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长尺寸工件的制振加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长尺寸工件的制振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3585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在长尺寸工件的车削加工时产生于工件的颤振进行有效抑制的制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长尺寸工件的两端部分别进行保持的状态下使所述长尺寸工件进行旋转、并由车削工具对所述长尺寸工件的外周部进行车削加工时,对所述长尺寸工件赋予扭转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在对长尺寸工件进行车削加工时抑制颤振的产生的制振作用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由车床等工作机械对较长尺寸的工件进行车削时,工件会产生振动而产生所谓的颤动,有时会无法进行期望的加工。

2、在这样的工件的车削过程中,作为抑制颤振的产生的手段,以往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3、(1)监测主轴的旋转速度、工件的变动振幅及变动周期的关系,并控制加工条件的方法(专利文献1、2)。

4、(2)由止振装置保持工件的中段,或将两个切削工具相对于工件对置配置(专利文献3)。

5、(3)车削工具形状的改善,例如使刀头的尖端r缩小等。

6、(4)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申请人在先提出了对长尺寸工件赋予拉伸方向的轴力并控制该轴力的方法(专利文献4),但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新的发现来赋予制振作用。

7、现有技术文献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21-70138号公报

10、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2-91283号公报

11、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表2012-525983号公报

12、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2012-1967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在长尺寸工件的车削加工时产生于工件的颤振进行有效抑制的制振加工方法。

3、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4、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长尺寸工件的制振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对长尺寸工件的两端部分别进行保持的状态下使所述长尺寸工件进行旋转、并由车削工具对所述长尺寸工件的外周部进行车削加工时,对所述长尺寸工件赋予扭转负荷。

5、在本专利技术中,长尺寸工件是指对工件的外径d与工件的长度l为l/d=5以上的长尺寸时特别有效。

6、对长尺寸工件的两端部分别进行保持的状态不仅是指分别由被旋转控制的主轴对长尺寸工件的两侧的端部进行保持的情况,还是指在由被旋转控制的主轴夹紧保持工件的一端部,并且由尾座、各种辅助工具对另一端部进行保持的情况下,对尾座等赋予旋转方向的阻力等,以某些方法在车削加工中使扭转方向的力(扭转负荷)作用于长尺寸工件。

7、在本专利技术中,代表性的方式是通过对由对置配置在同一轴线上的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构成、并分别保持所述长尺寸工件的两端部的所述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给予彼此不同的转数命令,从而对所述长尺寸工件赋予扭转负荷。

8、这样,在由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对长尺寸工件进行双支撑加工时,若由nc(numerical control:数值控制)控制装置等发出分别彼此不同的转数命令,则在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产生有伴随转数之差的扭转负荷的状态下,长尺寸工件被旋转控制。

9、这种情况下,在对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给予彼此不同的转数命令时,可以是改变所述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中的一者或两者的转数命令的转数,进一步地,还可以是,针对第一主轴、第二主轴向接近方向及远离方向进行移动控制,从而对所述长尺寸工件赋予拉伸力或压缩力。

10、根据长尺寸工件的长度、直径或者工具的刃尖形状等,对长尺寸工件赋予的拉伸力或者压缩力进行可变调节,从而长尺寸工件产生表观上的刚性提高,以抑制产生颤振的方式发挥作用。

11、专利技术的效果

1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对长尺寸工件进行双支撑车削加工时对该工件赋予扭转方向的外力(扭转负荷),从而暂时性地提高长尺寸工件的刚性,或通过使基于车削工具的车削负荷的方向进行暂时性变化,从而能够容易地抑制长尺寸工件产生颤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尺寸工件的制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尺寸工件的制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尺寸工件的制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长尺寸工件的制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长尺寸工件的制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尺寸工件的制振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越祐太中西贤一森本喜隆林晃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村留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