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晶金刚石粗精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257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聚晶金刚石粗精铣刀,它由刀体(1)、刀片(2)组成;刀片(2)固定在刀体(1)上,刀体(1)的中心开有通孔(3),其特征在于刀体(1)上相邻的两个刀片(2)错位设置,刀片(2)的顶缘设有圆弧形刀刃(4),刀片(2)的切削侧设有过渡刃后角(5),刀片(2)的前缘为主切削刃前角(6),刀片(2)的外缘顶端为主切削刃后角(7)。(*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聚晶金刚石(PCD)粗精铣刀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已有聚晶金刚石粗精铣刀由于结构不够完善,使其切削力、切削热相对较高,切削效率较低,使加工周期延长,造成加工成本高,刀具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聚晶金刚石粗精铣刀,它具有切削力、切削热降低,切削效率提高,缩短加工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延长刀具使用寿命的特点。本技术由刀体1、刀片2组成;刀片2固定在刀体1上,刀体1的中心开有通孔3,刀体1上相邻的两个刀片2错位设置,刀片2的顶缘设有圆弧形刀刃4,刀片2的切削侧设有过渡刃后角5,刀片2的前缘为主切削刃前角6,刀片2的外缘顶端为主切削刃后角7。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的铣削领域,可作为电站600MW汽轮发电机转子线圈通风孔加工用的专用铣刀。本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结构模式,优化了几何角度,切削力低,有效控制了刀屑流向,表面粗糙度数值小,出现毛刺少,圆弧主切削刃增加了刀刃强度,防止刀刃断裂,防止崩刀并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比硬质合金刀具寿命提高30倍),由于刀体结构合理,省去了铲磨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刀片2为带右侧切削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4是刀片2为带左侧切削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刀片2错位设置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刀体1、刀片2组成;刀体1的材质为9GrSi,刀片2的材质为PCD,八个刀片2等距地焊接在刀体1上,刀体1的中心开有通孔3,刀体1上相邻的两个刀片2错位设置,刀片2的顶缘设有圆弧形刀刃4,刀片2的切削侧设有过渡刃后角5,刀片2的前缘为主切削刃前角6,刀片2的外缘顶端为主切削刃后角7。圆弧形刀刃4的半径R=2~5mm;刀片主切削刃前角6的角度γ0=10°或15°;刀片主切削刃后角7的角度α0=6°~12°;刀片的过渡刃后角5的角度α1=6°。权利要求1.聚晶金刚石粗精铣刀,它由刀体(1)、刀片(2)组成;刀片(2)固定在刀体(1)上,刀体(1)的中心开有通孔(3),其特征在于刀体(1)上相邻的两个刀片(2)错位设置,刀片(2)的顶缘设有圆弧形刀刃(4),刀片(2)的切削侧设有过渡刃后角(5),刀片(2)的前缘为主切削刃前角(6),刀片(2)的外缘顶端为主切削刃后角(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晶金刚石粗精铣刀,其特征在于圆弧形刀刃(4)的半径R=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晶金刚石粗精铣刀,其特征在于刀片主切削刃前角(6)的角度γ0=10°或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晶金刚石粗精铣刀,其特征在于刀片主切削刃后角(7)的角度α0=6°~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晶金刚石粗精铣刀,其特征在于刀片的过渡刃后角(5)的角度α1=6°。专利摘要聚晶金刚石粗精铣刀,它涉及聚晶金刚石(PCD)粗精铣刀结构的改进。本技术刀片(2)固定在刀体(1)上,刀体(1)的中心开有通孔(3),刀体(1)上相邻的两个刀片(2)错位设置,刀片(2)的顶缘设有圆弧形刀刃(4),刀片(2)的切削侧设有过渡刃后角(5),刀片(2)的前缘为主切削刃前角(6),刀片(2)的外缘顶端为主切削刃后角(7)。本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结构模式,优化了几何角度,切削力低,有效控制了刀屑流向,表面粗糙度数值小,出现毛刺少,圆弧主切削刃增加了刀刃强度,防止刀刃断裂,防止崩刀并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比硬质合金刀具寿命提高30倍),由于刀体结构合理,省去了铲磨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3C5/16GK2647479SQ200320111499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宁世有, 严复刚, 王锡山, 李振加, 刘献礼 申请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世有严复刚王锡山李振加刘献礼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