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倒式坞门的水下定位、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8205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倒式坞门水下安装方法,卧倒式坞门是一种P形结构坞门,开关门靠两组绞点固定,通过压缩空气控制,坞门绕绞点进行90°旋转,对坞门进行开启、关闭,坞门拖移至坞口位置后,采取排气的方式使坞门平稳下沉,制作坞门上绞点与下绞座完全吻合,由于安装是水下13米,光线较暗,为保证坞门定位准确,在坞口两侧制作两组导向装置,保证坞门在下沉过程中准确定位,并借助浮吊使坞门平稳下沉,最终准确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领域的一种安装方法,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卧倒式坞门是一种P形结构坞门,如图I所示,它长70米,宽6. 6米,高14. 6米,总重1400T,制作完成后需要将其平稳漂浮,最后拖移至指定位置进行安装。 由于卧倒式坞门体型较大,且重量大,在水下13米进行安装,难度大,安装精度要求高,传统的做法是将大坞和海采用围堰隔开,安装时将大坞内的水排到围堰外,使坞内的水位下降,坞门随着下降,当大坞内水位下降至安装位置,调节坞门上绞点位置,使其安装至下绞座,此方法固然可是平稳的对坞门进行安装,但由于要首先将大坞水放满,再将坞内水排出,由于整个大坞及围堰内的水约80万m3,按照每小时2000 m3的排量,要全部排出需要大约16天时间,且需要大量的抽水泵及耗用大量的电,加上要开挖和封堵围堰的成本,给安装增加巨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采取将坞门固定水舱中的压缩空气排出,使坞门重力大于浮力,自然下沉,并采用浮吊进行辅助,最终下沉至安装位置,进行安装。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倒式坞门的水下定位、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一、将坞门固定水舱中的压缩空气排出,调节坞门在水中的浮力,使坞门重量大于浮力,使坞门缓慢自然下沉,为防止坞门在水中下沉过快,采用浮吊从上部拉拽,并对坞门前后位置进行微调,达到定位的目的;二、在坞门两侧增加两组导向工装,减小坞门在水下的偏差,借此使坞门左右位置进行定位,使坞门在水中定位准确,并利用浮吊对水中坞门的状态进行辅助微调;三、打开固定水舱及潮汐舱法兰盖,使坞门缓缓下沉,由潜水员在水下跟踪观察坞门的下沉状态,当下沉到坞门上绞点与下绞座安装位置时,对上绞点的轴向进行调节,使上绞点准确坐落于下绞座,完成坞门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斌斌孙宁涛卢荣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船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