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91331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以改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和触控性能。触控基板包括电极单元以及与所述电极单元连接的连接线,每个所述电极单元具有链网结构,所述链网结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金属圆环,相邻的所述金属圆环交叉链接,所述金属圆环的内径r与相邻所述金属圆环的圆心距a满足:1.2<a/r<1.95。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电极单元具有链网结构,通过合理设置链网结构中金属圆环的内径与相邻金属圆环的圆心距的比例关系,可以提高电极单元的透过率并降低其方阻,从而有效改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和触控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简称OLED)显示装置由于具有薄、轻、宽视角、主动发光、发光颜色连续可调、成本低、响应速度快、能耗小、驱动电压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生产工艺简单、发光效率高及可柔性显示等优点,已被列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一种OLED触控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1、位于衬底基板1上的OLED阵列2、覆盖OLED阵列2的薄膜封装层3、位于薄膜封装层3远离OLED阵列2一侧的圆偏光片4、位于圆偏光片4远离薄膜封装层3一侧的触控层,以及位于触控层远离圆偏光片4一侧的盖板12。其中,触控层包括基层5以及在基层5上绝缘交叉设置的一组第一电极线6和一组第二电极线7,第一电极线6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8以及将相邻第一电极单元8连接的第一连接部9,第二电极线7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单元10以及将相邻第二电极单元1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1。通常,第一电极单元8和第二电极单元10为面状,第一电极单元8、第一连接部9和第二电极单元10采用氧化铟锡ITO材质,通过一次Mask(掩模)工艺制作而成,第二连接部11采用铜Cu等金属材质,通过再一次Mask工艺制作而成。包含上述OLED触控显示基板的触控显示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当手指触摸触控显示装置的可触控区域时,触摸点处第一电极线6和第二电极线7的互电容发生改变,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根据该互电容的变化确定出触摸点位置,进而控制OLED阵列进行相应的显示。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OLED触控显示基板中触控层的透过率较低、方阻较高,无法得到进一步改善,导致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和触控性能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以改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和触控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基板,包括电极单元以及与所述电极单元连接的连接线,每个所述电极单元具有链网结构,所述链网结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金属圆环,相邻的所述金属圆环交叉链接,所述金属圆环的内径r与相邻所述金属圆环的圆心距a满足:1.2<a/r<1.95。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电极单元具有链网结构,通过合理设置链网结构中金属圆环的内径与相邻金属圆环的圆心距的比例关系,可以提高电极单元的透过率并降低其方阻,从而有效改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和触控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触控基板。该触控显示装置兼具较佳的显示性能和触控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一种OLED触控显示基板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现有一种OLED触控显示基板的触控层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触控基板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电极单元的金属圆环排列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电极单元的金属圆环排列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触控基板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a/r与Rs和Tr的对应关系曲线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a/r与Rs和Tr的对应关系曲线图;图9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OLED触控显示基板的截面示意图;图9b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OLED触控显示基板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现有技术部分:1-衬底基板;2-OLED阵列;3-薄膜封装层;4-圆偏光片;5-基层;6-第一电极线;7-第二电极线;8-第一电极单元;9-第一连接部;10-第二电极单元;11-第二连接部;12-盖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部分:51-电极单元;52-连接线;53-金属圆环;54-OLED阵列;55-薄膜封装层;56-第一电极单元;57-第一连接部;58-第二电极单元;59-第二连接部;60-绝缘层;61-自电容电极;62-走线;63-探测芯片;64-衬底基板;65-圆偏光片;66-盖板;67-第一电极线;68-第二电极线;512-触控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专利技术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某些部位的层厚采用了夸示的绘图方式以便于理解,附图中的层厚并不代表实际层厚的比例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为改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和触控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包括电极单元51以及与电极单元51连接的连接线52,每个电极单元51具有链网结构,链网结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金属圆环53,相邻的金属圆环53交叉链接,金属圆环53的内径r与相邻金属圆环的圆心距a满足:1.2<a/r<1.95。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电极单元51具有链网结构,通过合理设置链网结构中金属圆环53的内径与相邻金属圆环的圆心距的比例关系,可以提高电极单元51的透过率并降低其方阻,从而有效改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和触控性能。电极单元51中,多个金属圆环53的具体排列方式不限,例如可以呈如图4所示的方形阵列排布,或者呈如图5所示的六方形阵列排布。较佳的,金属圆环53的半径r与线宽t满足:r/t>3,从而满足电极单元51的基本透光需求。图7所示为r/t=10时,相邻金属圆环的圆心距a与金属圆环的半径r的比值a/r与电极单元方阻Rs和电极单元透过率Tr的对应关系曲线;图8所示为r/t=25时,相邻金属圆环的圆心距a与金属圆环的半径r的比值a/r与电极单元方阻Rs和电极单元透过率Tr的对应关系曲线。根据图7和图8的对应关系曲线可以看出,随着a/r的逐渐增大,电极单元的透过率Tr逐渐提高,方阻Rs也逐渐增大;当a/r等于2时,相邻金属圆环几乎相切,为了确保相邻金属圆环的链接性,a/r的取值不可过于接近2,以a/r<1.95为佳;当a/r≤1.2时,Tr随a/r的变化较大,当1.2<a/r<1.95时,Tr随a/r的变化则相对较为平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单元以及与所述电极单元连接的连接线,所述电极单元具有链网结构,所述链网结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金属圆环,相邻的所述金属圆环交叉链接,所述金属圆环的半径r与相邻所述金属圆环的圆心距a满足:1.2<a/r<1.9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单元以及与所述电极单元连接的连接线,所述电极单元具有链网结构,所述链网结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金属圆环,相邻的所述金属圆环交叉链接,所述金属圆环的半径r与相邻所述金属圆环的圆心距a满足:1.2<a/r<1.9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金属圆环呈方形阵列排布;或者,所述多个金属圆环呈六方形阵列排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圆环的半径r与相邻所述金属圆环的圆心距a满足:1.5<a/r<1.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圆环的半径r与线宽t满足:r/t>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具有面状结构或具有所述链网结构。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洋周星耀王丽花姚绮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