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0061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8:05
一种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包括:设置在舱壁上的舱壁穿孔、穿设所述舱壁穿孔的卡套式穿舱接头以及不锈钢管,其中,所述不锈钢管为连续穿过所述舱壁穿孔的盘管件;所述卡套式穿舱接头包括接头体、卡套、卡芯、螺母;所述接头体具有等径贯穿孔且套设在所述不锈钢管外壁上并贯穿固定在所述舱壁穿孔上;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不锈钢管上并分别与所述接头体的两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母的内孔形成有一容置内腔,靠近所述接头体一端的内径大于远离所述接头体一端的内径,在所述容置内腔中依次设置所述卡芯和卡套,所述卡套卡接于所述接头体端部的内缘并卡紧所述不锈钢管。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接头体没有凸台,不锈钢管可达连续穿舱,减少管路泄露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海洋工程制造中的穿舱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管连续 穿舱方式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了解船舶上的信息,操控大型设备。船舶上面广泛的运用到各种液压系统。船舶中的液压系统主要需要的管路材料是不锈钢管和卡套。参见图I为现有的卡套式接头不锈钢管穿舱结构。卡套式接头有三部分组成接头体、卡套、螺母,螺母内设置卡芯。卡套接头的工作原理是当卡套和螺母套在钢管上插入接头体后,旋紧螺母时,卡套前段外侧与接头体锥面贴合,内刃均匀地咬入无缝钢管,形成有效的密封。现有的卡套接头装配要求I.锯下合适长度的不锈钢管,去除端口处毛刺。管子端面与轴线垂直,角度公差不大于O. 5° ο2.把螺母和卡套套在不锈钢管上,注意螺母和卡套的方向,不要装反了。3.在预装配接头体螺纹和卡套上涂上润滑油,把管子插入接头体(管子一定要查到底)。4.用工具拧紧螺母直至卡套卡住管子,这个转折点可以通过拧紧力矩的增加感觉到。5.达到压力点后,再将压紧螺母拧紧1/2圈,安装完毕。现有的不锈钢管连接和通舱使用的卡套,安装流程如上述较为复杂,如果安装不当会导致管路泄露,有些管路处于液舱内,发生泄漏不宜检查出泄漏点以及维修。为了减少卡套数量,降低泄露概率,施工时可以使用不锈钢管盘管。但是在不锈钢管通舱处,会用到通舱卡套。用通舱卡套穿舱时需要将管路断开后,再与通舱卡套连接。这样打断了管路的连贯性,给报验、打压试验,以及日后的使用增加了管路系统泄露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的不锈钢管穿舱结构。无需断开不锈钢管减少管路泄露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包括设置在舱壁上的舱壁穿孔、穿设所述舱壁穿孔的卡套式穿舱接头以及不锈钢管,其中,所述不锈钢管为连续穿过所述舱壁穿孔的盘管件;所述卡套式穿舱接头包括接头体、卡套、卡芯、螺母;所述接头体具有等径贯穿孔且套设在所述不锈钢管外壁上并贯穿固定在所述舱壁穿孔上;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不锈钢管上并分别与所述接头体的两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母的内孔形成有一容置内腔,靠近所述接头体一端的内径大于远离所述接头体一端的内径, 在所述容置内腔中依次设置所述卡芯和卡套,所述卡套卡接于所述接头体端部的内缘并卡紧所述不锈钢管。上述的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其中所述接头体端部的内缘为向内倾斜的内锥面,所述卡套具有与所述内锥面相配的外锥面。上述的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其中在所述螺母的内螺蚊与所述接头体端部的外螺纹处于扭紧连接位置上,所述卡套的外锥面通过所述卡芯的紧迫而位于贴合所述接头体端部的内锥面位置。上述的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其中所述卡芯为于所述容置内腔中设置的凸台,所述卡芯与所述螺母一体成型。上述的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其中所述卡芯为锥形环状体,所述卡芯和卡套为相同材料一体成型或者为不同材料的卡件。上述的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其中所述卡芯为一锥形环状体和所述容置内腔中形成的一凸台,所述卡芯和凸台为一体成型。上述的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其中所述容置内腔为阶梯状腔室,所述卡芯为阶梯状形成的两个凸台。上述的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其中所述接头体的中间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接头体的两端部的外径。上述的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其中所述接头体的中间部与舱壁焊接固定。上述的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其中所述接头体和/或卡套为不锈钢件。本技术的功效在于,由于本技术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的接头体没有凸台,保证不锈钢盘管可以连续的从接头体及卡套中间穿过,不用断管使整个系统设备之间管路的连续性,不仅节省系统报验和压力试验的时间,会大幅度的减少管路泄露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卡套式接头不锈钢管穿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不锈钢管2螺母3卡套4接头体5舱壁6容置内腔7凸台8卡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揭示一种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包括设置在舱壁上的舱壁穿孔、穿设所述舱壁穿孔的卡套式穿舱接头以及不锈钢管,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相比图I所示的现有的穿舱结构中不锈钢管为断开的不连续,本技术所述不锈钢管I为连续穿过所述舱壁穿孔的盘管件,不具断开点;所述卡套式穿舱接头包括接头体4、卡套3、螺母2 ;螺母内设置卡芯,本技术揭示的卡芯的具体实施方式于后续描述。所述接头体4具有等径贯穿孔且套设在所述不锈钢管I外壁上并贯穿固定在所述舱壁穿孔上,所述接头体4的两端具有外螺纹,相比图I所示的现有的穿舱结构,接头体4中部的内径大于两端部的内径,由于接头体4中部的凸台使得现有不锈钢管I在连接安装中需要断开;所述螺母2套设在所述不锈钢管I上并分别与所述接头体4的两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母2的内孔形成有一容置内腔6,靠近所述接头体4 一端的内径大于远离所述接头体4一端的内径,在所述容置内腔6中依次设置所述凸台7或卡芯8和卡套3,所述卡套3卡接于所述接头体4端部的内缘并卡紧所述不锈钢管I。所述接头体4端部的内缘为向内倾斜的内锥面,所述卡套3具有与所述内锥面相配的外锥面,这样,于所述螺母2的内螺蚊与所述接头体4端部的外螺纹处于扭紧状态时,所述卡套3的外锥面与所述接头体4端部的内锥面由于紧迫而紧密贴合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接头体4中间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接头体4两端部的外径,也就是说,接头体4的中间部的外径可以较大以便于与所述舱壁的固定连接,而接头体4两端的外径则相对较小,从而可以相对减小所述螺母2和所述卡套3的尺寸,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参见图2本技术的揭示的卡芯具有多种实施方式实施例一配合图1,本实施例的卡芯采用类似于现有技术的方案,所述卡芯即为于所述容置内腔中形成的凸台7,所述卡芯8是与所述螺母2—体成型加工而成。于安装位置,即,所述螺母2的内螺蚊与所述接头体4端部的外螺纹处于扭紧状态,所述卡套3的外锥面受到所述卡芯8的紧迫而贴合所述接头体4端部的内锥面上而达到密封。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卡芯8为锥形环状体,如图所示,所述锥形环状体设置于所述螺母2的内孔的内端面与卡套3之间,用于紧迫所述卡套3贴合所述接头体4端部。所述卡芯8和卡套3可以选择相同材料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选择如图所示的不同材料的两个分别的卡件,不作具体限定。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卡芯8采用一锥形环状体和所述容置内腔中形成的一凸台7,这样,所述锥形环状体和凸台7可以共同紧迫所述卡套3贴合所述接头体4端部。同样的,所述卡芯8和凸台7可以选择相同材料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选择不同材料的两个分别的卡件,不作具体限定。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的卡芯采用的是,容置内腔6为阶梯状腔室,所述卡芯为阶梯状形成的两个凸台,于安装位置,所述卡套3的外锥面通过所述卡芯的紧迫而贴合所述接头体4端部的内锥面上而达到密封。于本技术揭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接头体4的中间部与舱壁5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本技术揭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接头体4和/或卡套3可以采用不锈钢件。本技术由于揭示的接头体没有凸台,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锈钢管连续穿舱结构,包括:设置在舱壁上的舱壁穿孔、穿设所述舱壁穿孔的卡套式穿舱接头以及不锈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管为连续穿过所述舱壁穿孔的盘管件;所述卡套式穿舱接头包括接头体、卡套、卡芯、螺母;所述接头体具有等径贯穿孔且套设在所述不锈钢管外壁上并贯穿固定在所述舱壁穿孔上;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不锈钢管上并分别与所述接头体的两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母的内孔形成有一容置内腔,靠近所述接头体一端的内径大于远离所述接头体一端的内径,在所述容置内腔中依次设置所述卡芯和卡套,所述卡套卡接于所述接头体端部的内缘并卡紧所述不锈钢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尚城于长江林树玲李海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