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基础建造及精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730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基础建造及精度控制方法,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编制合理可行的装配顺序,整体结构的尺寸控制,齿轮箱及轴承套的安装,上、下基础合拢口部分尺寸控制,在于上、下基础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数据,下基础重量轻、结构相对简单,先于上基础完工,通过对下基础合拢口数据的测量,来调控上基础合拢口尺寸,保证上、下基础合拢口尺寸公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场施工的实际问题,使建造的产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完工交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式钻井平台建造过程中的一种工艺方法,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共有3个桩腿,9个升降基础,结构形式相同,全部为焊透结构。升降基础分段是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关键结构,是升降装置和锁紧装置的载体,为桩腿升降提供导向,起到连接桩腿和主船体的作用,每个升降基础分为上基础和下基础两部分。由于它的特殊用途,其板材多为高强度厚板,结构形式紧密,且分段精度要求较高,多处需要机加工。故在升降基础制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施工中的难题,例如焊接变形大,不易整形;空间狭小,施焊困难;封闭区无法施焊,焊后不易处理。因此,升降基础分段的建造是整个平台建造的难点和关键。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难题,必须从工艺和工序角度考虑, 采用特殊的工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编制合理可行的装配顺序首先仔细研读所有施工图纸,标出封闭区及空间狭小等较难施焊的位置,然后根据总装顺序及施工工艺要求进行统筹考虑,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无法施焊或施工难度较大的情况出现; 这是因为正确的装配顺序可以大大减小施工的难度,而对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封闭区及狭小空间施工,从工艺方面就可以考虑在规范允许的情况下开临时工艺孔或改变焊接形式。第二步整体结构的尺寸控制焊接时需要注意的是以下顺序和要求 选择合理的装配和焊接顺序,充分考虑焊缝的自由收缩;对于大型结构件的焊接应从中间向四周对称进行焊接;在保证结构件装配顺序允许(即不影响零件装配)的情况下,先焊接收缩量大的焊缝,而对焊后变形较大而较难整形的结构件应尽可能放在后面施焊(即以其它零部件结构为刚性框架,减小其变形程度),采取对称焊接;多层焊接时,同一层焊道的焊接方向要一致,各层的焊接方向可以相反,但接头要错开,采用不同的焊缝焊接方法;主要依靠反变形法和必要的刚性固定法来控制变形; 第三步齿轮箱及轴承套的安装 上基础主结构建造完成之后,需二次翻身,参照基准线在底板上重新划出中心线及结构安装线,打上洋冲。根据基准地样线找正,安装定位齿轮箱套及垂向锁紧上、下支撑座。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并参考基础加工及详图内容,保证定位的水平度及垂直度,用经纬仪校检定位点。在A514锻件焊接时,应选用与相邻构件相匹配的焊接材料进行施焊,如使用EH36材料,建议使用7016焊条,使用EQ47,则选用8018-C1。在焊接时,应对锻件(或相邻构件)进行焊前预热。焊后应进行必要的热处理。齿轮箱及轴承套的安装是本产品的重中之重,不仅直接影响着后续整体机加工,还是整个钻井平台升降单元的关键部件, 第四步上、下基础合拢口部分尺寸控制,在于上、下基础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数据,下基础重量轻、结构相对简单,先于上基础完工,通过对下基础合拢口数据的测量,来调控上基础合拢口尺寸,保证上、下基础合拢口尺寸公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场施工的实际问题,使建造的产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完工交付。 附图说明图I是本工艺文件对于狭小空间作业需改用贴钢衬垫的示意 图2是本工艺文件对于变形较难控制部位的示意 图3是轴承箱套装焊接示意 图4. 1,4. 2是上、下基础合拢口定位线、分段基准线部分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现场施工人员,按照本工艺文件制定内容进行具体操作,可指导施工人员合理正确施工,控制升降基础分段建造精度,确保建造质量。如图I所示,阴影部分区域除挡块外零件(与底板相接部位)全部为单面坡口,挡块靠近外围板一侧空间狭小,难于背扣及焊接,需加钢衬垫进行焊接工作。图2所示,由于前后两次向内焊接收缩,故在估算反变形数值时,需将两次收缩的数值一同考虑,底板焊接的焊肉较大,变形也较大,综合考虑后向反方向即外侧加放5飞mm。图3所示,齿轮箱套焊接 先对齿轮箱套与6A平面的结构进行焊接,焊接顺序如下 a.焊工从齿轮箱套A点开始沿I方向焊接到B点,之后再从C点沿2方向焊接到D点,焊接5-6遍。b.分别对A点至D点、B点至C点区域清理干净后进行焊接填充,焊接5-6遍,之后再对全部焊接区域进行填充。当齿轮箱套与6A平面的结构焊接结束后,对齿轮箱套与结构立接头进行焊接,先喊打破口对接缝,焊接结束后在反面背扣、打磨后再进行焊接。焊后保温并做好记录。图4. I、4. 2所示,为避免上、下基础结构错位,上下基础合拢口距中心线或腰线的公差要求< 2_。而下基础重量轻、结构相对简单,先于上基础完工,通过对下基础合拢口数据的测量,来调控上基础合拢口尺寸,保证上、下基础合拢口尺寸公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以上所述仅仅列举了一些典型来进行说明,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编制合理可行的装配顺序首先仔细研读所有施工图纸,标出封闭区及空间狭小等较难施焊的位置,然后根据总装顺序及施工工艺要求进行统筹考虑,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无法施焊或施工难度较大的情况出现; 第二步整体结构的尺寸控制焊接时需要注意的是以下顺序和要求 选择合理的装配和焊接顺序,充分考虑焊缝的自由收缩;对于大型结构件的焊接应从中间向四周对称进行焊接;在保证结构件装配顺序允许(即不影响零件装配)的情况下,先焊接收缩量大的焊缝,而对焊后变形较大而较难整形的结构件应尽可能放在后面施焊(即以其它零部件结构为刚性框架,减小其变形程度),采取对称焊接;多层焊接时,同一层焊道的焊接方向要一致,各层的焊接方向可以相反,但接头要错开,采用不同的焊缝焊接方法;主要依靠反变形法和必要的刚性固定法来控制变形; 第三步齿轮箱及轴承套的安装; 第四步上、下基础合拢口部分尺寸控制,在于上、下基础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数据,下基础重量轻、结构相对简单,先于上基础完工,通过对下基础合拢口数据的测量,来调控上基础合拢口尺寸,保证上、下基础合拢口尺寸公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编制合理可行的装配顺序,整体结构的尺寸控制,齿轮箱及轴承套的安装,上、下基础合拢口部分尺寸控制,在于上、下基础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数据,下基础重量轻、结构相对简单,先于上基础完工,通过对下基础合拢口数据的测量,来调控上基础合拢口尺寸,保证上、下基础合拢口尺寸公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场施工的实际问题,使建造的产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完工交付。文档编号B23K31/02GK102962595SQ20121043733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曲文武 申请人:大连船舶重工船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基础建造及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编制合理可行的装配顺序:首先仔细研读所有施工图纸,标出封闭区及空间狭小等较难施焊的位置,然后根据总装顺序及施工工艺要求进行统筹考虑,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无法施焊或施工难度较大的情况出现;第二步?整体结构的尺寸控制:焊接时需要注意的是以下顺序和要求:选择合理的装配和焊接顺序,充分考虑焊缝的自由收缩;对于大型结构件的焊接应从中间向四周对称进行焊接;在保证结构件装配顺序允许(即不影响零件装配)的情况下,先焊接收缩量大的焊缝,而对焊后变形较大而较难整形的结构件应尽可能放在后面施焊(即以其它零部件结构为刚性框架,减小其变形程度),采取对称焊接;多层焊接时,同一层焊道的焊接方向要一致,各层的焊接方向可以相反,但接头要错开,采用不同的焊缝焊接方法;主要依靠反变形法和必要的刚性固定法来控制变形;第三步?齿轮箱及轴承套的安装;第四步?上、下基础合拢口部分尺寸控制,在于上、下基础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数据,下基础重量轻、结构相对简单,先于上基础完工,通过对下基础合拢口数据的测量,来调控上基础合拢口尺寸,保证上、下基础合拢口尺寸公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船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