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2743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逐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直至采集到的关键性能指标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后,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下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随后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后,固定天线下行下倾角,并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小区边缘覆盖性能不再改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进行网络优化,有效利用到有源天线的特点,避免了人工优化的耗费资源以及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基站的射频单元和天线是分离式设计,天线是多个无源阵子实现了天线波束成型,对于电调天线,仅仅是调整了每个阵元的相位实现下倾角控制。有源天线将传统的无源天线和RRU组合成一个整体,对天线的每一个阵子进行单独馈电,这将带来很多好处:绿色环保、超宽带、易安装、高鲁棒性、系统容量将提升。与传统的无源天线相比,有源天线的优势如下:1.上下行独立下倾角传统的天线上下行采用相同的下倾角,当下行达到性能最优时,上行的性能不一定最优,有源天线由于上下行可以采用不同的下倾角,在下行下倾角固定情况下,上行的容量或终端电池寿命等将得到提高。2.载波/系统间独立下倾角不同载波/系统间对下倾角的要求是不同的,传统的天线只能在其中采取折中的办法,有源天线则可以对不同载波/系统间的波束进行独立控制,以使网络的性能达到最优,同时无线接入网的共享将进一步简化。如GSM和UMTSR99系统对下倾角的需求就不同。3.垂直多扇区垂直多扇区将原先的一个扇区拆分成两个扇区,资源翻倍,因此,将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逐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直至采集到的关键性能指标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后,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下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随后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后,固定天线下行下倾角,并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小区边缘覆盖性能不再改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逐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直至采集到的关键性能指标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后,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下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随后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后,固定天线下行下倾角,并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小区边缘覆盖性能不再改善;所述的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包括:将天线上下行的下倾角角度退回到其下倾角角度停止增加时的上一次位置;所述的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包括:将天线上下行的下倾角角度退回到其下倾角角度停止减小时的上一次位置;所述的KPI包括:小区关键性指标、切换矩阵和干扰矩阵之一或组合;所述小区关键性指标包含吞吐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逐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直至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的步骤包括:在每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后,采集KPI并判断其是否提升;若判断KPI提升,则继续天线下倾角角度的增加,反之,则停止天线上下行的下倾角角度的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下倾角的角度,直至随后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的步骤包括:在每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后,采集KPI并判断其是否提升;若判断KPI提升,则继续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的减小,反之,则停止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的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