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449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角装置,属于冲床上金属板或管、棒或型材的协同冲压加工的专用模具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顶杆、第一模套和固定模依次安装构成的上冲模,固定模下方配合安装有下冲模,下冲模包括第二模套、第三模套和第四模套,第二模套、第三模套和第四模套为依次相互固定安装,第二模套贯穿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三模套设置有下冲头、套芯和第三空腔,第三空腔贯穿第三模套,下冲头位于第三空腔中部,套芯套装在下冲头外围,下冲头的角度β为120°~150°,第三模套和第四模套之间设置有标记块,第二空腔、第三空腔、标记块直径均与第一空腔内径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生产精度高等有点,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倒角装置,属于冲床上金属板、螺杆件、管、棒或型材的协同冲压加工的专用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技术中,螺栓、螺杆、杆类、棒材类工件在进行平面倒角时,都是用仪表车加工进行的,即操作人员手工进行,这种技术对操作人员的锻造加工技术要求较高,操作时的用力情况和用力角度不同,都会引起工件受力不均,从而工件倒角的深度也存在差异;同时,操作中使用的刀具也会对倒角的效果有较大影响,刀口不锋利或刀口有缺口,都会使螺栓、螺杆、螺柱、棒材类工件的平面凹凸不平,因此工件倒角过程中,需要频繁的进行磨刀,以致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生产精度高的倒角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倒角装置,包括顶杆、第一模套和固定模,顶杆、第一模套和固定模依次安装构成上冲模,第一模套内开设有中心孔,顶杆安装在中心孔内,固定模内贯穿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下部设置有上冲头,所述的固定模下方配合安装有下冲模,下冲模包括第二模套、第三模套和第四模套,第二模套、第三模套和第四模套为依次相互固定安装,第二模套贯穿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三模套设置第三空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角装置,包括顶杆、第一模套和固定模,固定模内贯穿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下部设置有上冲头,顶杆、第一模套和固定模依次安装构成上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模下方配合安装有下冲模,下冲模包括第二模套、第三模套和第四模套,第二模套、第三模套和第四模套为依次相互固定安装,第二模套贯穿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三模套贯穿开设有第三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和第一空腔的内径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栋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山耐高压紧固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