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968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2:14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多个鳍片及一个热管,每个鳍片上设置一个通孔,每个鳍片在通孔处延伸形成一个凸缘,该通孔贯穿该凸缘,该凸缘向该通孔中心倾斜,该通孔的直径自凸缘与鳍片结合处向凸缘的末端逐渐变小,该通孔在该凸缘末端处的直径小于该热管的直径,该热管的直径小于该通孔在该凸缘与鳍片结合处的直径,热管穿设各鳍片的通孔,凸缘受该热管挤压向外撑开使凸缘的内壁与该热管紧密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散热装置的热管穿过鳍片的通孔及凸缘,凸缘被热管向外撑开,凸缘的内壁与热管紧密导热接触,从而使热管紧密配合于鳍片上的凸缘中,而不是通过焊料焊接,避免了因使用焊料而造成的重金属对环境及人体的侵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等电子元件高速、高频及集成化致使其发热量剧增,如不及时排除这些热量,电子元件自身的温度将会急剧升高,进而导致电子元件的损坏或性能的降低。因此,业界常使用散热装置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一种典型的用于对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装置包括:一鳍片组及穿设于该鳍片组上的一热管。该鳍片组包括间隔排列的若干鳍片,每一鳍片上设有供热管穿设的一通孔。该热管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一吸热段及一放热段。该吸热段与电子元件热连接以吸收该电子元件的热量,该放热段穿设于所述鳍片的通孔中,以将热量传递至所述鳍片逸散。为使热管与鳍片紧密结合以保证热管与鳍片之间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效率,业界普遍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热管焊接于鳍片的通孔中。焊接过程中,先将热管穿设于鳍片的通孔中;在热管表面设置适量焊料,如锡膏等;将散热器及热管一起放入焊炉中,焊料在高温条件下熔化以将该热管焊接于散热器的通孔中,从而实现热管与鳍片的紧密结合。然而,该焊料中通常含有高浓度的铅、锡等重金属,对人体及环境会造成永久的侵害,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采用免焊结合方式使热管与鳍片紧密结合的散热装置。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多个鳍片及一个热管,每个鳍片上设置一个通孔,每个鳍片在通孔处延伸形成一个凸缘,该通孔贯穿该凸缘,该凸缘向该通孔中心倾斜,该通孔的直径自凸缘与鳍片结合处向凸缘的末端逐渐变小,该通孔在该凸缘末端处的直径小于该热管的直径,该热管的直径小于该通孔在该凸缘与鳍片结合处的直径,热管穿设各鳍片的通孔,凸缘受该热管挤压向外撑开使凸缘的内壁与该热管紧密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散热装置的热管穿过鳍片的通孔及凸缘,凸缘被热管向外撑开,凸缘的内壁与热管紧密导热接触,从而使热管紧密配合于鳍片上的凸缘中,而不是通过焊料焊接,避免了因使用焊料而造成的重金属对环境及人体的侵害。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的立体组装图。图2所示为图1中该散热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图2中该散热装置的一个鳍片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散热装置100鳍片组10鳍片11本体13折边15通风孔132通孔112凸缘114切槽1144热管20基座30固定孔32蒸发段22冷凝段24支撑架40连接部42抵靠部44通孔422螺钉424竖直部442水平部444通风孔446通孔448弹片447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100,该散热装置100包括一个基座30、与该基座30固定连接的四个热管20、设置于该基座30上的一个支撑架40以及一个鳍片组10。每个热管20包括一个穿设在该基座30中的水平的蒸发段22及两个分别连接于蒸发段22两端的竖直的冷凝段24。该支撑架40位于鳍片组10底部且与该基座30接触,用以支撑鳍片组10,该支撑架40由一水平板经弯折形成,包括一个位于中间的连接部42及自连接部42两端垂直向上再水平向外延伸而成的二个抵靠部44。该连接部42两端开设两个通孔422,该基座30对应该通孔422开设两个固定孔32。每个抵靠部44包括连接该连接部42的一个竖直部442及一个水平部444。每个竖直部442间隔开设两个矩形通风孔446,用以供气流通过。每个水平部444间隔设有多个圆形通孔448,并在该通孔448旁冲压形成两个向上翘起的弹片447。该通孔448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该热管20的直径。请同时参照图3,该鳍片组10由平行排列的若干鳍片11堆叠而成,所述鳍片11由导热性较好的材料制成,如铜、铝等金属。每个鳍片11包括一水平的本体13及自本体13相对两侧端缘垂直向下延伸的两个折边15。该本体13中央开设一通风孔132,以便于气流通过。每个鳍片11的本体13上间隔设有八个圆形通孔112。该鳍片11于每个通孔112处设有向上凸伸的一个圆环状的凸缘114。该凸缘114向该通孔112中心倾斜,也就是该凸缘114沿远离该本体13的方向逐渐靠近该通孔112的中心线OO’,使该通孔112的直径自凸缘114与鳍片11结合处向凸缘114的末端逐渐变小。该通孔112在该凸缘114末端处的直径略小于该热管20的直径,该热管20的直径略小于该通孔112在该凸缘114与鳍片11结合处的直径。可以理解地,由于鳍片11的通孔112的直径的渐变,热管20的直径的取值可以在通孔11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浮动,均可以与鳍片11的通孔112相配合。该鳍片11于每个凸缘114处自上至下开设四个切槽1144,将该凸缘114等间隔地分割成四个部分。每个切槽1144贯穿该凸缘114且超过该通孔112的边缘,延伸到鳍片11的本体13,使热管20在穿过该凸缘114时,凸缘114的各部分更容易被热管20撑开而与热管20的外表面紧密结合。制造该散热装置100时,首先将该支撑架40的通孔448对准基座30上的热管20的顶端,向下移动该支撑架40使热管20的顶端进入该支撑架40的通孔448,直到该支撑架40的连接部42贴靠在该基座30上,二螺钉424穿过该连接部42的通孔422锁入该基座30的固定孔32,将该支撑架40牢靠地固定在该基座30上。然后将一个鳍片11的通孔112对准基座30上的热管20的顶端,向下移动鳍片11使热管20的顶端进入鳍片11的通孔112,在热管20穿过通孔112的过程中,凸缘114的各部分受热管20挤压向外撑开,凸缘114的内壁与热管20紧密接触,直至鳍片11的本体13的下表面与该支撑架40的弹片447接触。然后穿另一个鳍片11,使该另一个鳍片11的折边15抵靠前一个鳍片11的本体13的上表面。然后按照以上方法将其余的鳍片11套到热管20上,完成该散热装置的组装。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散热装置100的热管20穿过鳍片11的通孔112,凸缘114被热管20向外撑开,凸缘114的内壁与热管20紧密导热接触,从而使热管20紧密配合于鳍片11上的凸缘114中,而不是通过焊料焊接,避免了因使用焊料而造成的重金属对环境及人体的侵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多个鳍片及一个热管,每个鳍片上设置一个通孔,每个鳍片在通孔处延伸形成一个凸缘,该通孔贯穿该凸缘,其特征在于:该凸缘向该通孔中心倾斜,该通孔的直径自凸缘与鳍片结合处向凸缘的末端逐渐变小,该通孔在该凸缘末端处的直径小于该热管的直径,热管穿设各鳍片的通孔,凸缘受该热管挤压向外撑开使凸缘的内壁与该热管紧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多个鳍片及一个热管,每个鳍片上设置一个通孔,每个鳍片在通孔处延伸形成一个凸缘,该通孔贯穿该凸缘,其特征在于:该凸缘向该通孔中心倾斜,该通孔的直径自凸缘与鳍片结合处向凸缘的末端逐渐变小,该通孔在该凸缘末端处的直径小于该热管的直径,热管穿设各鳍片的通孔,凸缘受该热管挤压向外撑开使凸缘的内壁与该热管紧密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管的直径小于该通孔在该凸缘与鳍片结合处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凸缘处开设多个切槽,将该凸缘分割成多个部分,凸缘的各部分受该热管挤压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吉何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