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连续沉降分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3838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水连续沉降分层装置,进料泵通过管道连接沉降槽的顶部混合相入口,用于将油水混合相注入沉降槽,沉降槽上侧部设置一个溢流口,溢流口槽内部分设计成向上90℃弯头,溢流口通过管道与油槽连接,沉降槽下部设置一个水相出口,水相出口与溢流堰连接,使得溢流堰与沉降槽形成U型连通器,溢流堰上的堰口通过管道与水槽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油水分离过程连续、均衡,分离效率高,分离过程无需额外动力,自动实现,装置简单、巧妙,对现有装置无需大的改动,投资小,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生产设备,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油水连续沉降分层装置。自动高效,无需人为干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就是一个储槽,在进行油水分离时,将油水混合物放置于储槽内,经过一定时间的静置分层后,油水先后放出,分别收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现场必须有人盯着,防止油水分离切换时出现大量水留在油相或油随水排掉而造成浪费。 本技术技术利用“油水互不相溶及比重差”原理,实现了油水连续自动分层分离,即油水混合物连续导入分离装置,油和水分别从不同的出口连续流出,整个处理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油水连续沉降分层装置。自动高效,无需人为干预。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水连续沉降分层装置,包括沉降槽、溢流堰、水槽、油槽,其特征在于进料泵通过管道连接沉降槽的顶部混合相入口,用于将油水混合相注入沉降槽,沉降槽上侧部设置一个溢流口,溢流口槽内部分设计成向上90°C弯头,溢流口通过管道与油槽连接,沉降槽下部设置一个水相出口,水相出口与溢流堰连接,使得溢流堰与沉降槽形成U型连通器,溢流堰上的堰口通过管道与水槽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I)油水分离过程连续、均衡,分离效率高,(2)分离过程无需额外动力,自动实现,(3)装置简单、巧妙,对现有装置无需大的改动,投资小,(4)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油水连续沉降分层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I -沉降槽、I a-溢流口、Ib-水相出口、Ic-混合相入口、2_溢流堰、2a_堰口、3-水槽、4-油槽、5-中转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油水连续沉降分层装置,包括沉降槽I、溢流堰2、水槽3、油槽4,其特征在于进料泵5通过管道连接沉降槽I的顶部入口,用于将油水混合相注入沉降槽1,沉降槽上侧部设置一个溢流口 la,溢流口 Ia槽内部分设计成向上90°C弯头,溢流口 Ia通过管道与油槽4连接,沉降槽I下部设置一个水相出口 lb,水相出口 Ib与溢流堰2连接,使得溢流堰2与沉降槽I形成U型连通器,溢流堰2上的堰口 2a通过管道与水槽3连接。油水混合相通过进料泵注入沉降槽后,油相从溢流口溢出,通过管道进入油槽;水相流出后沿溢流堰上升至堰口,再从堰口流出,通过管道进入水槽。·权利要求1.一种油水连续沉降分层装置,包括沉降槽(I)、溢流堰(2)、水槽(3)、油槽(4),其特征在于 进料泵(5)通过管道连接沉降槽(I)的顶部混合相入口(lc),用于将油水混合相注入沉降槽(1),沉降槽上侧部设置一个溢流口(la),溢流口(Ia)槽内部分设计成向上90°C弯头,溢流口( Ia)通过管道与油槽(4)连接,沉降槽(I)下部设置一个水相出口( lb),水相出口( Ib )与溢流堰(2 )连接,使得溢流堰(2 )与沉降槽(I)形成U型连通器,溢流堰(2 )上的堰口(2a)通过管道与水槽(3)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水连续沉降分层装置,进料泵通过管道连接沉降槽的顶部混合相入口,用于将油水混合相注入沉降槽,沉降槽上侧部设置一个溢流口,溢流口槽内部分设计成向上90℃弯头,溢流口通过管道与油槽连接,沉降槽下部设置一个水相出口,水相出口与溢流堰连接,使得溢流堰与沉降槽形成U型连通器,溢流堰上的堰口通过管道与水槽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油水分离过程连续、均衡,分离效率高,分离过程无需额外动力,自动实现,装置简单、巧妙,对现有装置无需大的改动,投资小,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文档编号B01D17/025GK202762143SQ20122037036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杨华, 肖华青, 黄圣 申请人:湖北绿色家园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水连续沉降分层装置,包括沉降槽(1)、溢流堰(2)、水槽(3)、油槽(4),其特征在于:进料泵(5)通过管道连接沉降槽(1)的顶部混合相入口(1c),用于将油水混合相注入沉降槽(1),沉降槽上侧部设置一个溢流口(1a),溢流口(1a)槽内部分设计成向上90℃弯头,溢流口(1a)通过管道与油槽(4)连接,沉降槽(1)下部设置一个水相出口(1b),水相出口(1b)与溢流堰(2)连接,使得溢流堰(2)与沉降槽(1)形成U型连通器,溢流堰(2)上的堰口(2a)通过管道与水槽(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肖华青黄圣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绿色家园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