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663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6:48
一种像素阵列基板包括基板、多个像素结构、多条第一走线以及至少一第一拟走线。基板具有显示区以及位于显示区外的周边区。像素结构阵列排列于显示区。第一走线位于周边区且与像素结构电性连接。第一拟走线位于周边区且与像素结构电性绝缘。第一走线位于显示区与第一拟走线之间。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公布了一种包括上述像素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像素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拟走线的像素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蓬勃发展,显示面板已应用于各种尺寸的显示装置,如电视、计算 机屏幕、笔记型计算机、行动电话等当中。以行动电话为例,消费者除了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如分辨率、对比、视角等,有所要求外,对于显示面板的外观美感的要求亦日渐提升。因此,显示面板相关业者多已纷纷投入窄边框(Nairow boarder)显示面板的行列中,以使具有相同显示质量的显示面板更具有轻薄短小的特性,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了实现窄边框的显示面板,业者需减少周边走线所分布的面积,以缩减边框的宽度。在公知技术中,通常使用精良的黄光制程技术来缩短周边走线之间的线距以及周边走线的宽度来实现窄边框显示面板。然而,随着智能型手机的发展,其显示面板的分辨率越做越高,周边走线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导致周边走线之间的线距以及周边走线的宽度需不断的缩小。周边走线也易发生宽度过小或断线的问题,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像素阵列基板,其可改善走线易发生宽度过小或断线的问题,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高显示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像素阵列基板,此像素阵列基板包括包括基板、多个像素结构、多条第一走线以及至少一第一拟走线。基板具有显示区以及位于显示区外的周边区。像素结构阵列排列于显示区。第一走线位于周边区且与像素结构电性连接。第一拟走线(du_yline)位于周边区且与像素结构电性绝缘。第一走线位于显示区与第一拟走线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此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像素阵列基板、对向基板以及显示介质。对向基板相对于像素阵列基板。显示介质位于像素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走线呈等间距(pitch)排列。任意二相邻的第一走线之间存在第一线距。第一拟走线与相邻的第一走线之间存在第二线距。第二线距实质上等于第一线距。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走线具有第一宽度。第一拟走线具有第二宽度。第二宽度实质上小于第一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拟走线为最接近基板边缘的走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具有长边以及与长边连接的短边。第一拟走线于长边上的正投影涵盖第一走线于长边上的正投影。第一拟走线于短边上的正投影涵盖第一走线于短边上的正投影。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像素阵列基板还包括驱动芯片。驱动芯片位于周边区。驱动芯片透过第一走线与像素结构电性连接。第一拟走线与驱动芯片电性绝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像素结构包括主动组件以及像素电极。主动组件具有源极、栅极以及漏极。像素电极与主动组件的漏极电性连接。第一走线与像素结构的栅极电性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像素阵列基板还包括多条第二走线以及至少一第二拟走线。第二走线位于周边区且与像素结构的源极电性连接。第二拟走线位于周边区且与像素结构电性绝缘。第二走线位于显示区与第二拟走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走线呈等线距排列。任意二相邻的第二走线之间存在第三线距。第二拟走线与相邻的第二走线之间存在第四线距。第三线距实质上等·于第四线距。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走线具有第三宽度。第二拟走线具有第四宽度。第四宽度实质上小于第三宽度。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像素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中,透过拟走线的配置可使所有走线的曝光条件较为一致,而减少位于外缘的走线发生宽度过小或断线的问题,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 图2为图I的像素阵列基板的上视示意 图3为图2的局部区域A的放大示意 图4为图2的局部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显示面板 110 :像素阵列基板 112 :基板 112a :长边 112b :短边 114 :像素结构 116 :驱动芯片 120 :对向基板 130 :显示介质 A、B :区域 D :漏极DL :资料线 El :边缘 G :栅极 LI :第一走线 LI’ 第一拟走线 L2 :第二走线 L2’ 第二拟走线 PE :像素电极 P1 P4 :间距 Rl :显示区 R2 :周边区 S :源极 SL :扫描线 T :主动组件 wrw4:宽度·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包括像素阵列基板110、对向基板120以及显示介质130。对向基板120相对于像素阵列基板110。显示介质130位于像素阵列基板110与对向基板1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对向基板120可为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基板。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对向基板120亦可不包括彩色滤光片,而为具有透光导电层的透光基板。本实施例的显示介质130例如为液晶(Liquid Crystal),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显示介质130亦可为有机发光层、电泳液或其它适当的材料。图2为图I的像素阵列基板的上视示意图。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基板110包括基板112、多个像素结构114、多条第一走线LI以及至少一第一拟走线LI’。基板112具有显示区Rl以及位于显示区Rl外的周边区R2。更进一步地说,本实施例的周边区R2可为环绕显示区Rl的环形区域。本实施例的基板112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是不透光/反射材料(例如导电材料、晶圆、陶瓷、或其它可适用的材料)、或是其它可适用的材料。但本专利技术不以上述为限。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14是阵列排列于显示区Rl中。本实施例的像素结构114包括主动组件T以及像素电极PE。主动组件T具有源极S、栅极G以及漏极D。像素电极PE与主动组件T的漏极D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基板110还包括多条扫描线SL以及与扫描线SL交错的多条数据线DL。扫描线SL与主动组件T的栅极G电性连接。数据线DL与主动组件T的源极S电性连接。扫描线SL与数据线DL属于不同的膜层。基于导电性的考虑,扫描线SL与数据线DL —般是使用金属材料。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扫描线SL与数据线DL也可以使用其它导电材料,例如合金、金属材料的氮化物、金属材料的氧化物、金属材料的氮氧化物、或是金属材料与其它导电材料的堆栈层。本实施例的多条第一走线LI位于周边区R2且与像素结构114电性连接。详言之,第一走线LI可与像素结构114的栅极G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走线LI可透过扫描线SL与像素结构114的栅极G电性连接。换言之,本实施例的第一走线LI可为扫描线SL的延伸。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基板110还包括位于周边区R2的驱动芯片116。驱动芯片116可透过第一走线LI与像素结构114电性连接。驱动芯片116是用以驱动像素结构114,进而使显示面板100可显示画面。本实施例的第一拟走线LI’位于周边区R2且与像素结构114电性绝缘。第一拟走线LI’亦可与驱动芯片116电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像素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以及位于该显示区外的一周边区;多个像素结构,阵列排列于该显示区;多条第一走线,位于该周边区且与该些像素结构电性连接;以及至少一第一拟走线,位于该周边区且与该些像素结构电性绝缘,其中该些第一走线位于该显示区与该第一拟走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贵珍郭晋川
申请(专利权)人: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