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驱动装置(A1,A2)具备各自具有输出端并且相互独立地绕各自的旋转中心轴旋转的外筒轴(5)及内筒轴(4),将外筒轴(5)的输出端的旋转驱动力作为驱动源而驱动一对龙伯透镜(21),并且利用由外筒轴(5)及内筒轴(4)的输出端的转速彼此之差产生的旋转驱动力而驱动一对馈送器(22)。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可实现小型化和动作精度的提高这两方面的旋转驱动装置(A1,A2)以及电磁透镜天线装置(B1,B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使被驱动体分别绕两轴进行旋转动作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具备该旋转驱动装置的电磁透镜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气象观测中,朝向对象物发送微波等高频电磁波,接收来自该对象物的反射波,从而检测上述对象物的大小、形状和距离以及移动速度等。作为进行这种检测的手段,提出了使用电磁透镜及放射器的雷达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07-181114号公报)。 图8表示以往的雷达装置的一例。图8所示的雷达装置X具备收纳于天线罩91a的一对龙伯透镜(Luneberg lens) 92a及一对馈送器92b。一对龙伯透镜92a沿俯仰轴Ox排列。一对龙伯透镜92a及一对馈送器92b与天线罩91a —起设置为可绕方位轴Oy旋转。天线罩91a支撑于电动机室91b的上壁。电动机室91b中收容有电动机Ml。电动机Ml是驱动从天线罩91a延伸的旋转轴体94的驱动源。另一方面,馈送器92b支撑于旋转轴体93并且设置为可绕俯仰轴Ox旋转。旋转轴体93上连接了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M2。在使用了雷达装置X的气象观测中,使天线罩91a整体绕方位轴Oy旋转,同时使一对馈送器92b相对于一对龙伯透镜92a绕俯仰轴Ox旋转。从而,能够在水平方位(Γ360度且距离水平面的仰角为(Γ90度的范围进行气象观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1811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的雷达装置X中,需要使一对龙伯透镜92a以及一对馈送器92b与电动机M2以及覆盖它们的天线罩91a —起作为一体的旋转部分绕方位轴Oy旋转。由于这些旋转部分具有相当大的惯性,所以要求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Ml具有高输出。并且,需要经由旋转体即旋转轴体94而设置向电动机M2供电的线路。而且,需要在天线罩91a内收容电动机M2和电动机M2所附带的旋转机构零件。因此,存在不仅天线罩91a就连雷达装置X整体也大型化的弊端。并且,为了正确的检测,必须正确地把握馈送器92b的旋转位置。为此,需要在天线罩91a内配置用于检测馈送器92b的旋转位置的传感器(图示略)。由此,天线罩91a变得更加大型化。本专利技术是在上述情况的基础上创立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小型化和动作精度的提高这两方面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具备了该旋转驱动装置的电磁透镜天线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形式的旋转驱动装置具备各自具有输出端并且相互独立而绕轴旋转的第一及第二旋转轴体。并且,该装置将第一旋转轴体的输出端的旋转驱动力作为驱动源以驱动第一被驱动体,并且通过由上述第一及第二旋转轴体的输出端彼此的转速之差产生的旋转驱动力而驱动第二被驱动体。根据这种结构,上述第一旋转轴体以及上述第二旋转轴体不具有一方因另一方而旋转的从属关系。因此,不需要使用于驱动上述第一旋转轴体及上述第二旋转轴体的驱动源等绕上述第一中心轴旋转移动。由此,能够实现小型化以及动作精度的提高。 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旋转轴体绕第一中心轴旋转,通过上述第一旋转轴体的旋转而使上述第一及第二被驱动体绕上述第一中心轴旋转,根据上述第一旋转轴体和上述第二旋转轴体的转速之差,使上述第二被驱动体绕沿以上述第一中心轴为中心轴的柱面坐标系的径向延伸的第二中心轴旋转。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中心轴贯通上述第一被驱动体。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前述的装置还具备由上述第一旋转轴体支撑并且与上述第二中心轴平行地配置的第三旋转轴体,上述第二旋转轴体和上述第二被驱动体以上 述第三旋转轴体为媒介而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旋转轴体和上述第二旋转轴体的一方插通于另一方的内部而配置成在横截面上呈同心圆状。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旋转轴体以锥齿轮为媒介而与上述第三旋转轴体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具备供电轴,所述供电轴插通于上述第一旋转轴体及上述第二旋转轴体的更内部并具有与上述第一旋转轴体一起绕上述第一中心轴旋转的旋转端子。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具备与上述第一旋转轴体及上述第二旋转轴体的任何一方连接的第一电动机;差动减速器,具有与上述第一电动机连接的输入轴、与上述第一旋转轴体及上述第二旋转轴体的另一方连接的输出轴、使上述输出轴的转速和上述输入轴的转速产生差的差动轴;以及与上述差动减速器的上述差动轴连接的第二电动机。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具备检测上述第二电动机的旋转量的旋转量检测单元。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具备与上述第一旋转轴体及上述第二旋转轴体的任何一方连接的第一电动机;以及与上述第一旋转轴体及上述第二旋转轴体的另一方连接的第二电动机。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透镜天线装置是具备了上述的旋转驱动装置的电磁透镜天线装置。该电磁透镜天线装置还具备使用电介质而以相对介电常数在半径方向以预定的比例变化的方式形成的电磁透镜;以及配置于上述电磁透镜的焦点部的一次放射器。并且,电磁透镜为上述第一被驱动体。一次放射器为上述第二被驱动体。上述第一旋转轴体作为方位轴即第一中心轴而旋转。电磁透镜及一次放射器由第一旋转轴体支撑为可绕方位轴旋转。并且,上述一次放射器设置为也可绕俯仰轴即通过上述电磁透镜的中心的第二中心轴旋转。根据这种结构,能够独立控制绕方位轴的旋转以及绕俯仰轴的旋转的每一个。而且,不需要将天线罩包含于一体地旋转的部分。因此,能够降低使电磁透镜及一次放射器绕方位轴旋转的部分的总重量,其结果,能够使扫描速度高速化。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磁透镜天线装置还具备覆盖上述电磁透镜及一次放射器的天线罩。上述天线罩固定于电动机室上,上述第一旋转轴体插通于设置在上述天线罩和上述电动机室之间的分隔壁的开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形式及优点可从以下与结合附图而理解的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详细说明中看出。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的雷达装置的整体概略图。图2是图I所示的旋转驱动装置的外筒轴、内筒轴、以及供电轴的要部截面图。图3是图I所示的旋转驱动装置的要部俯视图。图4是图I所示的旋转驱动装置的要部侧视图。图5是图I所示的旋转驱动装置的要部主视图。 图6是图I所示的旋转驱动装置的要部主视图。图7是表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的雷达装置的整体概略图。图8是表示使用了以往的旋转驱动装置的雷达装置的一例的整体概略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表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的雷达装置。本实施方式的旋转驱动装置Al具备俯仰杆25、供电轴3、内筒轴4、外筒轴5、差动减速器7、以及电动机Ml、M2。该旋转驱动装置Al具备天线罩11、电动机室12、一对龙伯透镜21、以及一对馈送器22。这些部分构成了雷达装置BI。雷达装置BI是用于例如降水区的大小或降水量等气象观测的双基地方式的小型气象雷达。根据小型气象雷达,虽然与大型气象雷达相比观测到达距离变小,但是容易使扫描速度高速化。天线罩11 一般用FRP (纤维增强塑料)成形。作为天线罩11的材料,也有采用具有用FRP夹住高发泡材料或蜂窝状物等芯材而成的夹层结构的材料。天线罩11用于在台风等强风中保护配置于屋外的雷达装置BI的天线或防水,为了确保强度而具有一定的重量。为了能够通过电磁波尽可能垂直地入射而具有高透过特性,并且为了能够使雨滴或雪容易下落,天线罩11的上部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井和夫,上妻寿文,浦康彦,今井克之,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