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件把持器以及车床,所述工件把持器装配于工具转塔,所述车床使用该把持器在内部进行工件交接,无需在工件把持器设置驱动源,无需与移动和分度旋转的转塔相连的电力配线或流体压力配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具备由工具马达的旋转来驱动开合的开合爪的工件把持器。工件把持器的保持器具备输入轴,在将保持器安装到工具转塔时所述输入轴以与旋转工具相同的结构与转塔头内的工具驱动轴连接,并且工件把持器具备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将该输入轴的正转和反转转换为设于保持器的把持器的开合爪的开合动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代替工具而装配在工具转塔的工具安装部的工件把持器、以及具备该工件把持器的车床。
技术介绍
机床的工具转塔(下面,简称“转塔”。)具备转塔头,所述转塔头在外周部设有多个工具安装部,通过使该转塔头间歇旋转(分度旋转),从而将在各个时期的加工中使用的工具朝向工件进行转位(分度),通过工件与转塔的相对移动,用转位后的工具进行工件的加工。能够安装钻头和铣刀等旋转工具的转塔具备工具驱动轴,其内置于转塔头;以及工具马达,其用于驱动所述工具驱动轴旋转。图9就是该种类的转塔,并且是本申请的申请人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转塔。在图9中,转塔2经回转装置33安装于刀架32,所述回转装置33绕与纸面垂直方向的回转 轴(B轴方向)回转定位。转塔2的转塔头21固定在由未图示的分度马达驱动旋转的分度轴24的轴端,通过设在所述转塔头21与固定于回转装置33的机壳22之间的面齿轮联轴器(face couplings) 23,能够将所述转塔头21的分度位置固定。分度轴24是中空轴,基端固定于壳体22的固定轴25插入该分度轴24的中心孔,在转塔头21内设置的内壳体26固定在固定轴25的末端。固定轴25也是中空轴,由工具马达27旋转驱动的传导轴28插入该固定轴25的中心孔。转塔头21的径向的工具驱动轴29被轴支承于内壳体26。工具驱动轴29通过锥齿轮副30与传导轴28的轴端连接。当装配于转塔头21的旋转工具T移动到用于加工工件的分度位置时,旋转工具保持器内的工具轴与工具驱动轴29的末端嵌合而被驱动旋转。在使用攻螺纹工具进行螺纹加工的时候,由于退出攻螺纹工具时要逆向旋转,因此工具马达27使用的是能够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马达。另一方面,提供工件把持器,所述工件把持器安装在转塔的工具安装部31进行使用。该种工件把持器在被固定于转塔的工具安装部的保持器设有开合爪(卡盘或机械手)及其开合装置。通过将该种工件把持器安装在转塔的工具安装部中的一个工具安装部,能够进行机床内部的简单的工件交接,例如能够在多个主轴间、主轴与工件的搬入装置和搬出装置间进行工件的交接。作为该种工件把持器中的开合装置的驱动源,以往是使用马达或气缸,作为开合机构则使用例如将由马达旋转驱动的螺杆的进退动作或气压缸的杆的进退动作通过凸轮或连杆转换为开合爪的开合动作的机构。通过电力或流体压力使开合爪开合的工件把持器需要用于向进行分度旋转的转塔头供给电力或流体压力的配线或配管,由此使得转塔的结构变得非常复杂。作为用简单的结构把持圆柱形工件的工件把持器,存在着用弹簧对开合爪向闭合方向施力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从工件的侧面压入开合爪并通过弹簧的作用力把持工件,而在放开工件的位置,通过转塔的移动将从开合爪伸出的杆等按压于不动部件来打开开合爪。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311501号公报在以电动马达或流体压力作为驱动源的工件把持器中,用于向经在二维平面或三维空间中移动的刀架而进行分度旋转的转塔头供给电力或流体压力的电力配线或流体配管是必需的,因而使得转塔结构变得复杂。而且,由于这些的配 线或配管,刀架的移动和转塔头的旋转受到限制,因而还产生了这样的需求设置在转塔头的分度旋转时切断电力配线或流体配管的联接器等。另一方面,对于通过弹簧的作用力把持工件的构造,虽然工件把持器的结构简单且转塔的结构也不会变得复杂,但受到向闭合方向的施力的开合爪是在工件表面进行滑动的同时进行工件的把持的,因此存在着使工件受损的危险,对把持力的控制及对工件的放开位置的准确设定比较困难。并且,所能够把持的工件的形状也受到限制,存在着通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形成为能够装配钻头和铣刀等旋转工具的转塔具备对向工件进行了转位的工具传递旋转力的工具驱动轴,该工具驱动轴由伺服马达驱动。本技术着眼于该结构,提供一种工件把持器,其设有借助于工具马达的旋转来开合的开合爪。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件把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工件把持器具备保持器,所述保持器装配于工具转塔的工具安装部,所述工具转塔具备用于驱动旋转工具的工具驱动轴;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为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保持器的输入轴,并且当所述保持器装配于所述工具转塔并转位至工件加工位置时,所述输入轴的末端与所述工具驱动轴连接;以及开合爪,所述开合爪以所述输入轴的旋转为驱动源而进行开合。上述工件把持器中,将所述输入轴或者与该输入轴旋转连接的正交轴的正向和反向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开合爪的开合运动的转换机构是齿条齿轮机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具备主轴,其用于保持工件并进行旋转;刀架,其能够在与主轴轴线平行的Z轴方向、作为工具切入方向的X轴方向、以及与该两个轴正交的Y轴方向进行移动定位;工具转塔,其经回转装置装配于所述刀架,所述回转装置能够绕Y轴进行至少90度的回转定位,所述工具转塔能够绕与X-Z平面平行的轴进行分度旋转;工具驱动轴,其设置于所述工具转塔;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工件把持器,其装配于所述工具转塔的工具安装部;以及搬送装置,其用于相对于所述工具转塔的移动区域的周缘部预定位置搬入和搬出工件,所述车床利用所述把持器的开合爪的开合动作、所述刀架的移动动作、所述回转装置的回转动作和工具转塔的分度旋转动作,来进行前述预定位置与主轴之间的工件的搬送。本技术的工件把持器5具备被固定到转塔的工具安装部31的保持器51(51a、51b)。保持器51具备输入轴54,当保持器51安装在工具安装部31时该输入轴54通过与旋转工具相同的结构与转塔头21内的工具驱动轴29连接。并且,该工件把持器5具备例如齿条齿轮机构57、59或螺旋凸轮机构62、63那样的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运动转换机构用于将该输入轴54的正转和反转转换为工件把持器5的开合爪58的开合动作。用于搭载转塔的刀架在车床中能够沿X轴和Z轴、乃至Y轴方向移动,其移动位置也由数控装置准确地控制。从而能够准确地控制工件的把持位置和放开位置。而且,在使用伺服马达作为工具马达的机床中,通过工具马达的旋转角控制和转矩控制,能够实现对工件的把持力的调整及与工件尺寸对应的开合爪的开合行程的控制。将本技术的工件把持器5装配在转塔2的工具安装部31中的一个工具安装部31,通过工具马达的旋转角控制和转矩控制来进行工件的把持和放开时的开合爪的开合动作,利用装配了该把持器5的转塔2的Z-X-Y轴方向的移动和绕Y轴(B轴方向)的回转动作来进行所把持的工件的搬送,由此,能够进行车床内的工件的交接。采用本技术的工件把持器5的话,通过利用加工程序控制工具马达27的旋转方向、旋转角和转矩,能够自由且准确地设定开合爪58的开合行程和工件把持力,无需在转塔设置电力配线或流体配管。·另外,对于齿条齿轮机构57、59或螺旋凸轮机构62、63,与工具马达的旋转角对应的开合爪58的开合量和与工具马达的转矩对应的把持力不会随开合爪58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因此加工程序对开合爪58的行程和把持力的控制是容易的。在具备旋转工具的驱动装置的转塔2的工具安装部31的一个部位装配本技术的工件把持器5的话,将该工件把持器5朝向保持在主轴的工件利用工具马达使开合爪58开合,能够在工件把持器5和主轴之间进行工件的交接,通过在把持着工件的状态下移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把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工件把持器具备:保持器,所述保持器装配于工具转塔的工具安装部,所述工具转塔具备用于驱动旋转工具的工具驱动轴;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为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所述保持器的输入轴,并且当所述保持器装配于所述工具转塔并转位至工件加工位置时,所述输入轴的末端与所述工具驱动轴连接;以及开合爪,所述开合爪以所述输入轴的旋转为驱动源而进行开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仓健一,中村畅秀,
申请(专利权)人:中村留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