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铣刨鼓及包含该铣刨鼓的路面铣刨机。该铣刨鼓,包括铣刨鼓本体(10)、分别位于铣刨鼓本体(10)的两端并沿铣刨鼓本体(10)的轴向方向螺旋延伸的第一铣刨刀具(11)和第二铣刨刀具(12)、以及设置在第一铣刨刀具(11)和第二铣刨刀具(12)之间的主抛料机构(20),第一铣刨刀具(11)和第二铣刨刀具铣刨鼓还包括辅助抛料机构(30),辅助抛料机构(30)设置在铣刨鼓本体(10)的外侧壁上,并位于与主抛料机构(20)相邻且靠近收料中心面的刀座(13)的外侧。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铣刨鼓,能够有效改善铣刨鼓的抛料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路面养护施工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铣刨鼓及包含该铣刨鼓的路面铣刨机。
技术介绍
如图I和图2所示,现有铣刨机铣刨鼓的抛料板安装结构20’ 一般位于铣刨鼓本体10’的中间位置,由安装座21’、连接螺栓、连接螺母和抛料板22’组成。大型铣刨机一般设置6组抛料板,且在圆周均布。铣刨刀具(刀头14’与刀座13’ )按螺旋线分布在铣刨鼓本体10’的左右两侧,其螺旋线的设置是为了让铣削后的废料沿螺旋线向铣刨鼓本体10’中间集结,便于抛料板22’进行集中抛料(抛到输送皮带上)。·抛料板安装时,其板面在铣刨鼓轴向平面内,并与铣刨鼓刀尖轨迹圆切线垂直。对于大型铣刨机而言,机器的动力配置较大,铣刨效率高,铣刨速度较快。对于路面铣刨机特别是对大型路面铣刨机而言,由于其铣刨宽度大(大于2000mm),铣刨深度较深(大于300mm),经铣刨鼓铣削出来的废旧浙青料粒由抛料板从铣刨料仓中排出,如果不及时排出,不断堆积的废料与前行中的铣刨鼓不断搅拌与推挤,将损失铣刨功率,大大降低实际铣刨能力,影响整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铣刨鼓及包含该铣刨鼓的路面铣刨机,能够有效改善铣刨鼓的抛料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铣刨鼓,包括铣刨鼓本体、分别位于铣刨鼓本体的两端并沿铣刨鼓本体的轴向方向螺旋延伸的第一铣刨刀具和第二铣刨刀具、以及设置在第一铣刨刀具和第二铣刨刀具之间的主抛料机构,第一铣刨刀具和第二铣刨刀具均包括刀座,铣刨鼓还包括辅助抛料机构,辅助抛料机构设置在铣刨鼓本体的外侧壁上,并位于与主抛料机构相邻且靠近收料中心面的刀座的外侧。进一步地,辅助抛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铣刨鼓本体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安装座和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的辅助抛料板。进一步地,辅助抛料板的宽度小于沿轴向方向与辅助抛料板相邻的两个刀座之间的安装间距。进一步地,辅助抛料板的板面与铣刨鼓的旋转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75至80度。进一步地,辅助抛料板的板面与铣刨鼓的轴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至8度。进一步地,主抛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铣刨鼓本体的外侧壁上的第二安装座和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座上的主抛料板。进一步地,主抛料板的板面与铣刨鼓的轴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至8度。进一步地,主抛料板和辅助抛料板两两并列设置,主抛料板交错地分布于收料中心面的相对两侧,辅助抛料板也交错地分布于收料中心面的相对两侧。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主抛料板分别位于收料中心面的相对两侧,任意相邻的两辅助抛料板分别位于收料中心面的相对两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路面铣刨机,包括铣刨鼓,该铣刨鼓为上述的铣刨鼓。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统刨鼓包括统刨鼓本体、分别位于统刨鼓本体的两端并沿铣刨鼓本体的轴向方向螺旋延伸的第一铣刨刀具和第二铣刨刀具、以及设置在第一铣刨刀具和第二铣刨刀具之间的主抛料机构,第一铣刨刀具和第二铣刨刀具均包括刀座,铣刨鼓还包括辅助抛料机构,辅助抛料机构设置在铣刨鼓本体的外侧壁上,并位于与主抛料机构相邻且靠近收料中心面的刀座的外侧。通过在铣刨鼓本体上与主抛料机构相邻的位置设置辅助抛料机构,能够有效增大铣刨鼓的抛料面积,提高铣刨鼓的抛料能力。 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铣刨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不出了根据图I的统刨鼓去除统刨刀具后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铣刨鼓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示出了根据图3的铣刨鼓去除铣刨刀具和辅助抛料板后的主抛料板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图4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为铣刨鼓的旋转方向。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铣刨鼓包括铣刨鼓本体10、铣刨刀具、主抛料机构20和辅助抛料机构30。铣刨刀具包括分别位于铣刨鼓本体10的两端并沿铣刨鼓本体10的轴向方向螺旋延伸的第一铣刨刀具11和第二铣刨刀具12,第一铣刨刀具11和第二铣刨刀具12相向设置,且均延伸至铣刨鼓本体10的中部。所述第一铣刨刀具11的螺旋方向和第二铣刨刀具12的螺旋方向相反。主抛料机构20设置在第一铣刨刀具11和第二铣刨刀具12之间,第一铣刨刀具11和第二铣刨刀具12均包括刀座13和刀头14,主抛料机构20设置在第一铣刨刀具11的刀座13和第二铣刨刀具12的刀座13之间的铣刨鼓本体10的外侧壁上,且多个主抛料机构20沿铣刨鼓本体10的周向均匀设置。优选地,主抛料机构20为六个。辅助抛料机构30设置在铣刨鼓本体10的外侧壁上,并位于与主抛料机构20相邻且靠近收料中心面的刀座13的外侧。其中,该收料中心面为螺旋延伸的第一铣刨刀具11和第二铣刨刀具12展开后的分界面,在图3中,该收料中心面大致位于该铣刨鼓本体10的中部。所述主抛料机构20设置在第一铣刨刀具11的刀座13和第二铣刨刀具12的刀座13之间时,任意相邻的两主抛料机构20分别位于收料中心面的左、右两侦牝从而保证每一主抛料机构20均与收料中心面之间的距离最小。所述辅助抛料机构30分别与主抛料机构20并列设置时,其中,与位于收料中心面左侧的主抛料板22并列设置的辅助抛料板32对应位于该主抛料板22的右侧,与位于收料中心面右侧的主抛料板22并列设置的辅助抛料板32对应位于该主抛料板22的左侧,即任意相邻的两辅助抛料板32分别位于收料中心面的左、右两侧,从而保证每一辅助抛料板32均与收料中心面之间的距离最小。通过在铣刨鼓本体10上与主抛料机构20相邻的位置处设置辅助抛料机构30,主、辅抛料板均集中设于靠近收料中心面的位置,能够有效增大铣刨鼓的抛料面积,提高铣刨鼓的抛料能力,因此可以加快排出铣刨料仓中的废料,降低铣刨功率的损失,提高铣刨机的实际铣刨能力。主抛料机构20包括固定设置在铣刨鼓本体10的外侧壁上的第二安装座21和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座21上的主抛料板22。优选地,主抛料板22的板面与铣刨鼓的与其板面相交的轴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至8度。更优选地,主抛料板22的板面垂直于铣刨鼓的 径向面,该径向面垂直于铣刨鼓的中心轴线,也即主抛料板22的板面平行于铣刨鼓的中心轴线。使主抛料板22的板面与铣刨鼓的轴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至8度,能够调节主抛料板22的抛料角度,加大主抛料板22的抛料量,从而加快铣刨料仓内的废料的排出,提高铣刨机的实际铣刨能力。而使得主抛料板22的板面垂直于铣刨鼓的旋转前进方向,可以更加有效地将废料抛出至输料皮带上,提高了铣刨机的实际抛料能力。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辅助抛料机构30的作用,使得铣刨料仓中的废料不再堆积,且均能够及时排除,优选地,辅助抛料机构30的数量与主抛料机构20的数量相同,且各辅助抛料机构30与其对应的主抛料机构20在铣刨鼓本体10的外侧壁上沿同一轴向方向设置,即各辅助抛料机构30与其对应的主抛料机构20的连线均与铣刨鼓本体10的中心轴线平行。辅助抛料机构30包括固定设置在铣刨鼓本体10的外侧壁上的第一安装座31和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座31上的辅助抛料板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铣刨鼓,包括铣刨鼓本体(10)、分别位于所述铣刨鼓本体(10)的两端并沿所述铣刨鼓本体(10)的轴向方向螺旋延伸的第一铣刨刀具(11)和第二铣刨刀具(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铣刨刀具(11)和所述第二铣刨刀具(12)之间的主抛料机构(20),所述第一铣刨刀具(11)和所述第二铣刨刀具(12)均包括刀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刨鼓还包括辅助抛料机构(30),所述辅助抛料机构(30)设置在所述铣刨鼓本体(10)的外侧壁上,并位于与所述主抛料机构(20)相邻且靠近收料中心面的所述刀座(13)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钢,程德军,金月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