,浸 泡300小时,无锈斑出现; 耐酸性:【权利要求】1. 一种抗冲击铝合金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松香水0. 3-0. 6、丁基萘磺酸钠1-2. 3、聚乙烯苯磺酸1-1. 7、羟基硬脂酸2. 5-3、聚乙 烯吡咯烷酮1-1. 6、硫化钙0. 2-0. 5、硬酸酸锌0. 7-2、聚二甲基硅氧烷0. 8-1. 7、1-羟乙 基-2-油基咪唑啉0. 6-1、季戊四醇3. 2-4、N-羟甲基丙烯酰胺0. 6-2、成膜助剂1-2、硅烷 偶联剂KH560 14-20、去离子水100-150; 所述的成膜助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硅丙乳液30-40、亚麻籽胶2-3、聚六亚甲基胍0. 3-0. 5、甘油聚氧乙烯醚椰油酸酯 0. 5-1、偏钒酸铵0. 1-0. 2、钨酸钾0. 1-0. 2、沙棘油0. 4-1、去离子水60-80 ; 将钨酸钾与偏钒酸铵混合,加入到10-20倍的去离子水中,在70-80°C下搅拌加热4-10 分钟,加入亚麻籽胶,搅拌至常温,得凝胶; 将聚六亚甲基胍加入到硅丙乳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凝胶,滴加沙棘油,滴加完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铝合金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松香水0.3‑0.6、丁基萘磺酸钠1‑2.3、聚乙烯苯磺酸1‑1.7、羟基硬脂酸2.5‑3、聚乙烯吡咯烷酮1‑1.6、硫化钙0.2‑0.5、硬酸酸锌0.7‑2、聚二甲基硅氧烷0.8‑1.7、1‑羟乙基‑2‑油基咪唑啉0.6‑1、季戊四醇3.2‑4、N‑羟甲基丙烯酰胺0.6‑2、成膜助剂1‑2、硅烷偶联剂KH560 14‑20、去离子水100‑150;所述的成膜助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硅丙乳液30‑40、亚麻籽胶2‑3、聚六亚甲基胍0.3‑0.5、甘油聚氧乙烯醚椰油酸酯0.5‑1、偏钒酸铵0.1‑0.2、钨酸钾0.1‑0.2、沙棘油0.4‑1、去离子水60‑80;将钨酸钾与偏钒酸铵混合,加入到10‑20倍的去离子水中,在70‑80℃下搅拌加热4‑10分钟,加入亚麻籽胶,搅拌至常温,得凝胶;将聚六亚甲基胍加入到硅丙乳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凝胶,滴加沙棘油,滴加完毕后,50‑60℃下保温静置3‑5分钟,加入剩余各原料,200‑300转/分搅拌分散20‑30分钟,即得所述成膜助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龙,李华胜,李华兵,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华邦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