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食性功能饮料处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40545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食性润肠通便功能饮料,该饮料包括液体部分、固体部分和夹层泡腾片部分。功能性成分包括水溶性膳食纤维,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益生元和维生素C,能够起到良好的润肠通便的效果。固体部分可食用小球和夹层泡腾片增加了饮料的趣味性和顺应性,适合上市销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饮料,特别是润肠通便即食性功能饮料,其处方,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日益不规律,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运动量日益减少,这些因素到使得便秘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男性便秘患病率达到2-6%,而女性便秘患病率则高达10-12%,这是由于雌性激素,盆腔结构和运动习惯的影响。便秘使得毒素蓄积于体内,导致痤疮、粉刺和梨形身材,引发痔疮、盆腔炎,甚至诱发高血压、结肠癌等致命疾病。因此,便秘已经成为损害人们生活质量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以往常常倾向于药物治疗便秘,但是相关的药物一般不良反应较大,患者顺应性差。而且治疗便秘的药物本身就可以引起“医源性便秘”,如酚酞、液体石蜡、甘油、琼酯、硫酸镁等,长期应用后可降低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使肠蠕动和排便反射麻痹,形成顽固的“泻剂成瘾性”便秘。有些中药如番泻叶等,“服之即下,停之又秘”,同样可致“成瘾”。近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倾向于保健品治疗便秘。但是保健品多为膳食纤维单一成分,作用单一,起效慢,而且对于肠道自身的自我净化能力没有调整,停用之后即不再起作用。保健品多为药物形式,多为胶囊或者冲剂,仍然存在患者接受程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食性功能饮料,该饮料包括有固体小球部分,溶液部分和泡腾片,固体小球部分放置在溶液部分中,饮用时,将泡腾片投入溶液中;所述固体小球部分的组成主要包括1% -2%的海藻酸钠,O. 5-1. 5%的黄原胶或瓜尔豆胶,2% -3%的不溶性膳食纤维,适量的酸味剂、甜味剂、色素;所述溶液部分的组成主要包括2-4%的益生元和2-4%的水溶性膳食纤维; 所述泡腾片的组成主要包括维生素C 3-5份、枸橼酸I. 5-2. 5份、微晶纤维素2-3份、碳酸氢钠5-9份、聚维酮K300. 3-0. 5份、硬脂酸镁O. 03-0. 5份。所述固体小球部分、溶液部分与泡腾片的质量比例为80-110 160-220 I.2-2.00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即食性功能饮料,其中所述不溶性膳食纤维为小麦纤维、苹果纤维、燕麦纤维、柠檬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水溶性膳食纤维为松谷纤维,所述益生元为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即食性功能饮料,其中所述固体小球部分的组成主要包括I.5%的海藻酸钠,I %的黄原胶,2. 5%的不溶性膳食纤维,适量的酸味剂、甜味剂、色素。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即食性功能饮料,其中所述溶液部分的组成主要包括3. 2%的水溶性膳食纤维,3. 2%的益生元,适量的调味剂、防腐剂和助悬剂。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即食性功能饮料,其中所述泡腾片的组成主要包括维生素C4份,枸橼酸2份,微晶纤维素2. 6份,碳酸氢钠7份,聚维酮K300. 4份,硬脂酸镁O. 04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即食性功能饮料在制备润肠通便饮料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即食性功能饮料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以下步骤组成(I)固体小球部分的制备将海藻酸钠,黄原胶或者瓜尔豆胶,不溶性膳食纤维和色素在磁力搅拌并60-80摄氏度加热的条件下逐滴滴入4% -6%的氯化钙溶液中,滴加高度为15-25cm,静置钙化15-30min,用纯净水清洗三遍;(2)溶液部分的制备将益生元,水溶性膳食纤维,适量的调味剂、防腐剂和助悬剂完全溶解于纯净水中并混合均匀;(3)泡腾片的制备将维生素C,柠檬酸,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加水制软材,制粒,干燥,加入碳酸氢钠,聚维酮K30和硬脂酸镁混匀,压片;(4)装瓶将固体小球和溶液装入瓶中,将泡腾片放入瓶盖中的防水夹层,密封即 可;饮用时,将泡腾片投入溶液中。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即食性功能饮料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以下步骤组成(I)固体小球部分的制备80摄氏度磁力搅拌条件下将海藻酸钠,黄原胶,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少许日落黄溶解,混合均匀,用注射器作为成型机将上述混合物趁热逐滴加入5%的氯化钙水溶液中,滴加高度为15cm,静置钙化20min,纯净水清洗三遍,洗去苦味;(2)液体部分的制备将水溶性膳食纤维,益生元,适量调味剂、防腐剂和助悬剂溶解于纯净水,混合均匀;(3)泡腾片的制备将维生素C,枸橼酸,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制软材,干燥,加入碳酸氢钠,聚维酮K30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泡腾片;(4)装瓶将固体小球和溶液装入瓶中,将泡腾片放入瓶盖中的防水夹层,密封即可;饮用时,将泡腾片投入溶液中。本专利技术最后还提供了盛放上述即食性功能饮料的瓶子,包括瓶盖和瓶体,所述瓶盖中有防水夹层,用于放置泡腾片。以上所述各组分的百分比均为质量体积比。本专利技术即食性润肠通便功能饮料,塑料瓶装,方便易得,将便秘治疗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并且把益生元和膳食纤维合用,在快速改善便秘症状的同时,长久地提高肠道的自净能力。益生元是一类低聚糖,常见的为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等,这些益生元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也不能被肠道病原菌利用,但是能选择性的发酵双歧杆菌,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和活动,刺激肠道蠕动并且通过益生菌形成生物学屏障,抑制病原菌的结合,吲哚、硫化物等毒性物质明显减少,从而便秘情况得到改善,并双向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提高了肠道的长期自净能力。益生元的性质稳定,价格较低,很适合在饮料中使用。膳食纤维同样不被人体消化,不溶性膳食纤维有很强的吸水力和膨胀性,形成较多的固体食物残渣,水溶性的膳食纤维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两者都会刺激肠道排便。两类膳食纤维合用将物理性刺激和化学性刺激结合,起到协同作用。膳食纤维和益生元合用,更将短期改善症状和长期肠道自净能力提高的效果结合起来。这两种合用未见于已公开专利中。本专利技术用口感爽滑的海藻酸钠包裹不溶性膳食纤维,改善了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不良口感,而且形成的固体小球晶莹透亮,形似珍珠,提高了产品趣味性、饱腹感,使本品不仅有环节便秘的作用,还可以起到瘦身效果。塑料瓶包装使得本品方便携带,一次饮用不完,可反复密封开启。瓶盖夹层中特别设计防水夹层,内置维生素C泡腾片。维生素C易被氧化,放在避光的固体片剂中防止了其氧化。IOOmg的维生素C补充了现代人 常见的维生素摄入不足。维生素C本身的酸味可以减少酸味剂的使用,从而降低柠檬酸过敏情况的发生。饮用前投入泡腾片,产生大量气泡,使得瓶内固体小球上下翻滚,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固体小球制备80摄氏度磁力搅拌条件下将I. 5g的海藻酸钠,Ig的黄原胶,2. 5g的小麦纤维和少许日落黄溶解于IOOml水,混合均匀。用IOml注射器作为成型机将上述混合物趁热逐滴加入60ml5%的氯化钙水溶液中,滴加高度为15cm。静置钙化20min。将固体小球取出,纯净水清洗二遍,洗去苦味。液体部分的制备将6. 4g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松谷纤维(fibersol-2),6. 4g的低聚果糖,6g的蜂蜜,O. 66g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O. 06g的山梨酸钾溶解于200ml纯净水,混合均匀。泡腾片的制备将6. 2g维生素C,3g枸橼酸,4g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制软材,干燥,加入10. 5g碳酸氢钠,O. 6g聚维酮K30和O. 06g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20片泡腾片,片重I. 2g,硬度6kgN.装瓶将IOOg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即食性功能饮料,其特征在于:该饮料包括有固体小球部分,溶液部分和泡腾片,固体小球部分放置在溶液部分中,饮用时,将泡腾片投入溶液中;所述固体小球部分的组成主要包括1%?2%的海藻酸钠,0.5?1.5%的黄原胶或瓜尔豆胶,2%?3%的不溶性膳食纤维,适量的酸味剂、甜味剂、色素;所述溶液部分的组成主要包括2?4%的益生元和2?4%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所述泡腾片的组成主要包括:维生素C?3?5份、枸橼酸1.5?2.5份、微晶纤维素2?3份、碳酸氢钠5?9份、聚维酮K300.3?0.5份、硬脂酸镁0.03?0.5份;所述固体小球部分、溶液部分与泡腾片的质量比例为80?110∶160?220∶1.2?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慧侠陈颖周建平郑立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