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立体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9964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箱式立体浮床,属于生态浮床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箱式立体浮床包括床体、床盖、浮力瓶和支架;所述床体为箱型,所述床体底面上均匀设置多个支架固定装置;所述支架包括多个竖直支架;每个竖直支架分别通过支架固定装置与床体底面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拆分方便。采用箱式结构,在方便植物生长的同时使结构更加稳定。床盖上面有边长或直径为1cm-3cm多个不规则的方孔或圆孔,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蔬菜或者植物种植,其侧面和底面均为2cm规格方孔,用于小鱼自由穿梭于菜下,消除植物根系害虫,适用范围非常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浮床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箱式立体浮床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地表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给水环境质量、水生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等都带来了诸多危害。国内外在大量改扩建污水处理厂的同时,也积极采用了一些原位修复的方法来充分改善水体的环境质量,其中利用水生植物生态修复功能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技术得到了充分发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生态浮床技术是利用水生植物的修复作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体原位修复技术,其特点是无需占地、成本低廉及修复效果好,且具有一定的区域环境改善作用。除了修复水体污染,利用生态浮床还可开展多种养殖共生项目,比如利用生态浮床开展鱼菜共生综合种养,鱼菜共生是基于生态共生原理,在水中进行鱼类养殖,在水面搭建浮床进行蔬菜栽培,在同一水体中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种植有机结合,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资源可循环利用的生态种养模式。生物浮床的应用可追溯到我国的三国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的农民利用菰的根系和茎形成的漂浮物进行水上种稻。另外在早期中美洲如墨西哥地区,农民利用芦苇编成筏子,上铺泥土种植玉米、雍菜等。在生态浮床水体修复工程中,水生植物的作用有以下3种:①水生植物的同化作用。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断从水体中吸收各类元素以合成自身所需要的物质,不同植物的同化作用是不相同的。②根系的物理化学作用。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形成极其密集的根系,这些根系相互缠绕组成网状结构和分泌物,对流过其根系的各类污染物进行截留、吸附、絮凝、螯合等而去除,另外密集栽种的水生植物茎叶也具有一定的拦截效果。③水生植物根系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水生植物根系巨大的表面积使其表面吸附生长有大量的生理生化特性各异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水生植物根系大量增殖而高效降解各类污染物。生态浮床在应用水生植物作为水体修复主要力量的同时,还利用或产生了以下效应:①生态浮床上种植的各种植物对水体中的废弃营养物(对水体而言是污染物)、阳光的竞争优势和水生植物的分泌物的灭活作用使藻类的数量大大降低。②水生植物根系的泌氧作用和保护作用使其根系周围成为鱼类活动中心和遮阴地,增加鱼类活动空间。③水生植物在水面形成一面特有的绿色效应,提高了区域环境质量,形成人造景观。④水生植物生长在水体表面,结合增氧机械能将水体底泥中的各类污染物从水体中提取出来。传统生态浮床的框架通常是废旧轮胎、泡沫、木材、竹子等,其中废旧轮胎和泡沫都易引起二次污染。此外现有生态浮床结构复杂,操作费时、费力,使用年限短,且不适宜种植藤蔓类植物。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立体浮床,所述的箱式立体浮床具有装卸简单、结构稳定、拼接成型,组合方便,且可以搭架用于植物的攀爬和生长等优点。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箱式立体浮床,所述箱式立体浮床包括床体、床盖、浮力瓶和支架;所述床体为箱型,所述床体底面上均匀设置多个支架固定装置;所述支架包括多个竖直支架;每个竖直支架分别通过支架固定装置与床体底面固定相连。所述竖直支架的数量优选与床体底面的支架固定装置数量相同,多个竖直支架优选与多个支架固定装置一一对应且分别固定相连。本技术箱式立体浮床,能够增大浮床有效面积,可应用于生态修复、鱼菜共生等
;利用竖直支架及箱式床体结构,提高箱式立体浮床整体稳定性,使箱式立体浮床能够抵抗水面风浪。所述床体侧面为顶端外扩型,所述床体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15°,优选为10°,用于床体重叠,方便运输和保存。所述床体的高度为5cm?15cm,优选为10cm,用于植物根系生长空间和控制植物生长方向。所述床体底部设置多个空心浮力装置,优选为12个,竖直放入水中,用以增加浮床的浮力。所述浮力瓶为长方体空瓶,分别与床盖固定相连。所述浮力瓶优选为10cm*5cm*7cm的长方体空瓶,其瓶盖直径不小于3cm,固定悬挂于床盖上,用以增加床体浮力和根据需要调节床体浮力。所述竖直支架与其对应的支架固定装置之间优选通过直插方式固定相连。所述床体底面优选为正方形,在底面上沿对角线方向分别设置I个固定杆,用以进一步加固箱式立体浮床。所述床体的底面和侧面分别优选为多孔网状结构,优选为正方形孔,孔径不大于2cm,优选为2cm,用于小型鱼类穿梭活动及消除植物根部寄生虫等,防止大型草食性、杂食性鱼类破坏植物根系影响植物生长。所述箱式立体浮床还包括床盖,所述床盖与床体侧壁顶端相匹配。所述床盖上在与床体底面每个支架固定装置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一个支架孔,用于穿过对应的竖直支架。所述竖直支架分别穿过床盖上对应的支架孔,所述床盖与床体侧壁顶端固定相连。所述床盖与床体侧壁顶端优选通过卡扣装置固定相连。所述卡扣装置优选设置在床盖边缘。所述床盖为多孔网状结构,上面有边长或直径lcm-3cm多个不规则的方孔或圆孔,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蔬菜或者植物种植。所述床体、支架、床盖的材质要求为:能浮在水面的、无毒的材料,可根据经济、取材方便的原则选择合适材料,优选为PE。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拆分方便。采用箱式结构,在方便植物生长的同时使结构更加稳定。床盖上面有多个不规则的小孔,适用于多种蔬菜或者植物种植,适用范围非常广。使用时,利用本技术箱式立体浮床床体和床盖的多孔结构以及连接装置,可将多个本技术箱式立体浮床水平固定在一起,或设置成上下多层结构,组成浮床系统。此外,床体和床盖的多孔结构也可以通过连接装置装配浮力装置,增加本技术箱式立体浮床的整体浮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和2的箱式立体浮床的床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和2的箱式立体浮床的床体俯视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和2的箱式立体浮床的床体侧视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和2的箱式立体浮床的床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和2的箱式立体浮床的床盖俯视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和2的箱式立体浮床的床盖侧视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和2的箱式立体浮床的床体与床盖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和2的箱式立体浮床的床体、床盖和竖直支架装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箱式立体浮床所使用的浮力瓶结构示意图;图10为装配有浮力瓶的本技术箱式立体浮床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架固定装置; 2-固定杆;3-支架孔;4-植物孔;5-竖直支架;6-卡扣装置;7_浮力瓶身;8_浮力瓶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式立体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立体浮床包括床体、床盖、浮力瓶和支架;所述床体为箱型,所述床体底面上均匀设置多个支架固定装置;所述支架包括多个竖直支架;每个竖直支架分别通过支架固定装置与床体底面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豫李虹王波翟旭亮梅会清周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