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快削不锈钢铸造制品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已添加快削(易切削,free-cutting)添加剂的不锈钢铸造制品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耐腐蚀性至关重要的不锈钢铸造制品,例如,用于管道工程、真空设备和分析设备、阀门和连接凸缘的管接头(例如,弯头、管套和连接管)通过铸造进行生产。形状复杂的制品不经过塑性加工如锻造和轧制,但经过对铸造结构进行切削加工(机械加工),如压平、冲孔和螺纹化。这些制品需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因此通常应用奥氏体不锈钢,如SUS304和SUS316。但是,奥氏体不锈钢容易发生加工硬化。因此已知奥氏体不锈钢由于邻近切削表面发生的加工硬化而具有差的切削性(机械加工性,machinability)。在常规技术中,提供了快削不锈钢,其中添加硫(S)、铅(Pb)或硒(Se)作为快削添加剂,目的在于提高切削性。但是,Pb的应用带来环境问题,并且鉴于安全性考虑不适于食品和饮品机械装置的连接。Se已知是环境有害的元素,并且其应用已被禁止。SUS303——可商业获得的加硫快削不锈钢——包含约0.3%的S。S已知是即使微量也不利地影响耐腐蚀性的元素。因此,SUS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27 JP 2010-1678721.不锈钢铸造制品的生产方法,包括:在铸造凝固过程中在1,250℃至850℃的温度范围内以h-BN颗粒析出的冷却速度冷却熔融不锈钢,从而在其中分散和析出所述h-BN颗粒,其中所述熔融不锈钢在铸造结构状态;其中所述h-BN颗粒具有200nm至10μm的粒径,为球形颗粒,并且在所述不锈钢铸造结构中均匀地分散和析出。2.不锈钢铸造制品的生产方法,包括:在铸造凝固过程中使熔融不锈钢在1,250℃至850℃的温度范围内以不引起h-BN颗粒析出的冷却速度淬火,以得到无所述h-BN颗粒析出的铸造结构;和使所述铸造不锈钢在950℃至1,100℃范围内的温度下回火,以在其中分散和析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村聪,山本重男,樱谷和之,津崎兼彰,
申请(专利权)人:独立行政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