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立阶段介入通用件的装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730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组立阶段介入通用件的装焊工艺,包括步骤:S10:小组立:进行部件的装焊,并对精度超过允许差值处进行火工矫正;S20:划线:在部件上进行通用件安装位置划线;S30:装配:将通用件装配在预先划线好的位置上;S40:焊接:将通用件与部件焊接固定;S50:矫正:对焊接通用件后的部件精度超过允许差值处进行火工矫正;S60:组装:将矫正后的部件装配到已焊接完工的基准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通用件与部件的焊接角度,把大量的立角焊和仰角焊转化成平角焊,提高了焊接质量、效率,减少了打磨的工作量,同时实现了工序前移,为改善施工环境,缩短分段制作周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生产制造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小组立阶段介入通用件的装焊工艺
技术介绍
通用件分段通用零件,技术对相同类型零件号的命名为统一件号,如肘板、筋板、补板等。本工艺中所指通用件为肘板、筋板等零件。部件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装焊成的组合件。如“T”型材、带加强材的肋板、桁材;带加强材的平面舱壁等。小组立船舶制造的一种生产管理模式,是船体分段装配的一个生产阶段。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组成部件的生产过程。如拼装T型材、肋板上安装加强材、加强筋开孑L等。大组立船舶制造的一种生产管理模式,是船体分段装配的一个生产阶段。就是把集配的零件、部件(含拼板)、中组件在胎架上件组合成分段的生产流程。现有的生产工艺中,通用件的生产流程为在大组立阶段基准板或母板上的结构装焊结束后再对其进行装配,以消除母板的焊接收缩补偿量,依靠现场结构的实际位置实现对通用件的装配定位。以带肘板的“Τ”型材为例,图I示出了现有的装焊工艺,首先是将T型材100装焊到基准板300上(图中箭头①②所示),然后再将肘板200装配到已装焊好的基准板300上(图中箭头③④所示)。在上述通用件装焊工艺中,增加了分段大组立阶段的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组立阶段介入通用件的装焊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0:小组立:进行部件的装焊,并对精度超过允许差值处进行火工矫正;S20:划线:在部件上进行通用件安装位置划线;S30:装配:将通用件装配在预先划线好的位置上;S40:焊接:将通用件与部件焊接固定;S50:矫正:对焊接通用件后的部件精度超过允许差值处进行火工矫正;S60:组装:将矫正后的部件装配到已焊接完工的基准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尧沈文荣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