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刨机及其履带行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682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铣刨机及其履带行驶装置。该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包括轨链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链组件内的台车架;所述台车架底部安装有多列能够在所述轨链组件内滚动的支重轮组。通过在台车架底部设置多列支重轮组,每列支重轮组可以是三个或者四个,能够有效解决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支重轮容易损坏和漏油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铣刨机及其履带行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铣刨机的履带行驶装置都采用单列支重轮的布置方式,如图I所示,由于铣刨机车身长度方向上的空间限制,导致铣刨机的履带行驶装置的台车架I长度有限,因而留给支重轮3的布置空间是有限的,支重轮3的布置个数一般在4个左右,而且只有一列,如图I所示,因而支重轮3的大小也受到限制,而由于铣刨恶劣的作业工况和转向方式,其支重轮承受巨大的压力和转向扭矩(铣刨机转向不是传统的左右履带差速转向,而是通过外力转向扭矩直接施加给台车架,台车架通过支重轮,轨链等部件传递给履带板,迫使整个履带系统转向),造成支重轮容易损坏漏油,通常的办法是增大支重轮的直径,来使其整体 质量得到提升,满足当前的使用需求,但铣刨机台车架的空间有限,支重轮的大小也受到限制。因此,针对现有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支重轮容易被损坏和漏油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铣刨机及其履带行驶装置,以解决现有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支重轮容易被损坏和漏油的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包括轨链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链组件内的台车架;所述台车架底部安装有多列能够在所述轨链组件内滚动的支重轮组。进一步地,所述支重轮组包括与所述台车架底部相连,用于安装支重轮的支重轮安装架;安装在支重轮安装架内的支重轮。进一步地,所述支重轮安装架包括左安装板,其上设置有左安装轴孔;右安装板,其上设置有与所述左安装轴孔对应的右安装轴孔;其中,所述支重轮的左安装轴和右安装轴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安装轴孔和所述右安装轴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台车架底部安装有两列所述支重轮组。进一步地,所述轨链组件包括轨链,所述轨链内侧设置有与所述两列支重轮组相对应的轨道;履带板,设置在所述轨链外侧。进一步地,所述两列所述支重轮组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台车架底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铣刨机,所述铣刨机设置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包括轨链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链组件内的台车架;所述台车架底部安装有多列能够在所述轨链组件内滚动的支重轮组。通过在台车架底部设置多列支重轮组,每列支重轮组可以是三个或者四个,能够有效解决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支重轮容易损坏和漏油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台车架;11、左安装板;12、右安装板;2、轨链;21、履带板;3、支重轮;4、链轮;5、导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本部分中的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本技术提供一种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双列支重轮3,轨链2,履带板21,张紧装置以及安装支重轮3的台车架I和位于台车架I两端的驱动链轮4和导向轮5。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轨链组件包括轨链2,轨链2内侧设置有与所述两列支重轮相对应的轨道;履带板21,设置在所述轨链2外侧。如图2和图3所示,台车架I设置在所述轨链组件内;台车架I底部可以安装两列、三列、四列或者五列能够在所述轨链组件内滚动的支重轮组。通过在台车架下部安装多列支重轮组,可以使履带行驶装置转向时通过多列支重轮之间的力矩实现转向,减少对每个支重轮的挤压,避免支重轮的损坏。本技术优选两列支重轮组。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支重轮组包括与所述台车架I底部相连,用于安装支重轮3的支重轮安装架;安装在支重轮安装架内的支重轮3。支重轮安装架包括左安装板11,其上设置有左安装轴孔;右安装板12,其上设置有与所述左安装轴孔对应的右安装轴孔(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支重轮3的左安装轴和右安装轴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安装轴孔和所述右安装轴孔内。如图3和图4所示,轨链组件包括轨链2,所述轨链2内侧设置有与所述两列支重轮组相对应的轨道;履带板21,设置在所述轨链2外侧。两列所述支重轮组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台车架I底部。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如图2和图3所示,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包括链轮4,双列的支重轮3,轨链2,台车架1,以及履带板21和导向轮5,其基本组成与普通履带行驶装置相似,各部分发挥的功能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台车架I经过加宽,可以布置双列的支重轮3,与之相适应的是轨链2需加粗,履带板21需加长,导向轮5和链轮4等需要调整大小,协调整个履带行驶装置行驶平稳,协调。参考图2-图4,所述的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双列支重轮3的引入,台车架I与轨链2之间的受力点变成两个,且这两个受力点之间的距离较普通履带系统变大许多,如果在台车架I上施加一个转向力矩,支重轮3与轨链2之间会形成一个关于双列支重轮3中线对称的旋转力矩,这个旋转力与普通铣刨机履带系统比较而言,会因为双列支重轮3之间的距离变大而被放大,在铣刨机整机重量不变的情况下,转向更加灵活,同时,由于台车架I的加宽和双列支重轮3的布置方式,在支重轮3个数增加的条件下,还可以减小支重轮布置的排数(在台车架长度方向上布置的支重轮个数),台车架I在其长度方向上的空间会比较充足,为台车架I的整体优化和其他部件的设置提供了空间条件。当然对应的三列、四列的支重轮3的情况,只需要安装上对应的支重轮安装架及支重轮,在轨链2上设置对应的多个轨道,轨链2加宽,履带板21对应加长,台车架做对应 调整,每列支重轮可以使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其结构与上述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铣刨机,铣刨机设置任一项上述的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由于上述的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的铣刨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其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兹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包括轨链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链组件内的台车架(I);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车架(I)底部安装有多列能够在所述轨链组件内滚动的支重轮组。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重轮组包括 与所述台车架(I)底部相连,用于安装支重轮(3)的支重轮安装架; 安装在支重轮安装架内的支重轮(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重轮安装架包括 左安装板(11),其上设置有左安装轴孔; 右安装板(12),其上设置有与所述左安装轴孔对应的右安装轴孔;其中, 所述支重轮(3)的左安装轴和右安装轴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安装轴孔和所述右安装轴孔内。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铣刨机履带行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铣刨机履带行驶装置,包括轨链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轨链组件内的台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架(1)底部安装有多列能够在所述轨链组件内滚动的支重轮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旺赵明辉龙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