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图10表示现有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剖面结构。现有的固体电解电容器120如该图所示,具有电容器元件,其包括:含有阀作用金属的阳极101、设置成一个端部102a埋设在阳极101中,另一个端部102b突出的阳极引线102、通过将阳极101和阳极引线102的一部分进行阳极氧化形成的电介质层103、形成在电介质层103上的电解质层104、和形成在电解质层104上的阴极引出层105。阳极101和阳极引线102以使另一个端部102b突出的方式,将阳极引线102埋入在含有阀作用金属的粉末体中,成形具有长方体外形的阳极101,通过烧结而结合成一体。在阳极引线102的另一个端部102b安装有阳极端子107,在阴极引出层105上的一部分,利用导电性粘接剂108安装有阴极端子109。以阳极端子107和阴极端子109被固定的状态下将该电容器元件设置在树脂形成模具中,通过用树脂封装体111进行密封的模塑工艺(mouldprocess),形成固体电解电容器120。在这样的固体电解电容器120中,阳极101中,阳极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包括在一个端面一侧和另一个端面一侧具有角部的多孔质烧结体的阳极;一个端部埋设在所述阳极中,另一个端部从所述一个端面突出的阳极引线;形成在所述阳极的表面上的电介质层;和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层上的电解质层,所述阳极具有:第1区域,其为所述阳极引线的根部一侧的区域;第2区域,其为所述一个端面一侧的角部一侧的区域;第3区域,其为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之间的区域;和第4区域,其为埋入有所述阳极引线的阳极内部的区域,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比所述第3区域和所述第4区域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厚。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30 JP 2011-187106;2011.11.24 JP 2011-25601.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包括在一个端面一侧和另一个端面一侧具有角部的多孔质烧结体的阳极;一个端部埋设在所述阳极中,另一个端部从所述一个端面突出的阳极引线;形成在所述阳极的表面上的电介质层;和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层上的电解质层,所述阳极具有:第1区域,其为所述阳极引线的根部一侧的区域;第2区域,其为所述一个端面一侧的角部一侧的区域;第3区域,其为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之间的区域;和第4区域,其为埋入有所述阳极引线的阳极内部的区域,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比所述第3区域和所述第4区域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具有第5区域,其为位于所述阳极的侧面和/或者另一个端面的中央部的区域,所述第5区域的电介质层的厚度比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具有第6区域,其为所述另一个端面一侧的角部一侧的区域,所述第6区域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比所述第3区域和所述第4区域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具有第7区域,其为连接所述一个端面一侧的角部与所述另一个端面一侧的角部的棱线部,所述第7区域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比所述第3区域和所述第4区域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厚。5.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电解电容器具有:阳极,其包括阳极引线从一个端面突出,且在一个端面一侧具有角部的多孔质烧结体;和配置在所述阳极的表面上的电介质层,所述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第1阳极氧化工艺,其通过对所述阳极进行阳极氧化,在阳极的表面形成由氧化覆膜构成的电介质层;和第2阳极氧化工艺,其在所述第1阳极氧化工艺之后,通过将作为所述阳极引线的根部一侧的区域的第1区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