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2743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逐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直至采集到的关键性能指标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后,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下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随后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后,固定天线下行下倾角,并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小区边缘覆盖性能不再改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进行网络优化,有效利用到有源天线的特点,避免了人工优化的耗费资源以及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基站的射频单元和天线是分离式设计,天线是多个无源阵子实现了天线波束成型,对于电调天线,仅仅是调整了每个阵元的相位实现下倾角控制。有源天线将传统的无源天线和RRU组合成一个整体,对天线的每一个阵子进行单独馈电,这将带来很多好处:绿色环保、超宽带、易安装、高鲁棒性、系统容量将提升。与传统的无源天线相比,有源天线的优势如下:1.上下行独立下倾角传统的天线上下行采用相同的下倾角,当下行达到性能最优时,上行的性能不一定最优,有源天线由于上下行可以采用不同的下倾角,在下行下倾角固定情况下,上行的容量或终端电池寿命等将得到提高。2.载波/系统间独立下倾角不同载波/系统间对下倾角的要求是不同的,传统的天线只能在其中采取折中的办法,有源天线则可以对不同载波/系统间的波束进行独立控制,以使网络的性能达到最优,同时无线接入网的共享将进一步简化。如GSM和UMTSR99系统对下倾角的需求就不同。3.垂直多扇区垂直多扇区将原先的一个扇区拆分成两个扇区,资源翻倍,因此,将显著提高系统的容量。以上三点功能优势都需要优化调整上下行的下倾角,已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不足:不能根据网络状况自适应调整有源天线的上下行的下倾角以达到网络性能的最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以便根据网络状况自适应调整有源天线的上下行的下倾角,以便使网络性能最优化。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数据业务的比重显著增加,且上下行的业务流量普遍呈现出不对称的特性,通常是下行容量受限;再者,由于终端功率的限制,一般是上行覆盖受限。因此,本文所述方法是以网络KPI(包含容量)为准,然后关注上行边缘覆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逐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直至采集到的关键性能指标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后,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下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随后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后,固定天线下行下倾角,并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小区边缘覆盖性能不再改善。优选地,所述的逐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直至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的步骤包括:在每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后,采集KPI并判断其是否提升;若判断KPI提升,则继续天线下倾角角度的增加,反之,则停止天线上下行的下倾角角度的增加。优选地,所述的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包括:将天线上下行的下倾角角度退回到其下倾角角度停止增加时的上一次位置。优选地,所述的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下倾角的角度,直至随后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的步骤包括:在每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后,采集KPI并判断其是否提升;若判断KPI提升,则继续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的减小,反之,则停止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的减小。优选地,所述的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包括:将天线上下行的下倾角角度退回到其下倾角角度停止减小时的上一次位置。优选地,所述的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小区边缘覆盖性能不再改善的步骤包括:在每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行下倾角角度后,接收反映小区边缘覆盖性能的信号并判断其小区边缘覆盖性能是否改善;若判断小区边缘覆盖指标改善,则继续天线上行下倾角角度的减小,反之,则停止天线上行下倾角角度的减小。优选地,所述的反映小区边缘覆盖性能的信号是小区边缘用户上报的服务小区无线链路测量信号RSRP和/RSRQ。优选地,所述小区边缘用户是通过将用户位置与站点位置的距离比较得出的。优选地,所述的KPI包括:小区KPI、切换矩阵和干扰矩阵之一或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装置包括:上下行下倾角角度增加调整模块,用于逐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直至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上下行下倾角角度减少调整模块,用于在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后,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下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随后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上行下倾角角度减少调整模块,用于在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后,固定天线下行下倾角,并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接收到的小区边缘覆盖指标不再改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能够自动进行网络优化,有效利用到有源天线的特点,避免了人工优化的耗费资源以及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2)通过自动优化上下行下倾角,可以有效提高无线网络的容量和质量,改善上行覆盖和降低终端功耗。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逐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直至采集到的关键性能指标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后,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下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随后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后,固定天线下行下倾角,并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小区边缘覆盖性能不再改善。上述的KPI包括:小区KPI、切换矩阵和干扰矩阵之一或组合。上述的反映小区边缘覆盖性能的信号是小区边缘用户上报的服务小区无线链路测量信号RSRP和/RSRQ,其中,小区边缘用户是通过将用户位置与站点位置的距离比较得出的。此外,上述的逐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直至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的步骤包括:在每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后,采集KPI并判断其是否提升;若判断KPI提升,则继续天线下倾角角度的增加,反之,则停止天线上下行的下倾角角度的增加。此外,上述的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包括:将天线上下行的下倾角角度退回到其下倾角角度停止增加时的上一次位置;也就是,在天线上下行的下倾角角度停止增加后,其下倾角按一个预定步长减小其角度,例如,若预定步长为0.5度,则下倾角从停止增加时的角度减小0.5度。此外,上述的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下倾角的角度,直至随后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的步骤包括:在每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后,采集KPI并判断其是否提升;若判断KPI提升,则继续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的减小,反之,则停止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的减小。此外,上述的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包括:将天线上下行的下倾角角度退回到其下倾角角度停止减小时的上一次位置。也就是,在天线上下行的下倾角角度停止减小后,其下倾角按一个预定步长增加其角度;例如,若预定步长为0.5度,则下倾角从停止增加时的角度增加0.5度。此外,上述的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逐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直至采集到的关键性能指标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后,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下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随后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后,固定天线下行下倾角,并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小区边缘覆盖性能不再改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源天线自适应调整下倾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逐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直至采集到的关键性能指标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后,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下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随后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然后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在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后,固定天线下行下倾角,并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行下倾角的角度,直至小区边缘覆盖性能不再改善;所述的进行第一次参数回退操作包括:将天线上下行的下倾角角度退回到其下倾角角度停止增加时的上一次位置;所述的进行第二次参数回退操作包括:将天线上下行的下倾角角度退回到其下倾角角度停止减小时的上一次位置;所述的KPI包括:小区关键性指标、切换矩阵和干扰矩阵之一或组合;所述小区关键性指标包含吞吐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逐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直至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的步骤包括:在每次按预定步长增加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后,采集KPI并判断其是否提升;若判断KPI提升,则继续天线下倾角角度的增加,反之,则停止天线上下行的下倾角角度的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逐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下倾角的角度,直至随后采集到的KPI不再提升的步骤包括:在每次按预定步长减小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后,采集KPI并判断其是否提升;若判断KPI提升,则继续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的减小,反之,则停止天线上下行下倾角角度的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